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09094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9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五课第一学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古诗词三首一、 教学目标1、 理解本课4个生字,会写个理解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或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二、教材分析 对于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体现的童年故事,却又是不一样的。能够说,读它们的时候,就好似穿越千年时空,去揭开尘封已久的古老故事。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这个话题本身对学生就有充足的吸引力,他们会怀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学中能够利用儿

2、童对阅读的期待,调动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三、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四、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五、 教学方法:通过对比自主学习。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 课时安排:两课时八、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集体备案)个人备案(第一次)个人备案(第二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 初读古诗,想象画面三、 品读古诗,领悟诗意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很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学生好奇

3、地听讲。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能够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实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 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

4、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理解字词。 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学习舟过安仁: 理解字词。 品读诗句,入情入境: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

5、好象看到了什么?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板书设计(第一次)板书设计(第二次)教学反思(第一次)教学反思(第二次)审批者签字(第一次): 年 月 日审批者签字(第二次): 年 月 日5.古诗词三首二、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全词。 2、理解词的意思。初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想象这首词所描绘

6、的田园生活的情景。二、教材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水平,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所以,理解起来较为容易。第三首词,在学习了前两首诗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来理解词的意思,掌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四、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五、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自主学习。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 课时安排:两课时八、 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集体备案)个人备案(第一次修改)个人备案(第二次修改)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二、揭题解题,获得知

7、识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四、 再读全文,升华情感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学生认真听讲。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

8、语概括。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结合图画,说说感受。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3、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

9、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第一次)板书设计(第二次)教学反思(第一次)教学反思(第二次)审批者签字(第一次): 年 月 日审批者签字(第二次): 年 月 日5.古诗词三首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全词。 2、理解词的意思。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二、教材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因此,理解起来较为容易。第三首词,在学习了前两首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理解词的意思,掌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五、

10、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五、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自主学习。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 课时安排:两课时十一、 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集体备案)个人备案(第一次修改)个人备案(第二次修改)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五、 再读全文,升华情感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学生认真听讲。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11、。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茅

12、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结合图画,说说感受。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3、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第一次)板书设计(第二次)教学反思(第一次)教学反思(第二次)审批者签字(第一次): 年 月 日审批者签字(第二次): 年 月 日6.冬阳童年骆驼队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二、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