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08734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总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鲁迅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学科高三年级3月模拟考试试题班级_ 学号_ 姓名_ 成绩_一、 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2)银瓶乍破水浆迸, 。(白居易琵琶行)(3)柳永的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的书愤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 ”。2、按要求选择(5分)(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填入下文短横线

2、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应该是( )(3分) 因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故普遍认为楚辞适合取男名。 譬如韩嫣、陈琳皆为男子名,伏寿、曹节却是女子名。通观楚辞,行文相当之瑰丽,诗经开现实主义之源,而楚辞创浪漫主义之宗,这其中诸多的美词,不乏适合女孩取的名字。A.其实在古代,名字的性别色彩较淡。B.其实在古代,男子起女名的现象很普遍。 C.在古代,很多在今天用作男名的字用作女子的名字。D.在古代,也有人用诗经起男名,用楚辞取女名。二、 阅读(7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一7题。(15分)“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朱光潜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

3、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A B C D E F G H这里要进一步来研究一个浅例。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还不仅此。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

4、,就觉得它不和谐。 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

5、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我们从左看到右时,看出CD和AB相似,DE又和BC相似。这两种相似的感觉便在心中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节奏,使我们预料此后都可由此例推,右边所有的线都顺着左边诸线的节奏。视线移到EF两线时,所预料的果然出现。预料而中,自然发生一种快感。但是我们再向右看到G与H两线时,就猛觉与前不同,不但G和F的距离猛然变大,原来是像柱子的平行垂直线,现在却是两条毫无规律的线。这是预料不中,所以引起不快感。 。这里所谓“预料”自然不是有意的,好比深夜下楼一样,步步都踏着一步梯,就无意中预料以下都是如此,倘若猛然遇到较大的距离,或是踏到平地,才觉得这是出于

6、意料。许多艺术都应用规律和节奏,而规律和节奏所生的心理影响都以这种无意的预料为基础。懂得这两层道理,我们就可以来研究美与自然的关系了。一般人常欢喜说“自然美”,好像以为自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说“自然美”就好比说上文六条垂直线已有三个柱子的形象一样,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

7、一致。美的欣赏就如“情人眼底出西施”,不过寻常恋爱都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似这样。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美。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选自谈美第七篇,有删改)3、根据文意,将文中附图下面的说明补充完整。(2分)_ _4、调整语序并使用恰当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单句组合成一个复句,使之成为第段的结尾句。(3分) G与H两线被摈于整体之外。 G与H两线在情感上和其他六条线不能谐和。 G与H两线在物理方面和其他六条线不同。_ _ 5、作者认为“美的欣赏”与“寻常恋爱”不同在于 。

8、(3分)6、下列对“美”的阐释,最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3分)A. 荀子: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B. 柳宗元: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C. 休谟: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D. 狄克罗斯:不管有没有人,卢浮宫的美不会因此而荡然无存。7、 本文对“美与自然”的阐释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_ 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 题(15分)相 思贾平凹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专注地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

9、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就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被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

10、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

11、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衬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侧缝了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是专意让人从内地带买来的。现在,七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

12、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了黄蛉的“蛐蛐”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深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咬,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就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瓷罐里了。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蛐蛐”的生命之歌。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8、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4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4分)_9、“黄蛉”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_10、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_11、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意义。(4分)_(三)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