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087027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人:李伟 审核人:李玉珍 课时编号:09 备课时间:3.16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印度人口增长特点。2阐述人口的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3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与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1 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及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2 印度的水旱灾害。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媒体教学挂图、课本有关插图、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复备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西游记当中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播放音乐或者请学生演唱,以唐僧西天取

2、经引入,一起走进印度!一自学质疑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和第二部分:水旱灾害频繁,完成以下问题:1.在我国西南面的邻国中,有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就是 印度 , 在亚洲的地理分区中它属于 南亚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2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温度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抵御 水旱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

3、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但是,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依然显得有些不足。(本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熟悉课本的基础内容)二、交流展示 1印度在我国的什么方位,周围有哪些邻国和海洋? 答:方位: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面 邻国有: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周围的海洋或海湾: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2印度的地形特点如何? 答: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名)中部恒河平原(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高原)三、互动探究 1结合课本第36页的文字资料和数据统计资料,分组讨论:哪些原因导致了印度人口的高速增长?(学生合作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2.结合课本第36页,活动题第4题讨论:印

4、度的人口包袱对本国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压力?3.读图6.10“亚洲气候分布图”和图7.38“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四、精讲点拨1印度的人口问题: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几十年来,印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印度人口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有很大关系。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偏低,小农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农民相信人多劳力多才能发家致富,这种观念直接刺激了农民的生育愿望。 根据印度人口普查的结果,截至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 印度目前还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继续增长。据联

5、合国粮农组织推算,大约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由于印度降水受季风影响分布极为不均,年降水量不稳定,就容易在雨季形成洪涝灾害,而在旱季形成旱灾,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后反思主备人:李伟 审核人:李玉珍 课时编号:10 备课时间:3.16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印度的粮食生产变化及主要农作物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 认识印度的工业分布于原料产地的关系。能力目标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印度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和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 通过

6、讲述印度的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到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2 树立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教学重点1 印度的粮食生产2 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教学难点主要农作物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教学媒体教学挂图、课本相关插图 地理图册等。教学过程复备栏印度因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成为粮食消费的大国,那么印度的粮食生产状况如何呢?一自学质疑【浏览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三部分: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和第四部分:发展中的工业,完成以下问题:1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

7、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已经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2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期间,印度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独立以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现在,印度不仅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二、交流展示1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2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三、互动探究1印度种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有哪些?并比较印度农作物的分布

8、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平原:降水充足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平原上游地区小麦、棉花耐旱能力较强,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茶东北部雨水充足,有排水良好的低山坡黄麻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2根据下表,对印度独立前后的工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比较工业部门英国统治时期独立后基础工业部门纺织业、采矿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棉麻纺织工业高新技术部门无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形成原因分析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 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9、,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3. 印度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工业部门分布中心资源条件钢铁工业加尔各答铁、煤、锰等矿产资源充足棉纺织工业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靠近棉花产地麻纺织工业加尔各答靠近黄麻产地共同点: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四、精讲点拨1. 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2经济落后的国家未必什么都是落后的,像印度在核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航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有力的说明了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抓住尖端领域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是发展中国家逐步赶上世界经济水平的最佳途径。教后反思主备人:李伟 审核人:李玉珍 课时编号:11 备课时

10、间:3.25 上课时间:课题:俄罗斯 第1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2能够说出俄罗斯复杂的地形分布特点。3简述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教学重点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学难点1.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差异;2.俄罗斯气候的成因。教学媒体教学挂图、课本有关插图、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复备栏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地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几个,再看看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俄罗斯一自学质疑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国土辽阔,完成以下问题:1.在亚欧大陆的北部,有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这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地形

11、比较平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2找出俄罗斯的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二、交流展示 1读图7.45,找出俄罗斯的纬度范围和经度范围,并找出俄罗斯周围的大洋有哪些? 答:纬度范围:50N70N;经度范围:20E180E。周围的海洋:北临北冰洋、西邻大西洋、东临太平洋。2再读图7.45“俄罗斯的地形图”,完成以下几个小题:(1)找出俄罗斯地势倾向及主要地形区。 答:俄罗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地势走向,自西向东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里? 答: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伏

12、尔加河,全长3600km,是俄罗斯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阿穆河即黑龙江,注入太平洋。 3读图7.46“俄罗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完成以下问题: (1)看等温线分布图,分析俄罗斯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2)看降水分布情况,你又能总结出俄罗斯的降水有什么规律? (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4)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三、互动探究 根据以下材料,联系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艇“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沉没,全世界为之震惊,一年后的9月,俄罗斯开始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打捞工作。材料二:亚欧分

13、界的趣闻第一个以乌拉尔山脉来划分欧洲和亚洲的是俄国彼得大帝时期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瓦里塔季谢夫。乌拉尔山脉,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萨克斯坦草原,海拔2000米左右,是欧亚大陆上纵贯2000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标。塔季谢夫对乌拉尔山脉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发现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个地区的动植物有许多显著区别。考察发现,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河流往两个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马河,另一面流向东方,注入鄂毕河,而且向西面和东面的河流流域的植物群和动物群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在西面河流域里的鱼,体呈红色,如娃鱼、茴鱼。在东面河流中虽然他们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样,如折乐鱼、聂利玛鱼,但鱼体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

14、不同。根据乌拉尔山脉的位置和特点以及它的东西两部分地区所在的各种不同特点,塔季谢夫提出,将乌拉尔山脉作为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比较合适的。他的这个看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俄罗斯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洲相望。俄罗斯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中国 是面积最大的邻国。(2)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有3/4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但俄罗斯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请说明其原因。答: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核心部分均在欧洲,全国的工业和城市也多集中在欧洲。(3)俄罗斯的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以东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以西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的平原主要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它们以乌拉尔山脉为界。 四、精讲点拨1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又由于东西距离长,出现了东西方向上的差异。东欧平原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时间很长,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2地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地区为寒带气候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