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点水》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8067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我一点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给我一点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给我一点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给我一点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给我一点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我一点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我一点水》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美文档 给我一点水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哲理。 二、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哲理。 四、学习方法:朗读法 五、学习流程 (一)情景导入 水,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人类和水,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渊源,这种渊源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左证,无论追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还是中国的古典文学,都可以随手拈来.那么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水的这一份热爱来学习张晓风的一篇散文“给我一点水

2、”. (二)课前预习与展示: 1、了解作者 张晓风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笔名晓风。1941年生于XX金华,8岁随父母迁台,17岁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张晓风勤于笔耕,创作丰富,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我在玉想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等十几部散文集问世,揭开了台湾当代女性散文新的一页。张晓风的著作达40余种,许多作品被一版再版,并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早在1977年,台湾评论界就推其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称赞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余光中先生更称她是“亦

3、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突破了中国现代女性散文狭隘的“闺秀天地”。她是台湾获文学奖项最多的作家之一。 2、加点字注音: 恍惚诗笺恣肆潋滟 畚箕渊薮湖泊藻荇 3、解释词语: 恣肆潋滟渊薮 相觌犷悍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引用麦尔维尔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麦尔维尔的这段话从文章结构上来看,与下文相呼应,引出了全文要谈及的主题-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阐述“水”与人的玄妙关系。水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对人的精神意识具有一种指引,人“一向和水结了不解缘”。奠定了充满文学与诗性的写作角度。 2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诗经、“六朝乐府诗”和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答:本文最终的立足点是揭示

4、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现实,并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寻回生命中失落的清纯与干净。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别于一般的科普类文章,没有进行水资源被污染后生态意义上的分析探究,而是从文学的角度,以散文的笔法独抒性灵,写出了自己对“水”之意义与价值、“水”与人类关系的个性化思考与表达。提到诗经和“六朝乐府诗”,作者写道:“三百则温柔敦厚原是始于一带河啊!”“六朝乐府的恣肆古艳,其实是来自南国的潋滟泽光呢!”因为先民择水而居,所以才吟咏出了与水有关的诗章。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诗经一路走下去到“六朝乐府诗”乃至后世的许多诗歌都闪耀着水的光泽,作者仅以此来挖掘文学意义上的水具有的价值-是我们古典

5、诗性的缘起,是我们浪漫歌咏的源头。水,给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诗性的情怀。那么写到个人成长的片段又有何用意呢?不难发现这里作者选择的几个生活片段和水相关。抚顺街的小水洼,玄武湖,火车道边的荷塘,坠书的圳水,屏东的好水,大寮,外双溪,从小时候一直写到了上大学,可以说水伴随着作者一路成长。关于水的记忆都带着诗意色彩,犹如一幅幅水墨画般充满着田园生活的气息,有捞鱼采水草的欢悦,倾听老城千载古意剥莲子的悠然,临溪畔坠书落水的冒险,看圳水在夕阳里恬然流去的惬意,有对跨水拓荒的羡慕,要换泳衣泡水的冲动。这些既是成长的片段,又是一个个已然流去但仍然清晰的梦境。作者是以此来挖掘了生命意义上的水具有的价值-是水给了我

6、美、欢悦、悠然、惬意等等人生的体验,是水给我营造了一个绚烂的成长之梦。所以作者是以自己所爱以自己的生命在发言,我们不能失去水,失去水则失去了文学和生命的梦境。 3作者对水梦境般的回忆只写到上大学时候,应该如何理解? 答:文中这些片段式的描写,在时间上截取的是作者从小时候到上大学,这应该是人生最美的一段时光,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我在、水在就如梦境一般-这种生活是诗意的,是简单的,是快乐的,是一清见底的。读下文“重新回复为二十五年前一清见底的呆女孩”一句,可以与之相呼应,作者写此文距离上大学应该是“四分之一世纪流去”了。这些年自己增长了智慧、历练、专业知识,但是却失落了当初的简简单单和清纯,因为失

7、落了才更加缅怀。作者写人类污染了水的同时,也在告诉读者,人类遗失了那时那样的一种清纯简单快乐的心境。 4.如何理解“我是多么愿意弃圣绝智,重新回复为二十五年前一清见底的呆女孩,和一清见底的溪水素面相觌啊!”? 答:“一清见底”既是说溪水,也是说人,水和人一样,人和水一样,那时都是清纯的,现在水变浑浊了,那么人呢?既然谈到回复则自然是发生了变化,可以有这样的理解,人在污染破坏水之纯净的过程中早就先将自己心灵的纯净污染掉了了!那么人类“弃圣绝智”、返璞归真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做此理解的话,文章深一层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对水的保护也是对我们心灵纯净的保护,对净水的呼唤和需要,实际上也是对人回复

8、清纯、诗意地生活的一种呼唤。 5.作者写对于水的梦境的作用是为了什么? 答:与后面所写的水的残酷现实做对比。 6.作者对水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答:作者的情感由最初的无比眷恋,喜爱到“不再去旅行”的悲哀,简直有些目不忍视了. 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那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因为还知道什么叫做“干净的水”。水仍然可以很无愧地作为凡人的梦境。(2)水,永远是第一张诗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不学诗,无以言,不观水,无以诗。三百则“温柔敦厚”原是始于一带河洲啊! (4)我现在有书近万卷,但何处才有一条淙淙的玉带供我坠书呢? (5)而圳水在夏日的夕照里恬然

9、流去,东坡只会说“好风如水”,如果他看到万顷金黄中的一带波光,他要不要说“好水如风”呢? (6)如果拔去我的智慧,抽掉我的历练,磨光我辛苦一场才得到的专业知识,而溪水便能恢复它当初的清纯,我是多么愿意弃圣绝智,重新回复为二十五年前一清见底的呆女孩,和一清见底的溪水素面相觌啊! (7)沙漠的旅人需要一皮囊的水润喉,我需要的更多,我需要一片水,可以为镜鉴来摄我之容,可以为渊薮来酝酿诗篇,可以为歌行来传之子孙,而且像黄河、像洙泗,让我桀骜无依的心有所归依,有所臣服。 答:(1)“幸运”“无愧”是理解句子的关键词语。“幸运”是针对目前人们的“不幸”而言,现在的水被污染得厉害,纯净的水不复存在再不得见,

10、故那时的人是幸运的,能享受到水的清纯;“无愧”是以拟人的修辞来写水,因为那时的水还没有被污染,澄澈干净浩淼无尘,是能回报给热爱它的人以美丽面容的,就像个纯洁的梦,故而说水是无愧的。这句话实际上要烛照出的现实意义是:现在的水已经被污染了,人们失去了一个梦境,这是人的不幸也是水的不幸。(2)这是个比喻。把水比喻为“诗笺”,很浪漫很诗情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思,水与古典诗歌有着极深的渊源,水本身就是一种诗性的存在,在我们的民族文学中随处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古往今来也有无数的人钟爱它,化它为诗。(3)引用了孔子的话“不学诗,无以言”,进而仿拟出“不观水,无以诗”的语句,诗经是言之标准,而水是诗之魂。诗经第一

11、篇关雎所咏之物所言之事便始于水泽,这里作者进行了关于水的文化溯源,是水涵润了文学的诗性。(4)此句要与上文进行对照理解。上文谈到往事有关于“坠书”的叙述,想那时的坠书是无关紧要的,水如“淙淙的玉带”根本不会把书弄脏,而在这“悠长如琴弦”的圳水旁读书更是别样的人生快事,胜过冒险和调皮带来的刺激与快乐。而如今家里藏书万卷,却不复得当初之玉带般的圳水了。这句话里饱含作者无限怅然的悲感,在现实中失去了那往日的梦境。(5)张晓风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她的文字随处有古香之气,她引东坡之“好风如水”句,然后仿拟出“好水如风”自是别样的感受和审美,加上“夏日的夕照”“,万顷金黄”营造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浪漫与温情。

12、这是她对水的爱和美的礼赞。(6)此题答案可参考整体感知部分。这是一种悲情而决然的置换。“智慧”“历练”“专业知识”都可以拿来换取水的“清纯”,足见水的清纯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实际上作者认为拿掉了人们辛苦积累来的“智慧”“历练”“专业知识”,后人更加接近生命的本真和原始的清纯,所以作者渴盼人与水共同的复归。(7)这句话是对水崇高的敬仰和赞颂,以歌行的方式吟唱出了对水的挚爱。作者爱水需要水,这种爱和需要不是出自于旅人润喉般肉体的饥渴,而是精神和情感上的一种需求。水“为镜鉴”“为渊薮”“为歌行”,无疑水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最唯美、最性灵化的描述,在作者心中水是至高无上的,是美、文学、生

13、命的渊源,是灵魂和情感的依靠。这样写是作者对水最诗意最文学的一种阐释,也是一种水文化的精简剖析。 8.课文开头部分作者呼唤“还给我一片干净水”,结尾之处又强调“我需要一片水”,前后两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这种首尾呼应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还给我一片干净水”里的“还给”具有思考价值,能谈到“还”自然有一个前提存在,即已经失去,而且这个失去当是被掠夺;“干净水”是与浑浊的水相对而言的,这句话道出一个事实-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也包含作者的呼唤和祈求-让干净的水回到我们身边!这里有作者失去干净水的痛心,亦有复得一片干净水的热望,也暗含了人们要保护环境使水复清的呼吁。“我需要一片水”这里的“需要

14、”具有思考价值,唯其“需要”才渴望得到,唯其“需要”才显出水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了这水,一切的需要都将化为虚无,这一句“需要”带着沉痛的悲情,也更有坚定的意味,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出了自己的渴求。三、好的文章是写作的例文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范例。张晓风的这篇散文是选材于自己成长的记忆,由童年时候的小水洼到读大学时候的外双溪,一个个片段组成了一条记忆之河,涓涓流淌。这部分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共由九个段落组成,共写了和水相关的六个生活片段,有详有略。如颗颗璀璨的珍珠由一条叫做“水”的链子串起而成珍贵的记忆之链。字里行间氤氲着一种怀旧的气息,扑朔着水墨画般的生活意境。可以作为写作的例文,学习行文组织材料的技巧和详略得当的布局。 (四)拓展: 写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 (五)当堂检测(练习册) (六)布置作业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