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080024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主要国家华语文市场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經濟部工業局98年度專案計畫數位學習與典藏產業推動計畫產業輔導與升級分項計畫 東南亞主要國家華語文市場研究 期中報告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執行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中華民國98年7月31日目錄壹、前言1-1貳、印尼華文教育發展背景2-1參、印尼華文師資現況分析3-1肆、反思臺灣對印尼華文師資的培訓4-1伍、結語5-1陸、考文獻6-1表 目 錄【表2-1】2007 臺灣印尼華文教師研習家庭語言調查2-2【表2-2】使用各地教材的百分比2-4【表2-3】四套常用教材所佔比2-4【表3-1】2005 大印尼華文函授教育齡性別統計3-2【表3-2】2007 臺灣印尼華文教師研習者學3-3【表3

2、-3】2007 調查一般印尼華文教師學3-3【表3-4】2001 廣東漢語專家團赴印尼於華文教師巡迴培訓3-4【表3-5】2007 臺灣印尼教師研習中調查印尼華文教師任教學校分佈3-4【表3-6】2007 臺灣印尼華文教師研習教學字體調查3-4【表3-7】2007 臺灣印尼華文教師研習教學拼音調查3-5【表4-1】2007 臺灣印尼華文教師國外研習經驗人次統計4-3【表4-2】2007 印尼華文教師自費研習額意願4-3【表4-3】試擬教師研習申請篩選項目4-5壹、 前言臺灣政府為提升海外華文師資素質一向遺餘,早由僑委會專司其職,近積極委託各師資培育大學籌辦華語文教師返臺研習班。2005 至20

3、07 ,中原大學承辦四期印尼地區華語文教師研習課程,與的教師共有三百二十位。印尼是海外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因語言、文化、外交等限制,本地教育機構對其華教發展所知有限。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以下簡稱應華系自2005 承接此任務起,從事相關的調查、研究,以期逐步發展出符合學習者特性、滿足當地需求的師資培訓課程,三間所做的調查如下:1.由於印尼官方曾禁華文三十三,在缺乏語言互動的環境下,華文教師恐難發展其華語文能。為確知當前印尼教師的平均華語文程,於2005夏、秋次研習中,為加培訓的教師進華語文能測驗,獲得教師華文程的具體據。2.在印尼官方嚴禁華文的過程中,華語文教育化明為暗,教學管道由合法轉為非

4、法,當時教師如何取得教學資源?違法延續華教的心程為何?當2000華教再開放,教學上面麼樣的挑戰?為瞭解印尼華教推展的背景,應華系師生於2006夏季研習中,與印尼教師做深對話、訪談。3.進入21世紀,印尼政府考國家益,積極與大相關機構合作,轉向推廣華文,華文與華教遂於印尼興。然而此時學習者的動機已發生質變,由延續華人文化一變而為提升個人競爭,這也影響教師的專業抉擇,因此,2007針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學習背景、研習動機、使用的字體、拼音等項目,應華系再次進調查。三,應華系師生透過研習而與印尼教師頻繁互動,對於印尼華文教育實況也有深一層的認,雖登堂入室仍有一段距,但這個過程、操作步驟仍有助臺灣相關機

5、構瞭解陌生地區的華文教育,可資海外師資培訓的實際照。貳、 印尼華文教育發展背景一、 印尼華文教育的回顧印尼的華僑達八百萬,約佔印尼總人口的3陳清章 2002。華人移民早、人多,僑教發展得也早,可溯至1729 郁漢 1998。1901,印尼華僑創辦第一所新式華校巴城中華會館中華學校,揭開近代華文教育的序幕璐 2006。二次大戰結束後,印尼地區的華文學校迅速成長、學生激增。1954 7 月,印尼蘇門答外僑教育部長鄭揚表示,全印尼外僑學校1500 所。估計華校約1400 所,學生約30 萬人曹云華 1999。這是印尼華僑教育發展的興盛期。二十世紀50代中期,蘇卡政府實施國民教育政策,限制華文教育,並

6、對華校嚴格管制。1965 的930 事件導致華校關閉,學校導人或被抓或受迫害,校舍和資產紛紛被接管、沒收。到1966 5 月,629所華校全封閉,學生27 萬千餘人失學。華校和華人受華文教育的史暫告終結溫炎 2001。此一措施,讓正式的華文學習管道一夕消失,然而地下的華文教育卻仍以星、非法的補習及家教形式持續,此後,的華文教育就在語言環境匱乏、教學資源足的情況下延續至二十世紀末。1985印尼與大恢直接貿,1990 重啟外交關係,其後印尼華教逐漸鬆綁。1999 10 月21 日,民選的瓦希德政府執政,大幅調整對華人的態,改民族平等及多元化政策,允許在校學生選修華文,民間亦可開辦華文學校福建僑網

7、2002。2001 2 月,印尼貿和工業部長頒佈第62 號,撤銷1978 商業部長頒佈的禁止進口華文物的決議;2001 8 月,印尼教育部正式頒佈決定書,允許開辦華文學校和其他外語學校,同時允許大學開辦華文系,而再受任何限制,至此,華文始與英文、日文享有同等地位黃昆章 2002。二、 華教的定位華文教育在印尼中斷三十多,所以恢時所面的情況已同於往昔。在政府方面,官方把華文教學納入正規體系,視之為國民教育中的第二外語教學,地位僅次於英語。在民間,因大局部華人已具有印尼國籍,成為宣誓效忠印尼的公民,其內心雖認同華人的文化和傳統,但對學華語的態卻有質變,青、壯的學習者將華語、英語視為同等級的謀生工具

8、,印尼語則是其生活、學習所憑藉的母語。印尼華語地位的轉變,可由臺接受培訓的印尼教師身上得到印證。2005 中原大學首次舉辦研習,發現加研習的教師雖然都瞭解教師的語言形式是學習者的模範,但教師華語時仍帶有很濃的外語腔調。根據比對,教師的口音一方面受印尼語干擾,另一方面則受漢語南方方言的影響,而教師的口語能,也與家庭使用的語言第一語言有關,由【表2-1】可知,對四分之三的教師而言,華語/普通話並非其家庭語言,家庭中最常用的是印尼語,其次則是各方言依使用頻上下,為:客家話、福建話、廣東話、潮汕話溫炎 2002。有鑑於此,從2005 開始,我們在每日的研習課程中参加半小時的小組正音,即使相關研究顯示,

9、正音對成者難收竿影之效,但仍希望藉由正音課程,讓教師瞭解印尼地區學習者的發音弱點,以及當地語言對華語學習的影響,並在教學時格外謹慎地掌握自己的發音。【表2-1】2007 臺灣印尼華文教師研習家庭語言調查資料來源:溫炎 2002三、 華教的近況2000 印尼教育部公布,將在20042007 把華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國8039 所高中皆開設中文課程,截至2005 已有近1000 所正式開課嚴美華 2005。這個訊息振奮華語教學界,然而接踵而的難題專業師資缺乏,卻很難在短期內克服。當一個科目納入教育體系,成為正式學科的同時,它需要完整的教學規劃、各級課程大綱、可銜接的系教材,以及質、均符合專業要求

10、的教師,而華文教育鬆綁後面對的就是教師質、嚴重足與教材普遍缺乏。為求長遠發展,印尼政府已明文規定合格的華文教師須具備三個條件:1.漢語水平考試成績必須在6級即中等C級以上;2.曾接受印尼官方教育部認可的專業培訓,並獲結業證書;3.具有大專學。陳清章,2002同時具備此三個條件的教師,才可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從事華教工作。分析以上三個條件,第一,漢語水平考試成績必須在6 級即中等C級以上,其相對應的具體華文程,是大政府規定外國學生進入中國文、史、中醫科系學習的最低漢語標準。這表示未成為印尼合格教師者,必須先通過大舉辦的語文能測試。第二,接受過印尼官方教育部認可的專業培訓,並獲結業證書。為協助教師達到

11、這個要求,大、印尼透過官方合作推動短期教師培訓,結業成績合格者,可獲得印尼教育部認可的培訓證書,用印尼華文教師的話,這使他們獲得公開任教的護身符宗世海、靜 2004。由於官方的合作,間,獲得大證書的印尼教師人快速成長,以2001 大學者赴印尼舉辦的華文師資培訓為,四到月五期培訓的報名人約有千,實際到訓的有一千餘人,獲得結業證書的有八百餘人。這種以證照為目標的作法,使得大對印尼華教的影響迅速擴大。第三,教師需具有大專學。為讓早失學的華校畢業生取得專科學,大泉州華僑大學的集美華文學院1,先提供印尼教師一系的漢語教育自學課程,即臺灣所稱的函授課程,課程分為專科教育和大學教育種,完成一專科教育且成績通

12、過,即可獲得專科畢業文憑宋如瑜2005。這是大當局針對印尼教師迫需要提升學、取得合法教學資格所提出的對策。印尼需要藉助大的推動華文教育,是因為印尼長期實施排華政策,未在華文教育上投注資源,導致目前華語教學愈加熱門而教師素質愈加低的窘境。保守估計目前全印尼華語教師的缺額超過三萬人,中國大趁勢以學、證照雙管齊下,為有志華教者開闢一條康莊大道,接受大培訓、加漢語水平考試後而獲得合格教師證書者,未將急遽增加,而成為教學的主幹。教材方面,長久以,印尼缺乏適合當地民情的各級華文教材。2006、2007 我們針對臺灣研習的160 位教師,做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得知:約有的教師使用印尼出版的教材,46.80%

13、的教師使用大出版的教材;周邊地區,如:新加坡、馬西亞出版的教材,其在印尼的市場佔有約為三分之一,使用臺灣教材者僅佔8.50%【表2-2】。推估全印尼使用臺灣教材的比應較統計出的字為低,原因是臺加研習的教師與臺灣的關係較為密,其間亦有幾位是臺商親屬、臺籍媳婦。這些教師用的教材為國民小學?國語課本?、?實用視聽華語?、?新編華語課本?印尼版等,其中使用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的人最多。單本教材,新加坡出版的?小學華文?最受教師青睞,大的?漢語?、?漢語教程?次之,這三套書均頗有史。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編寫的?中文?,將學習者鎖定為海外華人子弟,自2001 出版後,使用正逐提高,但這些都是專為印尼學習者身訂

14、做的教材。未臺灣能在字體、拼音上彈性調整,推出以當地時空為背景,兼有華、印文化特色的教材,仍有機會在市場上佔一席之地。 【表2-2】使用各地教材的百分比資料來源:自行整理【表2-3】四套常用教材所佔比資料來源:自行整理參、 印尼華文師資現況分析自印尼開放華文以,岸的有關單位,為提升華語師資的質,均投入龐大的資源,藉由函授課程、巡迴教學、返臺或赴大研習、提供漢語教學專業獎學等方式,協助印尼華教推展。2003至2006間,大學者分別就巡迴培訓、函授課程所接觸到的印尼華文教師做調查,計有秀坤2002針對坤甸、山口、巴旁、占碑、梭和三寶等個城市的333名教師所做的語法、漢字偏誤分析研究;馬躍、溫炎2003對191位印尼華文教師進印尼華文教育的社會問卷調查;蔡賢榜2005針對321名加暨南大學華文函授教育的教師進的問卷調查,上述研究僅讓大家瞭解印尼師資的結構、素質,也為岸規劃的培訓、研習活動提供重要的資訊。中原大學應華系在規劃、執印尼教師研習工作的同時,亦調查印尼地區華語教學的現況。然因印尼幅員闊,任何單一調查都無法呈現該區華教的全貌,因此以下的分析,主要是以應華系三承辦師資研習班所做的調查為基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