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0796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案 教科版选修3-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衍射、偏振、色散、激光【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方法2理解光产生衍射的条件3知道几种不同衍射现象的图样5知道振动中的偏振现象,偏振是横波特有的性质6明显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7知道光的偏振现象及偏振光的应用8知道光的色散、光的颜色及光谱的概念 9理解薄膜干涉的原理并能解释一些现象10知道激光和自然光的区别 1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光的衍射 1三种衍射现象和图样特征 (1)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现象如图所示,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单缝后照射到光屏上,若缝较宽,则光沿着直线传播,传播到光屏上的区域;若缝足够窄,则光的传播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传到几何阴影区,在区还出现亮暗相间

2、的条纹,即发生衍射现象 要点诠释:衍射是波特有的一种现象,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图样特征单缝衍射条纹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央亮条纹与邻边的亮条纹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用单色光照射单缝时,光屏上出现亮、暗相间的衍射条纹,中央条纹宽度大,亮度也大,如图所示,与干涉条纹有区别用白光照射单缝时,中间是白色亮条纹,两边是彩色条纹,其中最靠近中央的色光是紫光,最远离中央的是红光(2)圆孔衍射圆孔衍射的现象如图甲所示,当挡板上的圆孔较大时,光屏上出现图乙中所示的情形,无衍射现象发生;当挡板上的圆孔很小时,光屏上出现图丙中所示的衍射图样,出现亮、暗相间的圆环图样特征 衍射图样中,中央亮圆的亮度大,外面是亮、暗

3、相间的圆环,但外围亮环的亮度小,用不同的光照射时所得图样也有所不同,如果用单色光照射时,中央为亮圆,外面是亮度越来越暗的亮环如果用白光照射时,中央亮圆为白色,周围是彩色圆环 (3)圆板衍射在1818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提出波动理论时,著名的数学家泊松根据菲涅耳的波动理论推算出圆板后面的中央应出现一个亮斑,这看起来是一个荒谬的结论,于是在同年,泊松在巴黎科学院宣称他推翻了菲涅耳的波动理论,并把这一结果当作菲涅耳的谬误提了出来但有人做了相应的实验,发现在圆板阴影的中央确实出现了一个亮斑,这充分证明了菲涅耳理论的正确性,后人把这个亮斑就叫泊松亮斑 小圆板衍射图样的中央有个亮斑泊松亮斑,图样中的亮环

4、或暗环间的距离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减小2衍射光栅 (1)构成:由许多等宽的狭缝等距离排列起来形成的光学仪器(2)特点:它产生的条纹分辨程度高,便于测量(3)种类:3衍射现象与干涉现象的比较种类项目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不同点产生条件只要狭缝足够小,任何光都能发生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相遇叠加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各相邻条纹间不等各相邻条纹等间距亮度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清晰条纹,亮度基本相等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4三种衍射图样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光经狭缝、小孔、小圆屏产生的衍射图样的照片由图可见: (1)光经不同形状的障碍物产生的

5、衍射图样的形状是不同的 (2)衍射条纹的间距不等 (3)仔细比较乙图和丙图可以发现小孔衍射图样和小圆屏衍射图样的区别:小圆屏衍射图样的中央有个亮斑著名的“泊松亮斑”;小圆屏衍射图样中亮环或暗环间距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圆孔衍射图样中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增大;乙图背景是黑暗的,丙图背景是明亮的 5光的直线传播是一种近似的规律 光的直线传播是一种近似的规律,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 (1)多数情况下,光照到较大的障碍物或小孔上时是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传播的,在它们的后面留下阴影或光斑如果障碍物、缝或小孔都小到与照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或更小),光就表现出明显的衍射现象,在它们的后面形成泊松亮斑

6、、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圆环 (2)光是一种波,衍射是它基本的传播方式,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障碍物都比较大(比起光的波长来说),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光的传播可近似地看做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的直线传播只是近似规律要点二、光的偏振 1自然光和偏振光(1)自然光:从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自然光是无数偏振光的无规则集合,所以直接观察时不能发现光强偏向哪一个方向这种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自然光介绍: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如图所示。 要点诠释:偏振片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其“狭缝”用肉眼不能看见,它只允许振动方

7、向与“狭缝”平行的光波通过通过偏振片后,自然光就变成了偏振光如图所示,普通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偏振片时,后面的光屏是明亮的,说明光透过了偏振片,若转动偏振片,光屏上亮度不变,说明透过光的强度不变,由此可知,自然光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如经过偏振片后的自然光若偏振光再经过一个偏振片后,情况会怎样呢?如图1所示,当两偏振片的“狭缝”平行时,光屏上仍有亮光当两偏振片的“狭缝”相互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几乎为零,光屏上是暗的如图2所示结论:光是一种横波上面第l块偏振片叫起偏器;第2块偏振片叫检偏器 2偏振光的两种产生方式 (1)让自然光通过偏振

8、片;(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要点诠释: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光,除直接从光源射来的以外都是偏振光 3偏振光的应用: (1)摄影技术中的应用: 光的偏振现象有很多应用如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池中的游鱼、玻璃橱窗里的陈列物的照片时,由于水面或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扰,常使景象不清楚,如果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让它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使反射来的偏振光不能进入照相机内,从而可拍出清晰的照片故人们把偏振滤光片叫做摄像机的“门卫” (2)偏振片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应用: 偏振片汽车司机的福音在

9、夜间行车时,迎面开来的车灯眩光常常使司机看不清路面,容易发生事故如果在每辆车灯玻璃上和司机坐席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安装一块偏振片,并使它们的透振方向跟水平方向成角,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时,从对面车灯射来的偏振光,由于振动方向跟司机座前挡风玻璃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所以不会射进司机眼里而从自己的车灯射出去的偏振光,由于振动方向跟自己的挡风玻璃上的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同,所以司机仍能看清自己的灯照亮的路面和物体 (3)立体电影:立体电影也是利用光的偏振原理4光波中的电场强度 光是电磁波,且电磁波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振动方向都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实验指出,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等主要是由电场强度引

10、起的因此常将的振动称为光振动在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的方向可以沿任意的方向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就是自然光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就是偏振光要点三、光的颜色、色散1双缝干涉中的色散 用不同的单色光作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条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但都是明暗相间的单色条纹,由知,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红光最大,波长最长,紫光最小,波长最短 白光干涉时的条纹是彩色的,可见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发生干涉时,白光发生了色散现象 2薄膜干涉中的色散 用单色光照射薄膜时,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是相干的,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用不同的单色光照射,看到亮纹的位置不同 用白光照射时,不同颜色的光在不同位置形

11、成不同的条纹,看起来就是彩色的 3折射时的色散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扩展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组成的光谱注意: (1)我们把射出棱镜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的夹角叫光通过棱镜的偏向角实验表明,白光色散时,红光的偏向角最小,紫光的偏向角最大这说明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依次为 由于介质中的光速,故折射率大的光速小,各种色光在介质中的光速依次为:,即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速度最小如图所示,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光谱);若从棱镜的顶角向底边看,由红到紫依次排列,紫光最靠近底边光的色散实质上是光的折射现象(2)色散现象的产生表明,白

12、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由于各种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因折射率不同使光线偏折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了色散现象单色光通过棱镜不能再分,所以不能发生色散现象4薄膜干涉 竖直放置的肥皂膜受到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薄膜,在薄膜上不同的地方,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在一些地方,这两列波叠加后互相加强,于是出现了亮纹;在另一些地方,叠加后互相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 要点诠释:用单色光照射薄膜,看到的是明暗相间的条纹用白光照射时,某一厚度的地方,是这一种色光被加强,另一厚度的地方则是另一种色光被加强,因此看到的是彩色条纹水面上的油膜,马路上的油膜和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都是薄膜干涉形成的5分光

13、镜 用来观察光谱,分析光谱的仪器叫分光镜,分光镜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为平行光管,由两部分组成,一端有狭缝,另一端有凸透镜,狭缝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狭缝入射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上 三棱镜通过色散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开 通过望远镜筒可以观察光谱,在上放上底片还可以拍摄光谱 管在目镜中形成一个标尺,以便对光谱进行定量研究 6薄膜干涉现象的观察方法用酒精灯火焰和肥皂薄膜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时,观察者眼睛、酒精灯、薄膜位置应如图所示,注意:观察的是火焰经薄膜反射的像,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膜一定要薄,但又要有足够的韧性,不致很快破掉,以便有足够长的时间可以观察

14、(可在清水中加一些洗洁精) 7各种色散现象的规律 (1)光的颜色取决于频率,从红光到紫光,频率逐渐增大,波长逐渐减小,色光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波长减小 (2)色光从真空进入介质速度都要减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从红光到紫光,速度逐渐减小 (3)在同一种介质中,从红光到紫光,折射率逐渐增大 8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如图()所示;如果某处凸起来,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所示(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由左向右的顺序位置上) 9增透膜的应用 在光学仪器中,为了减少光在光学元件(透镜、棱镜)表面的反射损失,可用薄膜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像照相机、测距仪、潜望镜上用的光学元件表面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都镀上了介质薄膜(氟化镁),使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这样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经过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它们干涉后就相互抵消 要点诠释:这种薄膜减少光学表面反射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