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079165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学习心得今天有幸聆听了杨专家给我们带来的一节预备党员培训课。在这节培训课上杨专家跟我们分享了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这一主题,使我们对国内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有了进一步的结识。在上课的伊始,杨教师对我们简介了从世纪年代开始国内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进程。世纪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本,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规定。99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拟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

2、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进入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动。0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贯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的。0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就。一,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

3、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二、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三、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现行宪法基本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增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保证国家权力对的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四、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随着

4、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足的保障,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五、增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中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增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为基本,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六、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组织法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行政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5、履行职责。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权力构造和运营机制,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职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证了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有力有效。然而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步,我们也要清晰的结识到在建成健全的社会法治社会还是任重而道远。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快社会法治进程呢?(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立法机关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全面推动经济法制建设。同步,要抓紧制定和

6、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增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要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更加注重立法质量。要认真研究新状况、新问题,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以更好地发挥法律增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国内的立法权属于人民。立法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忌闭门造车、少数人说了算。(二)加强司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司法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面对推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规定,全面加强各项政法工作,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实行。要按照社会

7、主义民主的规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备,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贯彻司法保障,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切实保障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保证政法队伍忠于法律,司法为民,维护正义。(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动依法行政 通过近年的努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获得了明显进展。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快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各级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构造、提高

8、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营的干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所有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减少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保证权力对的行使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容易滥用、走向腐败。保证权力对的行使,必须让权力在被监督状态下运营。随着依法治国的进展,国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监督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对执法、司法的监督,是法治建设进程中极为单薄的环节,亟待规范和加强。应大力推动执法、司法

9、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加强媒体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明确内容,规范程序,改善方式,并加强对多种形式监督的协调节合,保障执法监督的有效进行。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核心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职等制度,保证监督到位、有力、有效。(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法制宣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工程。进一步开展法制宣教,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针对国内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既要注重增强人们的民主意

10、识和权利意识,也要警惕违背程序正义的各个层面的非法治情绪。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在法制宣教中的作用,加大覆盖面和渗入力。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本。法制宣教要紧密结合法治实。本次课虽然结束了,但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如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一,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二,认真学法,对法律倡导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三,从我做起,从目前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四,拿起法律武器,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五,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力。我想在我们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一定能看到一种健全的法治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