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07774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建实务重点2016一建实务重点总结:2016最新一建实务包过考点整理版1A_建筑工程技术1A_建筑结构与构造1A_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1A_掌握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1)、安全性:自重、吊车、风、积雪荷载作用,坚固不坏;地震、爆炸等不发生倒塌。1、可靠性(2)、适用性:吊车梁变形无法使用;水池裂缝不能蓄水。(3)、耐久性:混凝土老化;钢筋锈蚀。(1)、承载力:、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倾覆、滑移);2、极限状态、反复荷载作用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2)、正常使用:、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过度变形;、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

2、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的振幅。3、结构杆件5种基本受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4、材料强度要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钢材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实际结构中的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曲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2EI5、压杆临界力:Pij=2l0影响压杆临界力的因素:(1)压杆的材料:钢柱的比木柱大,因为钢柱的弹性模量E大;(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矩I大;(3)压杆的长度l:长度大,易失稳;(4)压杆的支承情况。6、不同支座情况的临界力:不同支座情况的计算长度:当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受力个数越多,l0越小,

3、临界力越大。(见图)(3)L=2L03个约束L=L04个约束L=0.7L0(3)5个约束L=0.5L0(3)6个约束7、长细比是影响临界力的综合因素。1A_熟悉结构工程的适用性4bhql1、悬臂梁端部最大位移f=,截面惯性矩Iz=。128EI3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叫弯曲变形。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为:影响f因素:(1)荷载;(2)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3)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如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4)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4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2、裂缝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杆件)及受拉构件。裂缝控制分3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4、2)、构件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宽度不超过允许值。1A_熟悉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12、环境作用等级:3、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前提下,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幅度不应超过2个等级,且设计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和C20。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其他全部不能低于C20。5、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构件,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70mm。6、当采用混凝土比规定低1个等级时,保护层厚度增加5mm;低2个等级,增加10mm。7、具有连续密封套管的后张预应力

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且不小于孔道直径1/2;否则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先张法构件中,预应力钢筋在全预应力状态下的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否则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直径16mm的热轧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8、水胶比=水灰比=水的含量/水泥含量,越大则混凝土强度越低。1A_建筑结构平衡的技术1A_掌握结构平衡的条件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平面力系平衡的条件:X=O;Y=0;Z=0。3、二立杆:只有轴力(拉力、压力)的杆。1A_掌握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1、M抗(1.21.5)M倾1A_熟悉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1、地震成因:火山地震、塌陷地

6、震、构造地震(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影响程度。采用12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M)。3、M5,破坏性地震;、M7,强烈地震或大震;、M8,特大地震。4、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例:抗震设计烈度8度,表示超越8度的概率为10%。5、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于抗震烈度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6、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7、建筑物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4类。大量建筑物属于丙类。8、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加强墙体的连接;、加强楼梯间整体性。9、框架结构构造措施:震害严重处:框架梁柱节点、填充墙。震害比较:、柱梁;、柱顶柱底;、角柱内柱;、短柱一般柱。采取措施:、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构造上,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1A_熟悉荷载对结构的影响1、荷载的分类: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恒载):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