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概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077651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医学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医学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医学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医学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医学的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医学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医学的概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互相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方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足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社会医学的性质、内容与任务: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互相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 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影响人群健康的多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社会病因分析)2.社会卫生状况,重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医学诊断)社会卫生方略与措施。(社会医

2、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 寄生虫、传染病、地方病 措施:消毒、灭菌、避免药物 第二次卫生革命 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 措施:变化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健康教育 第三次卫生革命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长寿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4、制定社会卫生方略和措施5、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 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反映

3、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规定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 大卫生观” 卫生系统必需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她部门配合协作,动员和规定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见解、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本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措施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健康需求的提高 医学进一步社会化 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社会环境:经济收入 、 居住条件、 营养、居住条件、

4、营养、 文化限度、人际关系。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测、分析、思考,以及解决健康和疾病有关问题的医学观和措施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积极健康观 悲观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减少,适应能力呈不同限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与社会的作用-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从治疗扩大到避免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经济发展与

5、健康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 、经济发展增进健康 1)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 衣食 住 行 2)经济发展有助于增长卫生投资 3)经济发展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 人群健康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致癌 致畸 致突变 2)生活方式的变化 3)现代社会病的影响 文明病 富裕病 4)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 )负性社会事件的增多 )社会人口特性的剧烈变化 空巢家庭、流动人口、留守小朋友、留守妇女二、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增长劳动力供应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减少疾病损伤 4、增进教育收益实现5、增进自然资源运用 血吸虫病经济发展与卫生费用 、卫生费用上涨的必然性 )

6、物价上涨 2)人口老龄化 3)疾病谱的变化 4)医学科学发展 5)保障体系完善 2、卫生费用增长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性健康投资的概念 健康投资是指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健康投资是一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减少贫困方略的重要措施。健康投资效益分析 、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 收益的衡量 个体:无病时间、生病时间、工作时间损失、 劳动生产率变化、自我健康评价 群体:死亡率、发病率、残疾率、平均盼望寿命、 婴儿死亡率 平均盼望寿命弹性系数在.0左右 健康投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健康投资的社会效益 社会和谐稳定、安居乐业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7、和。 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涉及思想意识、宗教信奉、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 无形性 群体心理定势和文化氛围,无法度量、计算 本源性 健康问题有文化本源,如缠足、割礼 软约束 潜移默化影响,非硬性、强制规定 稳定性优秀文化老式、陈腐的风俗习惯代代相传 民族性 充足考虑文化的地区、民族差别。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2、教育影响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运用 3、教育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及收入非主流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亚文化 反文化慢性病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指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一般觉得至少持续半年以上)、危害较大

8、的一类疾病。慢性病的三级避免一、一级避免(pimar rventon) 亦称病因避免或发病前避免,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避免措施。 一级避免的对象:全体居民, 高危人群(重点) 重要手段: 健康增进:健康教育、自我保健 健康保护 二、二级避免(Sodryprvetio) 临床前期避免,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初期发现,初期诊断,初期治疗的“三早”避免措施。 初期发现:普查 筛检 定期健康 检查三、三级避免(ttar pevention) 即临床避免,一般由住院治疗和社区家庭康复二个阶段构成。 住院治疗:对慢性病患者则通过医学监护,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避免并发症和伤残; 康复阶段: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对已

9、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增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以参与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筛查的定义筛检是运用迅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她手段,从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辨认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 筛检仅是一种初步检查,而不是诊断。筛检阳性者应指定就医,以便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慢性病筛查的重要内容1个人健康史体格检查(1)血压:(2)体重和身高 原则体重 超原则: 1%为超重 20%为肥胖 体重指数法(M)()皮肤检查:皮肤病、性病和皮肤癌()乳腺检查(5)皐丸检查(6)直肠检查实验室检查 周期性健康体检: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也许的健康问题而设计的个体化健康检查。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1、培养健康生活方式2

10、、烟草控制 、合理膳食 4、增进健身活动5、减少有害饮酒人格是稳定地体现于个体的心理特质,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认知是指人们的结识活动或认知过程,涉及信念、思维和想象等。心理压力tr)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多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规定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体现为心身紧张或不适。应激(stres):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所作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压力反映可称之为应激反映。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重要目的变化危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增进健康的行为政策干预:PPA: 倡议联盟- 宣传 行动社会工程设施干预大众媒体干预社区干预组织干预健康危险因素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也许性增

11、长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长的因素,涉及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1.环境危险因素 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生物性危险因素 物理化学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无危险阶段:不存在危险因素;浮现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时间短、限度轻,无明显机体危害;发现致病因素浮现:转换为致病因素,机体危害显现;及时干预阻断症状浮现:疾病形成;干预使病程逆转体征浮现:机体浮现形态或功能障碍;治疗改善症状和体征劳动力丧失:症状加剧;康复治疗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 )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疾病

12、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措施。危险分数转换原则: 危险分数=,评价对象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称于本地人群平均水平 危险分数,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不小于本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 危险分数,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不不小于本地人群平均水平危险分数越高,死亡率越大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有关)l 危险因素为一项时,组合危险分数=该项危险分数l 危险因素为多项时,组合危险分数计算: 1.0的各项减去10,剩余值相加(得相加项) 1.0的各项相乘(得相乘项) 相加项和相乘项相加得到组合危险分数3.存在死亡危险l 阐明在某一组合危险分数下,因某种疾病也许死亡的也许危险性。l 存在死亡危险=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l平均死亡概率一般已知社会病:介于“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之间的,是指由社会因素导致的,会因素起决定作用,它是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并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密切有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社会病特性 公共性产生本源的复杂性 危害的严重性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病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健康问题或公共卫生问题伤害 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