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耳炎妙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07560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中耳炎妙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中耳炎妙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中耳炎妙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治中耳炎妙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治中耳炎妙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中耳炎妙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中耳炎妙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中耳炎妙方治中耳炎妙方 治中耳炎妙方 1加减普济消毒饮 李文亮千家妙方下 加减普济消毒饮,银翘黄芩板蓝根, 桃仁玄参苍耳子,力虫川连陈蝉衣。 连翘9克, 黄芩9克, 板蓝根12克, 炒天虫45克, 银花12克, 桃仁6克, 玄参9克, 川连3克, 大力子9克, 陈皮45克, 炒苍耳子45克, 蝉衣4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行血疏气,清泄热毒。 原方普济消毒饮乃李东恒所创用,今减去马勃、升麻、柴胡、桔梗、甘草、薄荷,加入银花、桃仁、苍耳子、蝉衣用之,获以良效。方中之黄芩、黄连清泄上焦热毒,其为主药;大力子连翘、银花、天虫、蝉衣,其疏散头面风热,为辅药;玄参、板蓝根清热解毒;陈皮

2、理气而桃仁行血,二者合用,能疏气血之壅滞;苍耳子散风热,而利上窍,引诸药直达病所,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宣壅利窍之功。 急性中耳炎。 屡用屡验,效佳。一般服5剂可愈。 2红棉散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红棉散内用枯矾,胭脂麝冰炉甘石, 共研为末吹耳用,消肿止痛敛疮痊。 枯矾15克,熟炉甘石15克,干胭脂粉075克,麝香少许,冰片03克。 上药共研为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先用棉签擦去脓水,再取药粉少许,吹入或涂于耳内,每日2次。 消肿,止痛,敛疮止痒。 方用枯矾、炉甘石、胭脂粉为伍,既能收湿止痒,又能敛疮消肿;麝香、冰片消炎,通窍,止痛。合而为用,共达消肿,止痛敛疮止痒之功。 耳内生疮、红肿痒痛

3、、流脓流滋、反复发作甚则耳膜穿孔等症。可用于慢性脓性中耳炎、耳内流脓、耳膜穿孔等病症。 临床屡用,每收良效。 3耳疳散 中医外科学讲义 耳疳散内五倍子,黄连东丹和枯矾, 龙骨海螵冰片麝,解毒收敛效堪夸。 五倍子6克,黄连6克,东丹6克,枯矾6克,龙骨6克,海螵蛸6克,麝香06克,冰片06克。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用棉花卷条蘸药塞入耳窍内,每日换药23次。 解毒收敛。 方用五倍子、枯矾、龙骨、海螵蛸收湿敛疮;合以东丹、黄连清热消肿;麝香、冰片芳香通窍,消炎止痛。合而用之,共奏解毒收敛之功。 耳道红肿、脓溢不止、经久缠绵、反复发作。可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多年应用,效果甚佳。一般用药

4、35日即可见效。 4聤耳散 张梦侬临症会要 聤耳散内鹿角霜,海螵龙骨鸡蛋壳, 再加枯矾和梅片,研末撒耳效果佳。 鹿角霜15克,海螵蛸15克,煅龙骨15克,抱鸡蛋壳21个,枯白矾15克,梅片15克。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先用棉签将耳内脓液擦净,后将药末撒布耳内。一日一次。 收湿敛疮,托里排脓,解毒消肿。 方用海螵蛸、煅龙骨、枯白矾、抱蛋壳收湿敛疮;鹿角霜托里排脓;梅片解毒消肿。合而用之,共奏收湿敛疮,托里排脓,解毒消肿之功。 聤耳出脓。 5清热托里汤 张梦侬临症会要 清热托里用归芪,香附柴胡草黄芩, 生地白芍龙胆草,再加白芷地骨皮。 香附10克,黄芪15克,柴胡6克,黄芩10克,生地10克,龙胆草

5、45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白芷6克,地骨皮10克,当归10克。 水煎服。两日1剂,分服4次。7剂为1疗程。 清热泻火,散风祛湿,托里排脓。 由于本病为肝胆湿热内蕴所致。故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清热泻火祛湿;黄芪益气;当归、生地、白芍、地骨皮清热凉血,养阴益阴,使邪去不伤正;湿热之邪内郁肝胆,故以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甘草和药调中;白芷散风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祛湿,托里排脓之效。 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应用,多配用上方聤耳散外用,内外并治,治验甚多,疗效显著。一般用药1个月左右即可获愈。 6中耳炎汤 治验百病良方 中耳炎汤生黄芪,胆草夏枯生苡仁, 白术泽泻柴胡草,水煎内服效亦佳。 生

6、黄芪50克,生苡仁50克,龙胆草20克,夏枯草20克,白术30克,泽泻30克,柴胡15克,生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清热泻火,益气健脾。 方用龙胆草、夏枯草清热泻火;生黄芪益气扶正;生苡仁、泽泻、白术健脾利湿;甘草解毒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益气健脾之功。 中耳炎。 用本方治疗中耳炎39例,均获痊愈。 7滴耳液 程氏医学笔记 滴耳液内川黄连,黄芩黄柏冰大黄, 煎水浓缩滴耳内,清热泻火疗效佳。 川黄连30克,川黄柏30克,川黄芩30克,生大黄30克,冰片1克。 先将前四味药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煮60分钟后去渣,约得浓缩药汁100毫升,加入冰片粉1克,充分搅拌均匀后

7、装瓶备用。用时,先以双氧水将患耳内脓液洗净,拭干后,滴入药液23滴,每日早、中、晚各1次。 清热泻火。 方用黄连、黄柏、黄芩、大黄清热,泻火,燥湿;冰片解毒消肿。合而用之,共奏清热泻火之功。 中耳炎。 用本方治疗中耳炎95例,经用药35天后,均获痊愈。 8滴耳油 程氏医学笔记 滴耳油内用枯矾,苦参冰片黄柏襄, 四药共浸麻油内,清热收湿效堪夸。 冰片12克,枯矾18克,苦参6克,黄柏6克,芝麻油45毫升。 先用铁勺将芝麻油煎沸,然后放入苦参、黄柏,待炸焦变黑再捞出。待油凉后,再加入已研为细粉的冰片、枯矾,搅拌均匀,贮瓶备用。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内的分泌物,拭干后,滴入药油23滴,每日滴12次。

8、 清热解毒,收湿敛疮。 方用苦参、黄柏清热燥湿;枯矾收湿敛疮;冰片、麻油清热解毒。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收湿敛疮之功。 化脓性中耳炎。 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21例,治愈17例,显效3例,无效1例。一般用药37天获愈,最长为12天。 9吹耳散 程氏医学笔记 吹耳散内川黄连,石膏白矾生大黄, 再加龙骨和冰片,研末吹耳效果痊。 黄连30克,大黄50克,白矾100克,石膏100克,龙骨100克,冰片10克。 先将黄连、大黄焙干研极细末,再将白矾、石膏、龙骨火煅后,加入冰片共研成细粉,与二黄粉混合,过100目筛,高压消毒30分钟后,贮瓶备用。用时,以棉签蘸3%双氧水洗去患耳脓液及痂皮,再以75%酒精棉球拭净患处。再取药粉吹入患耳内,每日吹34次,直至痊愈为止。 清热泻火,收湿敛疮。 方用黄连、大黄清热泻火燥湿;白矾、石膏、龙骨煅后收湿敛疮,冰片消炎止痛。合而用之,共奏清热泻火,收湿敛疮之功。 小儿中耳炎。 用本方治疗小儿中耳炎27例,其中,痊愈2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者10天,平均治愈时间为6天。又方用川黄连粉10克,呋喃西林粉5克,冰片粉2克。混匀贮瓶备用。如上法用之,用治中耳炎。一般用药36天即获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