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071584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2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的立卷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帐方法和立卷归档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21989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00321992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 DZ007

2、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指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按归档要求集中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3.2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技术文件和实物地质资料的总称。3.3 电子文件: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递的数字代码序列。3.4 实物地质资料:指岩矿芯、岩屑、各类岩石、矿石、矿物及古生物化石标本,测试副样,光片、薄片等。3.5 立卷归档:根据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特点和内在联系,按归档要

3、求收集齐全,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移交档案部门统一管理的过程。3.6 保管单位:把一个勘查项目应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按类及类序组装成袋、盒、卷等保管形式的集合体。4 归档范围与分类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根据其内容性质、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化分为十三类,分别由十三个汉字代表(类目编排顺序见附录A)。4.1 底稿、底图类(代字:底) 包括报告审定稿底稿:附图底图;附表、附件底稿:最终评审、认定文据等。4.2 地形、工程测绘类(代字:测) 包括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成果、技术总结、验收文据等。4.3 地质观察类(代字:观) 包括野外地质记录、野外地质图件

4、、野外填图小结等。4.4 探矿工程类:(代字:探) 包括各类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等有关文字及图件,工程质量方面的材料、钻孔封孔检查记录等。4.5 样品测试类(代字:样) 包括各类样品的测试成果及相应的总结等。4.6 物探、化探类(代字:物) 包括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简称物化探)各类方法观察记录、仪器性能测试记录、成果报告、图表等。4.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类(代字:水) 包括矿区及外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观测记录、图件等。4.8 技术文件类(代字:文) 包括立项文件、指示性文件、重要技术措施材料、矿产资源勘查登记材料、质量体系运行的相关文件等。4.9

5、 技术设计类(代字:设) 包括各类技术设计书及其相关材料。4.10 综合研究类(代字:研) 包括矿区综合或专题研究成果等。4.11 技术经济类(代字:经) 包括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材料。4.12 电子文件类(代字:电) 包括以磁带、磁盘、光盘为载体的文本、图形、图像、图表等数据文件。4.13 实物地质资料(代字:实) 包括岩矿芯、各类岩石、矿物、化石标本、测试副样等及其相关说明。5 编号与编目立帐5.1 编号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的编号由三级组成: 第一级档案号,一档一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由档案管理部门给定。 第二级类别号,按归档范围和分类中的类别代字,一类一字,采用汉字表

6、示。 第三级为件号,以类为单位,类内每件均按顺序编号,一件一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5.2 编目立帐 建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明细帐。明细帐一档一套(包括封面、目录索引、分类、目录、备考表,由项目组填写。其格式见附录C)。6 立卷归档要求6.1 各勘查单位,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将立项开始到工作结束所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及时立卷归档。中途停止的勘查项目,其科技文件材料不得散失,也应按本标准要求立卷归档,并在备考表中注明中断工作的原因和科技文件材料可供利用程度。6.2 建档单位6.2.1 以项目为单位立卷归档。6.2.2 同一单位、同一时期,在同一矿区对几种不同矿种进行了综合勘查,并分矿种编写了几

7、个地质报告的,其科技文件材料应分别随相应矿种的地质报告立卷归档,无法分开的科技文件材料,则应随主矿种的地质报告立卷归档。6.3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的勘查项目,由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或合同约定一方)负责该项目的立卷归档。协作单位原则上将应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原件送交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归档,以保持其完整性。6.4 组织保管单位 科技文件材料在系统整理过程中,均应以件(册、本、张)为基本统计单位进行组织,单位。色5 立卷、归档时间形成保管勘查成果报告送审前,初步完成立卷工作。勘查成果报告经审查、认定后36个月内,全面完成立卷工作并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归档申请,档案管理部门组织评审验收合格后,办理归档手续

8、并发给地质档案验收合格证6.6 立卷归档质量要求 见附录B。6.7 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商业秘密保密期限)。 由项目负责单位或项目组依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密级及商业秘密提出意见,经审核批准后,在勘查成果报告审定稿分面左上角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商业秘密保密期限)。6.8 实物资料的整理、编号由项目组完成,项目结束后移交档案部门统一管理。1附录A (标准的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归档类目录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立卷分为:底、测、观、探、样、物、水、文、设、研、经、电、实等十三类。类的设置原则是:照章设类,不得增设,有则设之,无则空缺,表中未列者,类别。类目排序如下:A1 底稿、底图

9、类(代字:底)A1.1 勘查成果报告最终评审、认定文据A1.2 勘查成果报告审定稿底稿A1.3 勘查成果报告图版底本、插图底图、插照底片A1.4 勘查成果报告附图底图,按报告附图目录顺序排列A1.5 勘查成果报告附表底稿,按报告附表目录顺序排列A1.6 勘查成果报告附件底稿,按报告附件目录顺序排列A1.7 勘查成果报告修改说明书底稿及附图、附表、附件、底稿等A2 地形、工程测绘类(代字:测)A2.1 地形测量检查验收报告A2.2 地形测量小结A2.3 测量选点图A2.4 控制点网络图A2.5 各类工程测量技术总结A2.6 各类工程测量观察记录、计算手簿A2.7 各类测量成果表、统计表、点位索引

10、表A2.8 测量仪器检查、检验记录A3 地形观察类(代字:观)A3.1 地质填图总结(小结)及图件A3.2 野外地质观察记录及各类统计表A3.3 野外地质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A3.4 各种比例尺实(草、简)测地形地质图A3.5 地质路线剖面图A3.6 矿体地质露头素描图、记录卡A3.7 实测地层界线记录A3.8 矿区地层厚度计算表A3.9 矿点检查小结、记录及图件A4 探矿工程类(代宇:探)A4.1 各类探矿工程登记表(按浅部至深部工程顺序排列)A4.2 矿区探矿工程样品登记表、厚度、品位计算表、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表A4.3 采样平面图A4.4 施工等有关文字及图件A4.5 槽、坑探工程成

11、果、施工记录A4.5.1 剥土、槽深素描图和地质编录薄A4.5.2 浅井、小园井、竖井、斜井素描图和地质记录薄A4.5.3 平硐、穿脉、沿脉、石门等素描图、展开图和地质记录簿A4.5.4 坑探工程概况表A4.5.5 坑探工程基点、基线及原始地质记录表A4.6 钻探工程A4.6.1 钻孔地质编录薄A4.6.2 钻孔柱状图A4.6.3 孔深校正和弯曲度测量登记表或计算表A4.6.4 钻孔质量统计表、验收报告A4.6.5 钻孔地质综合成果表A4.6.6 封孔记录及报告书A4.6.7 钻孔封闭情况验证报告书A5 样品测试类(代字:样)A5.1 化学分析A5.1.1 基本分析报告汇总表A5.1.1.1

12、基本分析报告汇总表A5.1.1.2 采样、化验分析成果登记表A5.1.1.3 野外采样登记表A5.1.1.4 质量检查表A5.1.2 组合分析A5.1.2.1 组合分析报告A5.1.2.2 组合分析结果登记表A5.1.3 物相分析采样记录和分析报告A5.1.4 硅酸盐分析采样记录和分析报告A5.1.5 内外检报告及登记表A5.2 物理分析A5.2.1 光谱分析A5.2.1。1 光谱分析报告A5.2.1.2 X射线衍射曲线图A5.2.1.3 红外光谱扫描曲线图A5.2.2 物性试验A5.2.2.3 体重测定报告A5.2.2.4 白度、粘度、湿度测定报告A5.2.2.5 含水量、吸油量测定报告A5

13、.2.2.6 矿石热分析曲线图A5.2.2.7 其他物理测试报告A5.2.3 岩矿鉴定 A5.2.3.1 采样记录A5.2.3.2 光片、薄片鉴定报告A5.2.4 人工重砂、自然重砂A5.2.4.1 采样记录A5.2.4.2 鉴定报告A5.2.5 同位素测定A5.2.5.1 测量方法的选定A5.2.5.2采样记录A5.2.5.3 分析报告A5.2.6 微金及其他特定矿物测定报告A5.2.7 其它物理分析 采样记录和分析报告(包括煤岩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和红外光谱分析、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分析、地磁测定等)A5.3 古生物(含孢粉微古)鉴定A5.3.1 采样记录A5.3.2 化石鉴定报告

14、A5.4 矿石选冶加工试验A5.4.1 各类选、冶性试验成果报告A5.4.2 选矿试验样采样说明书A5.4.3 选矿试验研究报告A5.5 放射性测定 放射性测定报告A5.6 样品测试技术总结A5.7 矿石物质组分及赋存状态研究报告A6 物探、化探类(代字:物)A6.1 物探 按磁法、电法、重力、地震、放射性、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排列A6.1.1 基点网工作记录本、计算簿、统计图表A6.1.2 观测记录本、计算簿、统计表A6.1.3 观测记录等的质量检查记录本、计算簿A6.1.4 物性工作记录本、测定记录簿、误差计算表A6.1.5 物探方法形成的相关原始图件A6.1.6 仪器性能检查、校准工作记录簿A6.1.7 仪器校准工作相关的工作资料A6.2 化探按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编排A6.2.1 采样点位图、测量点位图A6.2.2 采样记录本(卡)、测量记录本A6.2.3 各类编码图表A6.2.4 质量检查采样记录本A6.2.5 质量检查统计表A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代宇:水)A7.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总结A7.2 矿区水文地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