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07030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篇一: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名解及简答题答案(温医)第一章名词解释: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疾病关系的科学。细胞学说:是指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的:所有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新的细胞源于已存在的细胞。第二章简答题: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壁有,主要成分肽聚糖有,主要成分纤维素细胞膜有有(功能丰富)细胞器只有核糖体(间体是细胞膜特化结构)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70S(50S+30S)80S(60S+40S)染色体单个DN

2、A组成(环状),无组蛋白若干双链DNA+组蛋白运动简单原纤维和鞭毛纤毛和鞭毛细胞大小较小1-10um较大10-100um细胞核无核仁无核膜(拟核)有核膜有核仁(真核)内膜系统简单复杂细胞骨架无有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转录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内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三章名词解释生物大分子:又称多聚体,是指由许多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量可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是细胞内的主要化学成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两条平行而且方向相反的、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DNA

3、分子的碱基均位于双链的内侧,通过氢键相连,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蛋白质二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对应点连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曲折的结构。有三种类型:a螺旋结构:肽链以右手螺旋盘绕成空心的筒状构象。b折叠片层:一条肽链回折而成的平行排列构象。三股螺旋:是胶原的特有构象,由原胶原的三条多肽链共同铰接而成。第五章1-5节名词解释单位膜:细胞膜在光镜下呈三层式结构,内外两层为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层为密度低的亮线,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为单位膜。液态镶嵌模型:1.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2.磷脂分子脂双层以疏水的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

4、架。3.蛋白质或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体现了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忽略了膜蛋白对脂双层的控制作用和膜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一性。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分为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帮助扩散)。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细胞代谢的能量,分为离子泵、伴随运输(协同运输)。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亲水性)的物质,如氨基酸、糖、核苷酸、金属离子等,不能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它们凭借膜上的载体蛋白帮助进出细胞膜,该过程不消

5、耗细胞的代谢能,将溶质顺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称为易化扩散或帮助扩散。膜泡运输:大分子物质颗粒物质被小囊泡包裹进出细胞膜和内膜细胞器之间运输的方式。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陷穴蛋白介导的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胞吞作用。大分子先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识别并结合,通过膜囊泡系统完成物质运输。运输所需要的小囊泡在电镜图像下可见其表面覆盖有毛刺状结构的衣被,称这类小泡为衣被小泡或有被小泡。因此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又叫有被小泡运输。运输速度大于液相胞饮速度,能使细胞摄入大量特定的分子而不用带入过多的胞外液体,具有选择性浓缩的作用。即使某溶质分子的浓度在胞外液体中

6、很低,也能被捕获吸收。通道扩散:一些极性很强的离子如Na+、K+、Ca2+等通过膜上的离子通道进行高效率地转运的方式称通道扩散,分为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Na-K泵:是镶嵌在质膜类脂双层的一种蛋白质,是一种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由a.b两个大小亚单位组成,大的a亚单位为该酶的催化部分,其细胞质端有ATP和Na+的结合位点,外端有K+和乌本苷的结合位点,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活动。该酶在Na+、K+、Mg2+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激活,催化水解ATP,为Na+、K+的对向运输提供能量。简答题1、简述细胞膜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的分子结构及特性。细胞膜由流动

7、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蛋白质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具有分布的不对称性。磷脂分子脂双层的疏水尾部相对,其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强调了细胞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忽略了蛋白质对脂双层的控制作用和膜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一性。2、以LDL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LDL颗粒悬浮在血中,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细胞即合成跨膜受体蛋白,并将其插入质膜中,LDL颗粒外层蛋白可与质膜上的有被小窝上的LDL受体特异结合,这种结合可以诱导尚未结合的LDL受体移动来与LDL结合,并使有被小窝不断向胞质方向凹陷,使LDL颗粒同受体一起进入细胞质内,最终形成有被小泡。有被小泡

8、迅速地脱衣被称为无被小泡。无被小泡进入细胞后与晚期内体融合,LDL颗粒和LDL受体蛋白分别被两个小泡包裹,晚期内体表面的H+-ATP酶被激活,将H+泵入晚期内体内使其pH达到5-6之间,在这样酸性的条件下,受体与LDL颗粒解离,并分隔到两个小囊泡中,包裹LDL蛋白质受体的小泡返回细胞膜,循环利用,包裹LDL颗粒的小泡被溶酶体吞噬分解,释放游离的胆固醇进入细胞质,成为细胞合成膜的原料。第五章6-8节名词解释1、受体:存在于细胞膜表面和细胞内,能接受外界信号并转化为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从而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2、信号转导:是指由外界信号转化为细胞内信号的过程。包括以下三

9、方面:信号分子、细胞膜表面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和及把这种信号进行跨膜传导的系统、胞内信号传导途径。3、级联反应:催化某一步反应的蛋白质由上一步反应的产物激活或抑制。有两个好处:一系列酶促反应仅通过单一种类的化学分子就可以加以调节。使信号分子得到逐渐放大。4、G蛋白:G蛋白的全称是鸟苷酸结合蛋白,是能与鸟苷酸结合的一类蛋白质的总称。G蛋白是由a、b、r3个不同的亚单位构成的异聚体。G蛋白能与GTP和GDP结合,具有GTP酶的活性,能将与之结合的GTP分解形成GDP。G蛋白能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进一步激活效应蛋白,使后者活化,实现把细胞外的信号传入细胞内的过程。G蛋白有三大家族:Gi家族、Gs家族、Gq家族。其中Gi家族是有ai亚单位构成,具有抑制效应蛋白的作用,Gs家族由as亚单位构成,具有激活效应蛋白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