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寓教于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691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情景寓教于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设情景寓教于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设情景寓教于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设情景寓教于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设情景寓教于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情景寓教于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情景寓教于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情景寓教于乐曲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直观的教学容易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的。潜能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设计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游戏,把数学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愉快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 “玩”中学,“趣”中练,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让我们的数学课每一分钟都有满分的收获。例如,在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这节课时,可借助“摘苹果比赛”的游戏。 在上课之前,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数字迷宫,在黑板上画好一个数字迷宫,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在出口处贴上很多的“苹果”图片,要求按1,2,3,4,

2、5,6,7,8, 9的顺序走。游戏开始之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组织、带领学生做游戏。游戏开始,每组上来一名选手到黑板上来摘苹果,摘到苹果的学生,就把小篮子传给其他的组员继续游戏,直到路走完为止,直到路走完为止,走法很多,学生们迫不及待提着小篮子前进在游戏中。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最多的有10种走法,最少有6种走法,这样为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巩固了1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二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目

3、的在于“以活动促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得到全面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统计方法等。而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的。因此,在实践活动教学时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如,在教学几何形体体积的复习与整理时,出示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问:“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如果要在鱼缸里养一条鱼,倒多少水合适呢?”让学生往鱼缸里倒水。接着问:“大

4、家估测一下,现在鱼缸里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通过动手量,知道了缸里的水的长、宽、高的数据,进而算出体积。接着问:“让小鱼住进一个立方体的鱼缸里该怎样倒水呢?”由此复习了立方体体积。最后,出示圆柱体、圆锥体形状的鱼缸,我一边往里倒水,一边问:“这时鱼缸里的水的体积又是多少?要计算水的体积,需要测量什么数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四种形状所盛水的形状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得到所需数据进行计算,既达到了复习和整理的目的,又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图形之间的联系。从中提出问题:“这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它们有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积,当两个底面相同是可以用底面

5、积高得出。学生通过实践,很快知道了每一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这样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掌握了知识。三、实践活动精心设计课堂结尾,培养学生的主动想象不管是什么课,在一节课后的最后几分钟,是学生感到疲劳的时候,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益较低的时候,精心设计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保持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课堂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更要有高要求的课堂结尾。在实践活动中几种结尾方式:讨论式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竞赛式利用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分组或个人搞一个小竞赛;总结式让学生对

6、所学的知识来个别致的总结,加以巩固;拓展式引申拓展所学知识,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还有巧妙的结尾,是一节课达到“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例如,我在教学图形的面积复习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想象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会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上底缩为0,这时又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想象的境界,并根据回答用电脑演示效果: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想象出来的结果时,必然有成功的喜悦,也就更加有信心地乘着想象的翅膀,自己主动的去发现、去创造了。四、实践活动精心组织活动,能提高学生

7、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电脑课件、投影仪、图片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多给幼儿提供动手探索的机会,多带幼儿走进社区和大自然,去亲身感受、体验和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般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为主,一般在课内完成。课外实践活动范围较广,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学习可综合能力的训练等,而且时间较长。因此,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

8、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

9、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四、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境,学生体验数学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是数学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从

10、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玩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玩中产生求知欲 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的体验。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指导学生进行一次“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游戏,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思考,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次实践活动大体分四步进行:(1

11、)收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到超市、商场收集一些喜欢的商品。(2)思考。假如你是小小售货员你会怎样摆放商品,为什么这样摆呢?(3)尝试。大部分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商品进行较科学的分类。学生的体会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还有的则认为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4)交流。在实际进行的分类中,有的学生为某种物品设计的分类方法非常出色。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推动力。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如教学低年级统计一课时,课前准备

12、运动员进行曲,放给学生听,学生马上来了兴致,趁势说:“原来今天森林运动会开幕了(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都争着说。抓住时机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每个代表队分别来了多少小动物?”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哪个代表队参加比赛的项目多?”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最后哪个队得了冠军?”由此提出一些统计的要求和做法。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就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并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3、。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意识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又如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公顷”中,设计“让学生动手测量学校占地面积”这一环节,实践证明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总之,数学教学应该联系

14、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体验到知识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自创意识。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