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种植技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06855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豆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豆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豆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豆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豆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豆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豆种植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整地与施肥1. 整地打破犁底层是关键,没有打破犁底层的要做到秋深松。具有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 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耢、压连续作业。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 净茬子,要顶浆起垄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2. 施基肥大豆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播种前增施n、p、k做基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和幼茎木质化较快形成, 以利壮苗抗病。一般1hm2施三元复混肥600kg,或施腐熟有机肥20-30吨做基肥。二、选种1.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 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

2、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 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 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2. 种子精选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竹荪套种大豆新技术可以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 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 或选种器精选种子。3. 种子处理:一般亩用种量4公斤左右,播前晒种1一2天,用25%钥酸铵10克,用热水溶解,冷却后拌 种,或用大豆根瘤菌兑冷水拌种;待种子阴干后再采用含防虫、杀菌、含

3、有微量元素或膜性好的种衣剂进 行包衣。4. 适时播种:4.1播种方式:选用大豆“垄三”栽培法,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采用穴播机在垄上等距穴播空距18-2 0厘米,每 穴3-4株。4.2播种时期:一般地表一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7-8 r即可播种,第三积温带在5月1日-10日。第四积温带在5月5-15 日。4.3播种密度:施肥水平较高地块,一般垧保苗数为20-30株,干旱地块,一般每垧保苗28-35万株。5. 合理密植。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大豆原种生产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大豆播种量,建立合理的群体结 构,充分利用好地力和空间。其播种密度与土壤肥力、栽培条件、品种特性等有着密切关系。具体地要坚 持以

4、下原则: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播宜稀;分枝少的品种宜密,分枝 多的品种宜稀;生产条件好宜稀,反之宜密。另外,大豆播种方式的不同,播量也不一样。6、田间管理6.1垄沟深施:在大豆刚拱土时进行铲前垄沟深松。6.2锄地与中耕:(1)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2)苗高10厘米左 右时,进行第二次铲趟,用大铧趟成张口垄,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培土不超过第一对真叶节。(3)第二次铲趟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铲趟,要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铧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培土 不超过第一复叶节。(4)做到三铲三趟,铲趟不脱节。6.3叶面追肥或矮化壮秆:(1)

5、在大豆花荚期可根据大豆具体的长相情况进行适宜追肥。如生育不足, 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一般选用富尔655或富尔翠花叶面肥。(2)大豆花期如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 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6.4化学除草:(1)播前土壤处理。在春整地后播种前5-7天处理。要求施药均匀,流量准确,不重不 漏。喷后顺、斜各耙1次,施药混土复式作业,混土深度7-10厘米。注意春季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时,不要 进行土壤处理,以免影响播期。(2)如播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垄作栽培, 也可苗带喷药,施药量按喷洒面积计算,施药后混土2-3厘米。(3)在大豆

6、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 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6.5灌水。根据土壤墒情和大豆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要因地制宜进行灌水。一般在大豆开花期,鼓粒期 分别灌水一次。6.6病虫害防治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上有锈斑,后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豆荚减少,瘪粒增加,产 量下降,防治此病要及时清沟排水降湿,发病后用粉锈宁450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 月中下旬危害,此幼虫蛀入豆荚,荚内充满虫粪,在8月中旬成虫始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是防治食心虫的有效 措施。豆荚螟蛀食豆粒,一般虫食率在10%30%,干旱少雨年份重发,使用有4.5%的高效氯氤菊酯乳

7、油、 功夫乳油等。七、适时收获实行分品种收获,单储,单运。收获时期。人工收获,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割质量。割茬低,不留荚,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脸率小于5%, 清洁率大于95%。大豆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1) 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 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2) 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3) 播前封闭除草: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

8、,大豆栽培面积大,如管理不及时,则 杂草为害严重,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 土壤喷雾。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一般在播前亩施浓度48%的氟乐灵135。栅克加水15升,用拖拉机悬挂式喷雾器作土壤表面喷雾。2. 精选种子: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所以在播种前应将 病粒、虫蛀粒、小粒、枇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 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 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

9、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精选净度要 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3 .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这两项工作是 计算播种量的根据。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 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其单位用克表示。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 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r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 吸水膨胀发芽。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 要求发芽率95%以上。4 .种

10、子处理: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 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药剂拌 种与铝酸铰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需在钥酸铰拌种阴干后进行。要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不能再拌杀虫 剂和杀菌剂。5 .播种量的确定:第一步,将巳测定的某品种百粒重换算成每千克粒数。如某品种测得百粒重为20克,则每千克粒数为:100粒x1000克:20克= 5000粒。第二步,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每667平方米保苗株数,然后按照当 地耕作条件和管理水平,加上一定数量的损失率

11、(如机械、人、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和人工间苗所造成的损 失),一般田间损失率可按15%20%计算。单位面积上计划保苗数加田间损失率,即为每667平方米(1亩) 播种粒数。如某品种计划每667平方米保苗2.5万株,田间损失率估计为20 %,则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为: 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25000十25000x20 %= 30000粒第三步,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其公式如下: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千克)=每667平方米播 种粒数/(每千克种子粒数*发芽率)。例如,计划每667平方米播种30000粒,巳测得每千克种子粒数为5000 粒,巳测得发芽率为95%。代人公式:每667平方米播种量:

12、30000/ (50000x0.95)=6.3(千克)。6.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与产量有密切关系。所谓合理密植是指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 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 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 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1)品种: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 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 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

13、用较大的密度。(2)肥水条件:同一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植株生长繁茂,密度宜小;反之,肥水条件差,密 度应较大。试验表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3) 品种类型和种植季节:一般夏大豆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种植密度宜稀;春大豆生育期较 短,秋大豆生育期最短,植株也较矮小,宜适当密植。以上是确定播种密度的一般原则。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栽培制度各异,管理水平和 种植的品种不一,不可能统一种植同一个密度。一般可参考下列种植密度:北方春大豆的播种密度:在肥沃土地,种植分枝性强的品种,亩保曲.81万株为宜。在瘤薄土 地,种植分枝性弱的品种,亩保苗1.62万株为宜。高纬度高寒地区

14、,种植的早熟品种,亩保苗23万株。 在种植大豆的极北限地区,极早熟品种,亩保苗34万株。7. 播种期:播种期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出苗虽快,但苗不健壮,如遇 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北方区,晚熟品种易遭早霜危害,有贪青晚熟减产的危险。播种过早,在东北 地区,由于土壤温度低,发芽迟缓,易发生烂种现象。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的两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 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C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东北地区 大豆

15、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 5月中旬播种。为什么要强调适时早播呢?首先,春大豆适时早播,有利于第二造、第三造作物按时抢上季节, 不违农时。第二,春大豆适当早播,可以相对早收,能避开第二代豆荚螟为害高峰期。第三,春大豆早播 可以相对早收,避免与水稻“双抢”在季节上产生矛盾。夏大豆和秋大豆适当早播也可对早收,对避过或 减轻秋旱危害有利。第四,适当早播的春大豆,前期气温较低,植株生长稳健,矮壮节密,花荚多,产量 高。夏大豆和秋大豆适当早播可适当延长营养生长期;植株生长繁茂,“骨架”长得壮,花荚多,产量自 然较高。基于上述理由,播种期

16、强调一个“早”字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农民说:“一造早,三造好”就是 这个道理。8. 播种方法: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双条播、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麦地套种、板茬种豆等。(1) 窄行密植播种法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都在积极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 0厘米宽行距为405 0厘米 窄行密植,一般可增产10%20%。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械耕翻地,土壤墒 情较好,出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体,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杂 草生长。(2) 等距穴播法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 均衡发展,结荚密,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3) 60厘米双条播在深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