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6854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方案】防洪渡汛施工方案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防洪渡汛目标防洪渡汛总目标:防洪抢险、安全渡汛、组织保障、万无一失. 施工期间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防洪渡汛工作将采取主动控制、早研究、早布置、早着手、早落实、防患于未然。1。2防洪渡汛技术措施综合分析河道沿线的统计水文资料,结合本工程的总体规划布置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防洪措施是:充分准备、做好防护。1、掌握水情、雨情(1)防洪渡汛小组主动与气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联系,及时掌握水文、气象、洪水预报,估算洪水将出现的时间与水位高度。(2)根据气象预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机械性能,在洪水到来前分批撤危险区停放于安全位置。(3)洪水到来前对拟停放机

2、械设备的地方,修筑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放积水,防止暴雨冲沟、坍塌,确保安全。(4)台风到来前应对高耸独立的机械、脚手架,及未装好的钢筋、模板等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楼面、屋面的小型机具、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要及时搬到建筑物内。(5)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切断临时电源,人员应及时撤到安全地带,现场其它机电设备要做好防雨、防雷、防漏电措施。2、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安全渡汛措施机械设备的停置,在保证安全渡汛的基础上,力求停置在安全可靠,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有利于洪水过后迅速恢复生产。据汛期洪水量的大小,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员遣散,生活区在布置时尽量选择地势高的地段,避免洪水威胁。如遇特殊

3、情况,及时撤出施工区内的人员、设备至安全地带,避免更大的损失!3、对受影响工程进度的补偿措施对受洪水影响较大的项目,在总工期安排上已考虑到对工期的影响,采取了相应措施。为确保分项工程按期完工,制定如下补偿措施:洪水过后,立即组织人力、机械清理工地,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恢复生产。根据洪水过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受危害工程的原因、程度、范围、数量、评估危害的经济损失,及时上报工程师和指挥部.针对各分项工程的不同施工环境和要求,结合汛期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适度地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规模或数量,适当地增加作业时间,把造成的时间资源损失夺回来。汛期对工期影响较大的关键项目,采取优先施工的措施,

4、关键项目正常施工后再进行非关键项目施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密组织、科学管理,统筹运作,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尽快把受损失的工期抢回来.导流方案、度汛方案10.1施工导流整个施工工期大部分在枯水期,施工时流水量较小:交通桥施工时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现状河畅通,拟在施工段面内埋设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进行施工导流。墩1围堰兼作便道埋砼管导流墩2围堰兼作便道10.2 施工围堰本标段的施工围堰主要是机耕桥工程施工,根据河道的特点,在靠水流的一侧为防止水流冲刷,采用袋装土护堰,个别不稳定部位直接采用袋装土围堰.10。2。1 围堰断面设计及稳定性施工围堰的设计标准应能挡住内沟的水,应考虑正常外水及雨季涨水,

5、围堰不致漫顶和崩溃。围堰高度根据现场水位确定。10.2.2 断面设计根据施工经验,此种比较低矮的围堰,一般选择两岸边坡相同,均为1:3。堰顶宽度在考虑人员通过,顶宽定为2.0m。图10。1。2 围堰剖面图10.2。2。1 围堰稳定性根据施工经验,上述的围堰断面能满足围堰稳定性要求,此处不再做围堰稳定验算.在靠水流的一侧为防止水流冲刷,采用袋装土护堰,个别不稳定部位直接采用袋装土围堰。10.2.2。2 围堰布置本工程围堰布置在机耕桥工程上下游段。 10.2。3 围堰填筑进场后,立即组织机械填筑围堰。10.2.3。1 围堰填筑采用透水率较小的土料进行填筑。不符合要求的土料及砂质土等抗渗性差的土料不

6、得用于围堰填筑。10。2.3.2 土方压实采用推土机压实,压实后土方的压实度达92%以上。10.2.3。3 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分段位置错开。填筑时填土厚度不得大于30cm,土料粒径不大于5cm,每层压实验收后方可铺筑上层土料。10。2。3。4 填筑土方的具体质量要求及检验办法见土方填筑章节中的具体要求。10.2.3.5 填筑机械的选用围堰填筑土方采用就近取土,运距较近,因此土方机械采用挖掘机挖土,推土机推土整平、压实.10.2.4 围堰拆除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围堰拆除,采用挖掘机拆除,自卸车运输。10.3基坑降排水10。3.1 施工降水部署根据建筑物特征和基

7、础高程变化情况,按条块分割和高低有别的原则,经分析研究,决定将主要建筑物基坑分为左右两个降水区.由于该两区的平面形状和基坑底面高程差别不大,故两区降水方案相同。10。3.2降水方案设计10。3。2。1 降水方案选择及与主体工程施工的协调,我们安排在基坑开挖时即进行降水设施施工,此时基坑少量渗水通过在基坑内开挖小型排水沟网和集水坑,用小型水泵抽排至基坑以外水域。然后在降低地下水位条件下继续向下开挖,并始终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0。5m.当基坑开挖至建基面时,必须保持地下水位(或水头)降至建基面以下0。51。0m,直至建筑物结构和回填土方完成到一定高程,经验算可以停止降水时为止。因基坑开挖始终是粘

8、土和壤土,故可采用明排法进行排水。在构筑物0。5米以外每侧开挖一条排水明沟,将基坑内的水引入护底以外的两个集水井内,每个集水井内布置1台2.5寸水泵,抽上来的水直接排入外河.排水沟采用底宽0。4m、口宽1m、深1.2m的断面。集水井采用2.5m长、宽2m、深2m。集水井设在距围堰5m左右处.10。3.2.2 备用设备与备用电源鉴于基坑降水设备投入正常运行后不能随便中断运行,而设备制造质量缺陷和自然磨损老化及其他运行故障等问题又在所难免,所以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和易损件。各工地拟定另增加2台套2.5寸水泵机组作备用。由于排水不能中断,电网系统也难免偶然停电,故必须有备用电源,各工地分别安排

9、一台30kw柴油发电机作备用电源,此项备用电源纳入施工总备用电源一并考虑.10。3.3 降水设施的运行管理措施10。3.3.1 配备23名技术人员和35名机电工人,组成专业组,自降水方案实施开始至运行结束止,全程全面负责降水管理工作。10。3。3。2 建筑物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不少于0。5m。建筑物结构没有达到足以抵抗基底扬压力和回填土没有超过正常地下水水位高程,不得停止降水。停止降水或试图减少降水深度必须事先论证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10。3.3.3 降水专业组必须定时观测记载天气及外河水位等资料。上述观测间隔时间长短视数据种类及运转阶段不同而不同,开工后

10、另行制订。上述记录均用专门图表,辅以文字说明,分类整理归档,以利查阅分析。10.3.3.4 管理人员发现降水设施运行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10.3.3.5 降水工作运行期间,如电网突然停电,必须通知备用发电机管理人员立即启动发电机,5分钟内必须送电到降水系统以恢复运行。停电期间,必须严密监测地下水水位变化,做好记录,严防基坑险情发生。10.3。3。6 降水机组如发生机电故障不能运转,应在5分钟更换上备用机组恢复运行。10.3.5.7 降水工程结束前,应制订排水沟和集水井回填方案,该方案应提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10.3.4 基坑支护基槽开挖后地质条件较差,容易塌方时

11、,须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以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基坑的开挖深度不深,主要支护方案可采用短木横隔支撑和临时挡土墙支撑。水平挡土板装土草袋柱桩短柱横隔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10.4 度汛安全保证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围堰施工时除考虑正常挡水外,还要考虑发生连降大雨的特殊情况。在施工期间,应充分估计到汛期带来的危害,积极采取措施,作好防汛抢险准备,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10.4。1 成立防汛指挥部施工现场成立防汛指挥部,组织3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项目经理任组长,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收听气象,观察水位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随时听从当地防汛主管部门的指挥和调遣。10。4.2 防汛备料根据当地和上级防汛主管部门

12、的指示,汛前编制详细的防汛措施,备足所需的防汛和基坑保护材料、设备和劳动力,以便听从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随时投入使用。储备草袋4000条,砂、石料各800m3,木桩、雨布和土工布若干. 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抢险队伍,落实机械设备及人员,随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施工人员防汛抢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10.4.2。4 围堰防汛措施为避免围堰内外水位差太大,影响围堰稳定,根据围堰具体情况可在其背水面采取反滤压渗等措施.基坑内做好明水的排出,必要部位需用雨布覆盖。10。4.4 加强值班与观测注意做好堰外水位的观测分析工作。渠顶、围堰与基坑周围派专人24小时值班,并

13、配备通讯设备,以便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报告,尽可能的将险情扼灭在萌芽状态. 施工期按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提前落实各项防汛工作,落实机构人员,配备抢险队伍,物资材料,做到有备无患。10.4.5 查阅以往汛期水文资料,分析汛期特点,了解河流分布,配备足够排水设备,迅速有效进行排水。导流、度汛方案4。2.2 施工导流方式及标准4。2.2.1 施工导流方式由于北汝河河床宽浅,施工导流如采用一次断流方案,线路长,占地多,并且一个非汛期不可能完成河床内的工程,故采用分期导流、多期施工的方案.建筑物采用非汛期施工,施工导流采用束窄河床式导流。北汝河管身段水平投影长1143m,两联4孔共分77节,倒虹吸管身

14、建基面高程99.55m,最大挖深18.8m,基坑顶部垂直建筑物轴线的开挖宽度约90m,施工采用U型围堰布置,围堰距基坑边缘20m以外。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进行防渗墙处理,一期围堰从20节围左岸施工,先施工出口段至55节管身部位,等翌年汛期过后恢复一期围堰,施工左岸2355节管身段,右岸主河导流。二期围堰从24节围右岸施工,左岸河槽导流。4。2.2。2 施工导流标准本工程主体建筑物为I 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规定,该建筑物应按IV 级土石围堰导流标准设计,其导流标准应为1020 年一遇.根据水文资料分析以及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围堰工程规模,确定北汝河

15、渠道倒虹吸导流标准采用非汛期10 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为780m3s,建筑物轴线与河槽轴线交叉断面相应水位118.20m.非汛期施工时段为当年10 月初至次年5 月底,汛期时段河槽段须停止施工.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气象资料,经水力学计算各期水力计算成果如表4.21所示。表4。21 各期水力学计算成果表4.2.3 导流建筑物根据北汝河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非汛期10年一遇设计流量Q=780m/s,最高水位182。00m。各期围堰结构均为均质土围堰.一期围堰堰顶高程118。70m,围堰最大高度1.7m,长950m,围堰设计顶宽5m,边坡为1:2。由于主河床的宽度满足非汛期10年一遇的最大流量,因此一期导流直接以主河床导流。二期围堰分围堰和导流堤。围堰导流堤堰顶高程各为119。00m,各围堰设计顶宽5m,边坡为1:2,围堰最大高度4.7m,围堰长750m,导流堤长710m。二期引水渠由二期围堰和导流堤组成,通过降低渠底高程,水流在围堰和导流堤形成的导流渠内通过。导流渠段为上段冲积卵石层,抗冲刷能力差,故采用编制袋装砂护坡。粗糙系数n=0.025,边坡m=1:2,底坡i=0。0012。经计算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