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月球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6681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月球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月球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月球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月球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月球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月球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月球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月球车”鲅鱼圈区彩霞小学 赵鹏宇 一、概述这节课是信息技术大连理工大学课标版(2015)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机器人有约”第二课我的“月球车”,本课学习需要一课时。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机器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突出了学生机器人搭建的动手实践操作与程序设计的入门训练,让学生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组装两轮机器人并通过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前进,熟悉简易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流程,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l 知识与技能:1、 学会组装两轮机器人,通过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前进;2、 了解马达模块的功能,学会设置马达属性的方法。l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任务

2、驱动等方法学会设置马达属性的方法并让机器人动起来。l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审美和鉴赏意识。三、教学重难点l 教学重点:学会组装两轮机器人,通过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前进。l 教学难点:学会组装两轮机器人,通过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前进。四、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想象力丰富,对机器人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求知欲望强。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停留在对机器人外观的感知,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上,还不能做到活学活用。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鉴于上述学情,我采取分组、讨论、任务驱动和竞赛、协作学习等形式。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是师生活动的核心

3、,是教学各环节的连接。通过竞赛和协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1、 课上积极参与思考、合作、讨论。(主动参与策略) 2、 利用所学信息知识回忆整理信息,变成自己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加工策略)3、 利用整理后的知识解决任务驱动中的任务。(问题解决策略)4、 在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更快解决问题。(参与策略、协作策略)5、 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不断吸收别人的好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竞争策略)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本课运用Foucsky动画演示大师软件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玉兔号月球车登月的视频来进行教学导入,创设情境,顺势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

4、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搭建机器人的欲望,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导入环节有效与信息技术融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将月球车的搭建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了解月球车搭建的基本流程,直观的向学生展示要点,课堂效率提高。在新授环节使用微课,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3、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搭建月球车的过程中,让学生将搭建过程用iPad录制能视频,上传到微信交流群中。通过交互一体机视频播放软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汇报搭建过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搭建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展示效果,

5、将本课的重点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反复呈现,让学生加深记忆,从而突出本课重点,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4、拓展延伸部分,通过播放2018年中鸣超级轨迹赛的视频,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机器人带来的无限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七、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信息技术融合点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同学们,你们知道嫦娥奔月的传说么?2013年12月,我们国家的飞船终于实现了奔月的梦想。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方面的视频,你们想看么?播放玉兔号月球车登月的视频。视频中自由行走的小车就是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在复杂的月球表面,它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它

6、的一个最基本功能就是在月球表面前进。这节课我们就来试着搭建一个这样的月球车,好不好?(板书课题)二、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251、认识马达3任务一:什么叫做马达?马达的运动方式有几种?马达转动的速度范围是多少?学生自学教材上内容,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给予奖励。(板书:1、认识马达)2、搭建机器人10播放微课:如何搭建月球车任务二: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搭建一个简易的月球车模型,用iPad将搭建过程录成视频,上传到交流群,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搭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微课视频。小组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并给予奖励。(板书:2、搭建机器人)3、编写、下载程序5我们的月球

7、车搭建好了,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月球车能自己动起来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还没有编写程序】如果想让小车动起来,我们要给小车进行编程。任务三: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给小车编程。可以参考教学区面板的编程指南。那现在就请同学们给小车编程吧。4、作品展示7小组展示作品,并演示编程方法,教师评价。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并给予奖励。(板书:3、编写、下载程序)三、巩固练习、内化认知:5大比拼:让小车从起点出发,然后停止,再退回到起点。小组作品展示交流。评选出本节课的明星小组。四、交流收获、拓展延伸: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我们的机器人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播放视频:2018年中鸣超级轨迹赛的视频

8、。视频中的机器人小车真棒!能走出我们想要的轨迹,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的探索,给机器人赋予更多的思想,早日成为一名轨迹赛的高手。观看:玉兔号月球车登月视频。学生深深的被“玉兔号”所吸引,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自学教材上的内容,自主探究,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汇报答案。观看微课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搭建机器人,将搭建过程录成视频,并发至交流群,完成实验报告单。小组展示作品。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机器人编写程序。小组派代表展示机器人,并演示编程方法。举一反三,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回顾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观看视频,欣赏比赛。通过观看玉兔号月球车登月的视频,创设情境,顺势导入新课,

9、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学教材认识马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任务入手,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亲手尝试,在体验中获得收获,达到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展示环节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出反馈,从而突破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学会举一反三,任务驱动,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快乐,以及被肯定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播放视频,体会机器人带来的无限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运用视频导入,导入环节有效与信息技术融合,激发学生搭建机器人的欲望,

1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将月球车的搭建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了解月球车搭建的基本流程,直观的向学生展示要点,课堂效率提高。在新授环节使用微课,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通过交互一体机视频播放软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汇报搭建过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搭建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展示效果,将本课的重点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反复呈现,让学生加深记忆,从而突出本课重点,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本环节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增加难度,任务驱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举一反三能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快乐,以及被肯定的成就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比赛视频,在观看欣

11、赏比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无限憧憬,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八、 教学反思机器人技术是一门新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月兔号”月球车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任务驱动,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可体验成功的机器人搭建空间。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反思:1、教学内容的设计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以视频导入,运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搭建机器人的欲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月球车搭建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将月球车的搭建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了解月球车搭建的基本流程,直观的向学生

12、展示要点,课堂效率提高。在新授环节使用微课,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2、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未来是属于学生的,未来的机器人也需要学生去发明创造。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机器人搭建环节中,我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创意,尽可能的将他们的想法体现在机器人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讨论交流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注重知识的扩展。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有很多,教师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满足所有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课外的扩展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2018年中鸣超级轨迹赛的视频,在观看欣赏比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无限憧憬,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