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维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06436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压器的维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变压器的维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变压器的维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变压器的维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变压器的维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压器的维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的维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压器的维修对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了解质量变异情况, 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以确保生产安全. 变压器的检修期限随产品质量的可靠程度及负荷稳定与否而定。现行检修类别一般分为大修和小修两类,大修取出心体进行,小修则不取出心体。检修期限推荐如下:大修:凡有负荷开关、油循环或水循环冷却的变压器,运行后一年即应进行检修一次。此后每五年进行一次,其余变压器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小修:电压在110kv及以上,容量在2000KVA及以上,每六个月小修一次,其他变压器每年至少小修一次变压器的维修项目1. 大修的检修项目及其顺序( 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2)拆卸变压器箱盖密封处紧固件,吊出心体加以

2、检查( 3)检修心体中铁心、线圈、分接开关及引线。( 4)检修箱盖、储油柜、安全气道(油管、放油和加油阀、套管)等。( 5)检修冷却装置和滤油装置。6)清扫油箱或外壳,必要时进行油漆。( 7)检修控制仪表或测量仪表、信号及保护装置。( 8)滤油或换油。( 9)必要时干燥绝缘。( 10)装配变压器。( 11)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2. 小修的检修项目及顺序( 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2)检修或消除已经发现且就地消除的故障。( 3)检查并拧紧引出线的接头。( 4)擦清油箱和瓷套。( 5)放出储油柜中污油,检查油面表,必要时加油。( 6)检查放油活门和所有密封垫。( 7)检查和清扫冷却系统所有元件

3、。( 8)检查气体保护装置。( 9)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变压器的故障及其原因表 5-23 变压器故障及其原因故障现象造成原因检查及测试方法线圈绝缘老化1 .经常过载2 .使用寿命已满3 .设计结构对热剃度考虑不周全外观检查线圈匝间、层间或段间短路(高压侧首部数层较多)1 .负载有涌流现象,由于机械力损伤绝缘2 .大气过电压(少数由于内部过电压)产生电击穿3 .由于绝缘老化后产生空载试验时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增大线圈崩坏,外线圈向辐射方向松散线圈端向铁辗崩散1 .产品经受短路电流冲击2 .结构夹压不紧,机械强度差外观变形;有断线时,一侧通电另一侧没有感应电压一、二次线圈间或线圈对地绝缘电阻卜降1

4、 .潮气或水分侵入产品2 .线端或引线有局部不正常通摇表测得的绝缘电阻卜降为原始值的70%以下路3.油的介质损失角过高一、二次线圈间或线圈对地耐压击穿1 .产品经受大气过电压2 .设计的绝缘距离过小3 .制造中后局郃弱点在绝缘电阻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提身耐压试验值运行中异常发热顶油温升超限1 .负载超定额2 .铁心与线圈间绝缘不良有起火现象3 .大电流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过大观察顶油温度或色谱分析绝缘老化的检查变压器绝缘老化程度等级,目前尚无正确的仪器可测量。检修人员一般按经验将其分成四个等级:级一一良好状态:绝缘富有弹性,用手按压不会产生变形痕迹。二级一一合格状态:绝缘较坚硬些,颜色也较深,用手按压

5、时不出现裂缝也不变形。三级一一不十分可靠的状态:绝缘已坚硬并脆弱,颜色很深,用手按压时产生细小的裂纹或变形(注意有些厂制造的变压器,其原来线圈所浸的漆是黑色,不要误以为颜色已深) 。四级不合格状态:绝缘很坚硬,用手按压时有脱落现象或裂纹很深,用手擦时绝缘即呈碳片下落,或将其绝缘弯度很小角度便断裂。三级老化的变压器,如果一切试验均能通过,并无不正常现象,则尚可在一个小修期限内投入运行,但在运行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过负荷或短路事故等等。四级老化则必须坚持大修或更新。铁心的检修除了铁心烧毁以外,在大修铁心时,仅需拆去铁心的上铁轭即可。拆装铁轭时要注意铁心片的安装顺序。如将铁心各阶梯的次序搞错,铁轭穿心螺

6、杆即无法安装。迭装铁轭时要使接缝整齐无搭片及大于毫米的接缝间隙。心柱的钢片与铁轭的钢片要求交错想迭,在迭装完毕后要紧固地夹压成一体。这样才能避免自由振动的硅钢片在使用中产生电磁噪音。钢片表面应无锈迹且涂有一层绝缘漆膜以防片间短路。有的钢片表面已有耐温的氧化皮层则不必上漆。铁心应与夹件、支架、并最终与油箱相连而接地。如其接地不良或遗忘接地,则在高压试验或运行中,由于静电位升高而产生静电放电,在运行中会有周期性的劈拍声。接地铜片应经镀锡或搪锡。在检查接地铜片的同时,还要对夹轭穿心螺杆栓作绝缘试验。螺杆对地间耐压应能维持1000 伏一分钟。铁心与线圈间起火,使铁片粘连成块,则应将烧毁处拆去并更换新片

7、。5-7.5 35kv 以下线圈的检修 如果线圈在运用过程中因自然损坏或事故短路而烧毁,则必须重行绕制。在拆除旧线圈过程中,应仔细作好记录,包括线规、线圈的厚度和高度、每层匝数、抽头匝数及内外径尺寸等。三相线圈更应注意其接法。这样在重绕过程中,不致茫无头绪,而仅需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核对即可。绕制完成的线圈应核对匝数及尺寸,然后遵循下列工序进行浸漆和烘焙。即:(1) 在烘箱内以100105c温度维持610小时;( 2) 将加热的线圈在清漆缸内浸约15 分钟,漆的粘度应适当(室温25时,邓氏#2杯测量为1015秒);( 3) 滴漆45 分钟 4) 以每小时15c的加温速度在100110c的高温下烘

8、焙20小时; 5) 5)清除残留的漆流、漆泡等,保持表面光泽整洁。器身装配的检修变压器器身装配的检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绝缘系统的装配在移除上铁轭后,套装内外线圈,打入离心撑板及内外线圈间撑条。检修中应注意内线圈离铁心及至轭的绝缘布置,一次线圈离二次及轭与两相间的绝缘距离。2. 一二次线圈的引线装配一二次线圈引线应紧固于支架,不使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窜动。引线的接法应符合连接的标号。为避免引线较大返工,可在事先用用临时线进行连接组试验以鉴别各线端的联结是否正确。在引线完成后,对所有高压引线应注意其耐压强度,包扎必要的绝缘,清除所有焊接的毛刺。低压引线可以不加包扎,而已清漆涂刷引线及铜皮表面

9、以防止金属与油直接接触加速油脂老化。3. 器身的烘燥无论是经过重绕线圈的变压器,还是器身已受潮绝缘电阻降落的变压器,都可以烘燥器身来达到提高绝缘强度的目的。变压器干燥过程在真空设备内进行,整个真空设备包括真空干燥罐,冷凝器及真空泵等组成。真空罐的真空度要求可抽到740 毫米以上。真空罐的加热元件系取用蒸汽螺旋管,用蒸汽锅炉加热。在修理 1000 千伏安及以下的产品可以用小型真空罐用热水锅炉加热。器身装配完成后的真空干燥流程如下:( 1) 预热1) 将器身置于真空罐中,逐步提高温度至100,升温时间可取3 小时(在预热初期宜将真空罐开启一段时间以便使大量水份排出)。2)在 105 5高温中预热8

10、 小时。( 2) 真空干燥1) 自常压抽真空至740 毫米水银柱历时6 小时,每抽一个阶段最好稳定半小时,温度始终保持在100 5。2) 在真空度740毫米中干燥1420小时,温度同上。( 3) 真空浸油1) 在真空状态下灌入经过过滤的变压器油。2) 解除真空,变压器出罐。5-7.7 总装配变压器器身经烘燥处理后,装入变压器油箱时务将所有引线接至套管并安装调压开关,冲铆所有夹轭拉心等螺杆的紧固零件,然后下箱紧固箱沿螺栓。5-7.8 油的处理变压器油必须通过滤清净化手续方能注入变压器内。在运行中的变压器,有时也可能有潮气侵入,使油的耐压降低至不符要求,此时也要经过处理方可使用。一般净化方法可用压

11、力式滤油机进行过滤,或用离心分离法分离水份和杂质,更有效的是采用真空雾化干燥。有时不能依靠净化或干燥法提高其耐压强度时,则可应用再生法改善其性能,再生方 法很多,常用的有:( 1) 用吸附剂吸收油中氧化物,这种方法可以处理酸价较低的油(酸价在毫克/克以下者),常用的吸附剂有白土,除酸硅胶及骨碳等。( 2) 硫酸处理或硫酸碱白土处理,可以处理酸值较高的油。再生后的油其安定度较新油为差,经过硫酸处理过的尤甚,避免方法是在检修过程中将再生油和新油混用,可提高安定度。其次为加入人造的抗老剂,如硅胶及活性氧化铝等。国内很多检修单位在检修大型变压器时,增添硅胶热虹吸筒使油脂稳定。中小型变压器可将硅胶盛于多

12、孔网眼袋中安置变压器器身顶端,亦能提高油的运行寿命和防止老化。硅胶重量为油量的 1%5-7.9 渗漏油的检修油浸变压器可能渗漏油的部位有以下几处:(1) 箱盖瓷套,箱沿密封垫的渗漏;(2) 吊环密封渗漏;(3) 油管端部、箱壁及储油柜焊接渗漏。以上( 1 )和(2)项为密封渗漏,检修方法为更换密封垫并密封面的平面予以加工。密封垫的材料宜用丁腈橡胶,密封啮合面应不保持平整光滑。如瓷件表面有砂粒或凹凸不平者,应先将瓷件用砂轮磨平并将粘附之砂粒加以清除。箱盖平面有显着不平者则应加以排平修整。吊环的密封初上述石棉绳密封外,更彻底的检修方法为使用不穿孔吊环与箱盖焊成一体。第(3)项为焊接掺漏,应在无油状态下加以补焊,钢板厚度在2 毫米以下时宜用气焊补焊。大于2 毫米可用电焊。管的焊接自打火点开始,焊至一圈应超过原来打火点方可收弧。箱盖穿孔螺柱有时因焊接不善而渗漏,则在检修时可以在正面重焊一次。旧式变压器,有时在瓷套法兰处渗漏,对此宜改用压合式套管。在必须检修水泥浇合处渗漏情形时,可以将原有浇合料凿去,清洗表面所有油渍,然后以环氧浇注料补入。环氧宜采用室温下自行干燥的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