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06301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基础知识技术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 车险人伤案件的查勘、调查以及费用审核等工作主要是针对医疗费用、医疗方案的预估和确认。这些岗位不仅需要专业的保险理赔知识,更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才能合理、准确的核定理赔金额。第一章 人体结构一、医学基础知识概述(一)人体组成1、细胞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2、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功能单位。3、器官器官是有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功能单位。4、系统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二)常用术语1、标准姿势标准姿势又称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下肢并拢,手掌足尖向前。2、方位术语上、下;颅侧、尾侧;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近侧、远侧;尺侧、桡侧;胫侧腓侧;左、右;垂直、水平、中央等 。3、轴和面 均为假想。轴:包括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面:包括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二、骨及骨连接(运动系统)(一)概述1、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借于骨连结构成整体的支架即骨骼,肌附着于骨。2、运动系统功能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的功能

3、。(二)骨及骨连结1、骨的形态分类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2、骨的部位分类成人骨共206块,按在体内所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分脑颅骨和面颅骨,共23块;躯干骨共51块;四肢骨共126块,另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3、骨的构造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1)骨质:即骨组织,又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2)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腔隙内,又分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3)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骨的最外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

4、成骨细胞。在骨的生发、生长、修复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4、骨连结(1)骨连结分类:根据骨连结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包括膜性连结、软骨性连结、骨性连结。间接连结:即关节。(2)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结构各不相同,但基本构造都一样,构成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和关节内软骨等。(3)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包括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环转。屈和伸是围绕冠状轴的运动;内收和外展是围绕矢状轴的运动;内旋和外旋是围绕垂直轴的运动;环转是屈、外展、伸、内收连结起来的动作,即近侧端不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三)躯干骨及连结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共

5、51块,借骨连接构成脊柱和胸廓。1、脊柱(1)椎骨。成人椎骨有26块,包括颈椎(C)7块、胸椎(T)12块、腰椎(L)5块、骶骨(S)1块(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C)1块(由4块尾椎融合而成)。椎骨的一般结构:椎体、椎板、椎弓、椎孔、棘突、横突、小关节。各部椎骨的特点:1) 颈椎特点: 椎体较小;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棘突末端分叉; 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 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3) 腰椎特点: 椎体大; 棘突呈板状

6、水平后伸。4)骶骨:呈三角形,前面主要构成有岬、骶前孔等;后面主要构成有骶后孔、骶管裂孔和骶角等,骶角是骶管麻醉时重要的体表标志;侧面主要结构有耳状面等。5)尾骨:由4块尾椎融合而成。 (2)椎骨的连结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1)椎间盘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冻状,位于中央。椎间盘的临床意义: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2)韧带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三条长韧带包括: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后纵韧带,连于椎体之后;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两条短韧带包括: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

7、;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韧带的临床意义: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3)脊柱的整体观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后伸。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2、胸廓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构成 。(1)胸骨形态分布: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临床意

8、义:胸骨角平的侧位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体表标志。 (2)肋肋在人体中共有十二对,左右各十二条,后端皆与胸椎相连,上五条前端与胸骨相连;中五条前端融合成一条而连于胸骨;下二条前端游离,合成构成胸廓。第1-7肋措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措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称浮肋。(3)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肋骨间为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向前下倾斜;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十二肋、十一肋、肋弓、剑突围成,膈肌就是附着于胸廓下口周围的骨面。胸廓的运动:吸

9、气时,胸廓和肋上升;呼气时,胸廓和肋下降。(四)颅骨及其连结1、颅的组成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脑颅包括顶骨2块、颞(nie)骨2块、额骨1块、枕骨1块、蝶骨1块、筛骨1块。面颅包括泪骨2块、颧(quan)骨2块、腭骨2块、下鼻甲骨2块、上颌骨2块、鼻骨2块、犁骨1块、舌骨1块、下颌骨1块,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2、颅的整体观颅顶观:成人的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xin)。颅底内面观: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颅前窝包括筛板、筛孔等;颅中窝包括垂体窝、蝶鞍、圆孔、卵

10、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经管等;颅后窝包括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等。颅底内面观前窝中央是筛板 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 前高后高似蝶鞍两侧圆孔卵圆孔 棘孔位于最后边前部通眶眶上裂 圆形短管视觉连后窝中央是大孔 前外舌下神经管岩部后面内耳门 颈静脉孔二沟延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 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颅底外面观:分前后两区,前低后高。前区主要有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等结构;后区中部是枕骨大孔,其它主要结构有枕外隆凸、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乳突、下颌窝。颅的侧面观:主要有外耳门、颧弓、颞窝、翼点等。翼点:位于颞(nie)窝,是额、顶、颞、蝶四骨相交汇处。此处骨质薄

11、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外力打击易引起骨折而发生颅内出血。颅的前面观:(1)眶:略呈四棱锥形,容纳视器,主要结构有眶尖、眶口、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眶下孔、眶上裂、眶下裂、泪囊窝等。(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前口为犁状孔,后口为鼻后孔。(3)骨性鼻旁窦:是骨性鼻腔周围骨内含气腔隙。起减轻重量、发音共鸣作用。主要有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四对。3、颅的连结颅骨之间多为直接连结,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形成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髁突(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关节腔内含有关节盘;关节囊松弛,易脱位。 4、颅腔壁的分层 (五)四肢骨及其连结1、上肢骨及其连结(1)上肢骨的组成

12、。每侧有32块组成,包括肩胛骨1块、锁骨1块、肱骨1块、桡骨1块、尺骨1块、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锁骨:呈“ ”形,内侧为胸骨端,外侧为肩峰端。肱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朝内上,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在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各有隆起,分别称为大结节和小结节,两者之间的纵沟为结节间沟。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为较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肱骨体中部外侧有一粗糙的隆起,称三角肌粗隆。在体的后面有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

13、,有桡神经通过,故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此神经。肱骨下端前后扁,末端有两个关节面,靠内侧的是肱骨滑车,靠外侧的是肱骨小头,滑车后面上方有一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下端的内,外侧部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内上髁后面有一浅沟,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当内上髁骨折时,容易损伤此神经。肱骨主要结构可归纳为两头、两颈、两沟。前臂骨:包括内侧的尺骨和外侧的桡骨,习惯称为内尺外桡。尺骨为一上大下小的长骨,主要结构有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头、桡切迹、尺骨茎突等;桡骨主要结构有桡骨头、尺切迹、桡骨茎突等。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腕骨共有8块,排成远近两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

14、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掌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1、2、3、4、5掌骨。指骨有14块,拇指为2块,其余各指为3块。(2)上肢骨连结上肢骨的连节主要有肩关节、肘关节和手关节构成。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肩关节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小而浅;关节囊薄而松弛、易向前下脱位;运动灵活、稳固性较差。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构成。肘关节特点:一个关节囊内包括三组关节,即肱桡、肱尺、桡尺近侧关节;韧带有固定桡骨头的桡骨环状韧带和尺、桡侧副韧带;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者在屈肘关节时呈三角形,伸肘关节时呈一条直线。 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

15、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等。2、下肢骨及其连结(1)下肢骨的组成。下肢骨每侧31块,包括髋骨1块、股骨1块、髌骨1块、胫骨1块、腓骨1块、跗(fu)骨7块、跖(zhi)骨5块、趾骨14块。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在髋臼处汇合而成,髋骨的结构可归纳为三个一、三个二、三个三,即髂耻坐骨三合一,一面一孔一个嵴,二窝二线二切迹,三节三支三个棘。(注:一面耳状面;一孔闭孔;一个嵴髂嵴;二窝髂窝、髋臼;二线弓状线、耻骨梳;二切迹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三节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三支坐骨支、耻骨上支、耻骨下支;三个棘髂前上嵴、髂后上嵴、坐骨棘。)股骨是人体最粗大的长骨,主要结构有股骨头、股骨颈

16、、股骨体、大转子、小转子、内侧髁、外侧髁等。髌骨略呈三角形,位于股骨下端前方。小腿骨包括内侧的胫骨和外侧的腓骨,习惯称为内胫外腓。胫骨较粗大,主要结构有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等;腓骨较细小,主要结构有腓骨头、外踝等。足骨包括跗骨、跖骨、趾骨。跗骨共七块,最上方的是距骨,距骨下为跟骨,距骨前有足舟骨,跟骨前接骰(音tou)骨,足舟骨前接内、中、外侧三块楔(音 xie)骨;跖骨由内向外依次为1、2、3、4、5跖骨;趾骨由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三块组成。(2)下肢骨连结 骨盆骨盆的构成: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借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及韧带而构成。骨盆界线:由后向前依次为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联合上沿。大小骨盆的划分:骨盆以界线为界分为大、小骨盆,界线以下为小骨盆。小骨盆的两口:小骨盆的上口即界线,下口由后向前依次为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沿。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见下表: 表2-2 男女骨盆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