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06022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尚个性 立德树人 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浅谈教育理想慈济中学 曹长江教育是关怀学生生命成长,引领学生体验人生幸福的事业。教育的发展中可能并不缺少实用的工具技术和金钱,但如果我们唯独缺少了一把理想的火焰,去激发人们心底献身教育的勇气和力量,那么教育将无法真正得到发展,教育的芳草地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结合慈济中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我认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现代教育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去工作,是当前基础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个孩子降生到这个世上,都是上帝的天使,父母的宠儿,都是一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功能就是保护这些弱小的生命健康成长,并引领他们走向

2、成功。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受教育者除普遍、典型的品质之外,还固有特殊的、不重复他人的个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只有借助于特殊的施教钥匙才能深入到这个世界中去。”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张扬个性。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个性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就是要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呵护和发展,这不仅是个体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必须把学生作为有个性差异的个体看待,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个整齐划一的所谓“整体”。因此,我们慈济中学提出“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

3、好未来”的教育理想,在工作中统一以下认识。1、尊重学生,激励为主。 “尊重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正是有理智的爱和尊重,才会使孩子对教师和集体的教育富于敏感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所以学校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实施教育。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应该有民主作风,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深信其发展潜能,以真诚的态度感染学生,以平等的交流对待学生,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情感。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并保护他们的隐私,特别要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4、的愉悦。尊重学生,核心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才有可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变化着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基于现在的需求来培养人才。教育的目的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以形成学生的独创性,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上,要把个性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未来。2、正视差异,相信奇迹。处于同一年龄层面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在崇尚个性的今天

5、,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关键在于潜能被开发的程度。“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青年音乐指挥家舟舟的成长与成功震撼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教育奇迹。从这个意义说,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差生”。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优势。“差生”与“差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后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会热情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情趣,更有奔头,更有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差异,我们

6、才有可能给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才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否则我们的学校教育只能按一个模式培养所谓的“精英”式人才,不仅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权利和发展可能,而且也抹杀了“精英”们的人格和个性。3、激活思维,授之以渔。 叶圣陶说:“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变“提问”为“设问”,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并赞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善于找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教师还要有容忍、接纳学生不同意见和答案的雅量。要鼓励学生“异

7、想天开”,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疑点”,巧妙“布白”,设置“陷阱”使课堂产生无穷的意味。要合理设置问题梯度,要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就要有不同层次的场景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问题层次上展开思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育思想,直接外化为工作动力和敬业精神,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和教育的发展。唯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才会产生追求教育理想的激情和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

8、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我们将“崇尚个性,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作为学校全体员工追求的教育理想 ,并将这一教育理想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具体表述为如下内容:我们教育与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孩子;教育服务的目的是创造孩子们未来的美好人生;教育服务的方式是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时我们抱着良好的期待,我们坚信孩子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们用开会引导、集中学习、自我研修等多种方式加速这一价值观被每名员工内化的过程,增强员工的认同度。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的合成,在工作中我们还实施了以下系列工程:1.“研训一体课题牵引新老结对”的教师培养工程,力求尽快形

9、成我校教师队伍的峰原格局;2.“大班小班化”的精致化管理工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享受到教育的温暖;3.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以台湾慈济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崇高的教育理想引领下,慈济中学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本科以上达线率一直居于全市同类高中前列。在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演讲比赛和文艺汇演中,有数百名同学获省、市、县级奖励,市田径运动会上,慈济中学代表队多次获得殊荣。慈济中学还先后获得 “安徽省绿色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

10、荣誉称号。张健同学的书法作品被省教育厅选送到澳大利亚参展。就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的戴俊同学,近日在全椒首次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如何实现新的跨越是摆在慈济中学全体员工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影响着学校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方向,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的前途命运。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加强自身修养,负重前进,以创建省示范高中为契机,与全体师生一道,努力推动慈济中学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主要参考文献:1.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2. 叶圣陶教育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3. 陶行知 创造宣言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第一版4.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