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05998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课 题 2 瀑布备课教师执行教师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材 分析这是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瀑布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叶圣陶对瀑布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组诗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学情 分析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音像资料让学生对瀑布的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瀑布、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

2、课文。 3.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 会认“叠、喻、屏”3个字,会写“瀑、叠、涌、摊、喻、衬、屏”等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 2从诗歌美美的语言中,感受瀑布的雄伟与壮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不同声音和看到瀑布的不同景象,把看到和听到的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前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 预习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过的望庐山瀑布吗?我们一起来背背。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写的也是瀑布,作者是现代诗人叶圣

3、陶。(二)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写课题。注意写“瀑”字,它的右下部分不是水,而是像一朵溅起的水花。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过渡:叶圣陶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感受。教师配乐诵读诗歌。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多么美的小诗啊!同学们想读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展示课件第五屏) 2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指定同学分小节读书,评价。3交流: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4、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声音 样子 远 近 三、小结 诗歌瀑布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之情,再次美读诗歌。四、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书写生字新词。 一、学生读课题,书写生字“瀑”二、1、学生听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诗歌。3、认读生字。4、学生说诗歌的写作顺序。三、再读诗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背望庐山瀑布,再放瀑布配乐朗诵,由旧知迁移到新课瀑布,使学生脑子里呈现诗中描绘的画面概貌,以便进入情境,拉近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愉快地开始与文本对话。通过初读,检查和交流,扫除生字词方面的“拦路虎”,并对课文整体感知,为深入学习课文奠

5、定基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听写学过的生词。 (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板书:声音和样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诗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引导学生从瀑布的声音体会瀑布的气势雄伟。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什么是“叠叠的浪”?(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 “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六屏) (2)“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6、(展示课件第七屏) (3) 从瀑布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完成练习题(展示课件第八屏)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雄伟)。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布气势雄伟。 (展示课件第九屏)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渡: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如此响亮的瀑布声,接下来会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诗歌第二、三小节,找出写瀑布样子的词句。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在这个句子中“衬”字是什么意思?(映衬衬托) 同学们能用上“衬”字来说句子吗? (学生造句有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句子如:绿叶衬

7、着鲜花,使鲜花更美了。同学们洁白的校服衬着胸前的红领巾,使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 在这句诗中,就是说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衬托下,会显得怎样呢?(更白了,更加壮丽) (2) “一座珍珠的屏” 、 “如烟,如雾,如尘” 为什么说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呢?在什么时候,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呢?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3)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瀑布的样子,两个小节会不一样呢? (因为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瀑布的样子不同) (4)(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小结练习。 远望瀑布,瀑布好像(一道白银)。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走到近处,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风)。一阵风吹过,水珠像

8、(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写出了瀑布的(形态)美。4指导读诗歌第二、三小节,读出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课件出示第二、三小节内容)5欣赏到这么美的瀑布,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是否也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6把自己当作诗人,看到了瀑布,来到了瀑布的脚下,有感情朗读诗歌第二、三小节。三、拓展延伸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 四、激情朗读,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雄伟壮丽的瀑布,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与赞美,齐读诗歌吧! 一、学生听写生词,复习课文内容。二、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交流。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3、

9、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描写瀑布样子的词句,体会色彩美与邢形态美。4、学生练习造句。5、学生说说对课件内容的感受。讨论课文中瀑布的描写角度不同使得看到的瀑布不同。6、学生练习朗读。体会诗人的感情。三、学生就可稳内容谈自己的想法。四、齐声朗读诗歌。通过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瀑布的声音。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通过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瀑布的声音。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

10、道白银”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对“衬”字意义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理解词义,做到学用结合。巧用比喻是本课语言特色,比喻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学这一部分,设计填空题,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认识这种表达方法。在这样的认知感知过程,丰盈语言表达心智。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是学生再次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是学生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积累起诗一般的语言,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2、瀑布叠叠的浪声音 阵阵的风 雄伟壮丽一道白银 样子 珍珠的屏如烟如雾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