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05504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考试]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汇总答题专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基础与实务读本复习题第一章1.科技行政管理体系与工具,既是认识和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科技管理活动的组织前提,也是影响科技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2.科技行政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集合,它构成一个国家和区域静态化的科技管理系统和关系,是决策、组织和控制科技活动,协调科技系统和其他系统间的基本原则和框架,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组织和要素集合体,与科技活动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赖。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4.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它来源于实验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科学和

2、技术都具有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双重功能,最主要、最突出、最现实的社会功能是生产力促进功能。4.管理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高效率的实现资源的优化过程和结果。5.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6.管理活动基本构成要素 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目的、组织环境或条件7.管理学中的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8.制度层次 根本制度(属宏观层次)、体制制度(属中观层次)、具体制度(属微观层次)9.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组织体系 运行制度。10.组织体系是指 科技管理活动涉及到的有关科技主体,包括科技主管部门

3、、科技管理对象、科技中介机构等。11.运行制度是指 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的各种运行机制的总称,即各科技主体之间通过什么样的机制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人事制度、科技事项管理制度、科技评价制度、科技监督制度、科技奖惩制度等。12.科技行政管理是指 国家行政机构对科学技术方面所进行的行政管理。13.我国科技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14.科技部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有:1)贯彻执行党中央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行政法规、决议、命令、指示和规章;2)对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我国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大的研究课题;3

4、)参加制定科学技术的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重点攻关项目计划,分配与管理国家科技经费;4)组织力量对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技术引进进行论证;5)组织力量对重点项目协调攻关并督促检查; 6)组织协调重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7)研究科学技术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工作; 8) 组织协调科技条件的改善工作;9)管理科研成果,执行科技奖励; 10)负责科技方面的外事工作。15.科技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三尊重原则,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核心是尊重人才。2)宏观管理与微观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3)导向与激励原则 4)坚持科学决策原则。5)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原则。 6)保障原则。即保障科技人员

5、权益,保障科研条件的。17.科技行政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于科技管理体系中,是科技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18.行政管理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强制性和计划统一性。19.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实施的行政管理与一般行政管理的区别:1)对科学研究的行政管理方法首先要符合科学技术本身发展规律,不能搞违背其发展规律的强迫命令和瞎指挥。2)要针对科学技术的不同特点和性质采取灵活的行政管理方法。3)在管理上要依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法规来进行。20科技行政管理机构是对科学技术事业进行有效领导的多功能业务职能部门。21科技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质依赖于科技行政管理的对象、核心、动力和根本目的。科技行政管理的对象,同其他行政

6、管理工作的对象基本相同,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时间、信息五大要素。22科技行政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3科技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充分利用管理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工作效率,最有效地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4科技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激发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加强系统控制,创造最佳价值的活动过程。25科技行政管理包括:1)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 3)对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组织管理;2)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和推广的的组织管理;26科技管理机构的类型1)

7、 从层次上分: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2) 从职能上分:综合型和专业型;3) 从单位性质上分:政府的、行业的、大学的、企业的和科研院所。27科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原则职能原则 专业原则 、精干、高效、开拓创新原则 。28科技行政管理机构的的职责任务 决策 、计划 、组织 、指挥 、控制。29科研经费是指国家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费用,是国家财政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包括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和协作费。30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自筹资金、银行科技贷款、专项借款、规定提留资金、引入外资。31科技项目是指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内容而单独立项的项目。32科技项目分类

8、1)以项目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层次分 有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和产业化实施项目;2)从项目的投资部门性质分 有政府投资项目、行业部门投资项目、企业技术开发立项项目和可以群体自筹项目。33、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体系主要包括:1)国家科技部科研究发展项目计划(863) 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3)基础研究计划(973); 4)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5)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 6)国际科技合作计划;7)软科学计划; 8)科普计划; 9)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34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步骤 由招标单位拟定招标书、愿意承担课题的单位招标、公布中标、签约35.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设立的

9、奖项 自然科学奖、发明奖、技术进步奖。36目前最基本的科研成果评价方式 科研成果鉴定。37对科研成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成果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2)成果发表后需经过一段过程才能组织评议。3)又科学界同行专家评议。4)对大部分成果不必专门组织评议,而由科学界自由评议,最终达成协议。38市场准入制度是 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确认的法律制度,包括 市场主体资格的实体条件和取得主体资格的程序条件。其表现是 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市场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取得程序,并通过审批和登记程序执行。39.科技成果市场准入是 通过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约束,限制某些科研成果进入市场,进而发挥管理科研市场的工具。40科

10、技立法与政策是 科技管理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遵循原则。41.科技立法可以解决科技管理活动缺少权威性、严肃性问题;科技政策特点 灵活性和见效快。42科技立法的原则 1)实事求是符合客观规律。 2)协调一致。3)控制科学技术不当利用。 4)全面与适当相结合。43立法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基本问题有1)从国家立法高度出发,处理好立法的全面性和突出重点的问题。2)处理好法律的纲领性和可操作性的兼顾问题。 3)处理好立法的巩固性和超前性问题。44.科技法的基本功能 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45.科技法的规范功能包括 指引功能,预测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强制功能。46.科技法的社会功能包括

11、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防止科技发展的消极后果、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建立和保障稳定的科技秩序。47.科技政策由于反应速度快,往往充当促进科技发展的先导,科技法由于严格、稳定,又往往扮演了科技发展的保障者角色。48我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阶段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前。主要特征:立法数量激增,偏重科技管理的法规较多。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到中国科技进步法颁布前。主要特征; 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健全了技术合同法制,注重了科技立法规划工作。3)中国科技进步法实施之后。主要特征; 科技进步法制化,科技普法深入化,科技司法规范化。49.我国科技立法未来工作重点1)加强科技法体系

12、的创立、完善配套法规的制定补充作用。 2)推进科技政策法制化。3)加强科技法理论研究,完善科技程序立法。4)重点加强实体性规范,特别是技术标准。和准则性规范的建设第二章 1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最早是1987年由英国著名学者费里曼提出的。2.国家创新体系提出的背景:1)冷战结束,竞争力取代军事对抗。2)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成为推动已过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3)知识经济时代更凸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3.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了创建、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最重要的要素。4.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把国家创新体系分为

13、广义 、狭义两种:5.国家创新体系种类 知识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6.知识创新是 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是 企业发展的根本,知识传播系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知识应用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7.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 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政府行为起主导作用。8.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 企业。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9.知识传播系统中政府行为起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10.美国的国家体系能够有效的激发不同创新主体的活力。11.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12.澳大利亚国家创新体系炼成强劲综合竞争力。澳大利亚综合竞争力名列第二,美

14、国第一。13.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由创新资源、创新结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构成。1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5.OECD本身具有“发达国家俱乐部”性。16.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网络系统,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17.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进展的表现1)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2)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3)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向纵深推进; 4)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5)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军民结合取得进展。18.中国自主创新战略重点应把握的几个方面1)突出重点领域、重大关键技术

15、,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2)实施一批重大高技术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务求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带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3)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4)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应对未来发展挑战。19.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目标:1)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在重点行业、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3)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 4)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5)农业科技进入世界前列。 6)国防科技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7)涌现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8)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发机构。20.国家创新体系组成: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