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054286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可研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二年三月目 录一、项目概况3(一)项目基本情况3(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3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6(一)背景分析6(二)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7(三)预期效益及持久性分析8三、实施条件10(一)人员条件10(二)资金条件29(三)基础条件29四、实施可行性31(一)项目基础31(二)预算方案的合理性32(三)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33五、进度与计划安排35六、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36七、主要结论3821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物理与电子实验中心教学平台建设项目类别: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学试验平台建设项目

2、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公共服务体建设项目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周期:1年(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建设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内容,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力争将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成设计理念领先、设备配置合理、训练模式先进,符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级优秀实验示范中心,并为创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打下良好基础。建设内容:1、遵照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

3、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研究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层次化、系列化,使其与时代科技发展相适应,与生产和工程技术相衔接。2、构建“模块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提供不同的实验模块,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实验室逐步向学生开放。3、改造和更新普通物理实验室、中学物理教学论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电工技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高频电子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电视技术实验室、信

4、号与系统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家用电器实验室共14个基础或专业实验室,新建演示物理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仿真物理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大学生电子创新实验室7个专业实验室,以及1个综合实训基地;4、全面实现教学和教学管理网络信息化,营造多元化实验教学环境。5、完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引进高层次的实验教学专业人才,增加现有教师的培训培养和国内国外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6、面向社会,开展电工电子与通信、自动化技术类就业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5、,全方位实现实验资源共享;7、建立并完善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背景分析教育部高教20014号文件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是培养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大学生的关键环节之一。实验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搞好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研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得少于60 学分(40 周),约占各专业课内总学分(150 左右)的40%。理工类专业实验课学时应占总学时数的

6、15%,不得低于12%;化学类、生物类、农学类和物理类专业应达到25%,不得低于20%。鼓励将课程中实验学时比例较高、实验项目较多、系统性较强的分列实验整合,单独设置成一门实验课程。提倡尽可能多地开设实验课或实验项目,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物理和电子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具有覆盖面积广,受益学生人数多,影响意义深远的特点。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显得异常重要,而物理和电子实验课程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和地位的重要性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近年来高校的课程改革,各高校都对过去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模

7、块化、多层次、开放式”的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的管理上也逐步建立了网络化管理平台,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了使实验教学满足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各级各类院校都增大了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我校在改制过程中,累计向物理和电子实验中心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要求。物理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形成了重视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强化实验室管理的优良传统,实验室建设和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得到了迅速发展。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我校各实验室中,物理和电子实验中心承担的教学任务最多,平均每年承担800名学生的

8、教学任务,各类物理和电子实验累计达到5.8万人时数,开设实验课程19门。总之,鉴于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态势,有必要尽快加强物理与电子实验中心教学平台的建设。(二)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1、虽然在学校改制后,增加了实验教学的投入,但终归资金不足,致使许多实验室设备落后,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正常的实验教学需要。目前实验室设备远没有达到实验教学中一人一套仪器的标准。2、为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更新实验内容,尽快增开大量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下大力气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3、由于物理演示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自

9、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致使相应的实验教学模块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于有些专业可开设的实验项目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4、尚未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5、专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6、实验教学体系尚需进一步改革,实验室开放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不够成熟。(三)预期效益及持久性分析通过建设,预期达到的效果主要有:1、形成具有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树立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并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实践中;2、健全实验课程各个模块,在横向上实现各模块的

10、有机整合,在纵向上实现分层教学的要求,进而建立现代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建设,使具有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达到80%以上,进一步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在总的实验项目中所占的比例,从而为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创造有利条件。3、新建演示物理实验室、物理仿真与探究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一方面可以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建立现代实验教学体系创造硬件环境。4、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系列实验教材;5、形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物理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网上预约选课系统、实验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实现全面开放式教学,整体提高实验教

11、学和管理水平,发挥物理实验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6、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并能促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7、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效率高、管理规范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三、实施条件(一)人员条件1项目负责人情况姓名: 性别:年龄: 职务:XX职称:副教授 学历:学士专业:物理学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相关工作业绩:长期从事大学物理、统计物理、物理学史、大学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史、基础物理教学、量子引力。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主持省级、校级科研课题2项,

12、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科研奖、教学成果奖。2其他人员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学位及专业对项目熟悉情况男62教授学士/物理学熟悉女48教授学士/物理学熟悉男48副教授硕士/物理学熟悉男56副教授学士/物理学熟悉男40讲师硕士/凝聚态物理熟悉男31讲师硕士/物理学熟悉女43高级讲师硕士/无线电熟悉女29讲师硕士/光学工程熟悉女30讲师博士/光学熟悉女31讲师博士/激光熟悉女29讲师博士/光电材料与技术熟悉女32讲师博士/凝聚态物理熟悉女46讲师学士/物理学熟悉男28讲师硕士/物理学熟悉女32讲师博士/凝聚态物理熟悉女32讲师硕士/物理学熟悉女30实验师硕士/凝聚态物理熟悉女31助教博士/激光熟悉男30助教博

13、士/原子与分子熟悉男29助教博士/天体物理熟悉男53副教授学士/物理学熟悉男53副教授学士/物理学熟悉男40副教授硕士/电子信息熟悉男44高级工程师硕士/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熟悉男39讲师博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熟悉女28讲 师学士/电信工程熟悉男47讲 师学士/物理学熟悉女31讲 师硕士/教育技术熟悉男30讲 师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熟悉女26讲 师硕士/电路与系统熟悉女29讲 师硕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熟悉男31讲 师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熟悉男34讲 师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熟悉男34实验师学士/计算机应用熟悉男27助理实验师学士/电子信息工程熟悉3团队配备的合理性实验中心教学团队共35人,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平均年龄、成员分工等方面都比较合理。团队成员责任心强、都具有丰富的实验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实施、利用、开发、维护新增仪器设备的能力,能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另外,团队成员中的大多数教师同时承担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实验课程同理论课程的协调发展。物理和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一览表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合计35岁3645岁4655岁56岁职称结构比例高 级10027128.6%中 级242121068.6%初 级110002.8%具有博士学位比例25.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71.4%物理和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2006-2008年度科研成果一览表2006年度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