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05426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城换填地基检测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换填地基检测方案本工程换填检测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验性换填区检测;第二阶段为大面积换 填区检测。1检测技术要求根据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国家规范,本工 程检测技术要求如下: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N60kPa,并消除砂层的液化性;换填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工作。各种岩土工程检测手段(钻探、采取土试样、土 工试验、标准贯入、轻便动力触探或动力触探试验、静载荷试验等)均应满足国家相关 规范;检测钻孔深度控制在超过换填深度0.51.0米;所在检测钻孔全部为技术性检测孔(采取土试样、标贯、轻便动力触探或动力触 探原位试验等),采取土样每孔各类地层土样的间距、数量

2、、质量等级应符合国家勘察规 范并进行土工试验,采取土样的数量和质量保证不影响对地基岩土工程性质和施工质量 的评价,每孔中标贯(动力触探)试验点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宜为1.0米;平板静载荷试验应符合相应国家规范、规程;采取土试样等级要求满足国家规范,要求钻探设备和取土样器具的选择按岩土 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的相关条款执行;根据地层情 况配备合适的钻探设备和取土器具,不符合规范要求和不能满足该工程技术要求的钻探 设备、取土器具不许使用,严格遵照规范规定;检测报告中应提供换填深度内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指标(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土

3、层含水量、密实度等);各种检测手段检测过程及资料成果的整理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检测方法点位布置的要求:各种检测试验点均匀相间分布,总体布置应满足国家 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换填后地基土进行岩土工程特性和施工质量评价(地基强度、处理深度、场地 均匀性、适宜性、砂土液化、不良地质作用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区域提出处理意见 或建议;(11)检测成果报告应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科学无误、图表齐全清晰、结论有据、 建议合理,具体要求遵照相关规范规定;(12)有试验性换填区域的检测,尚应进行换填前和换填后岩土工程参数和原位试验数 据对比,检测和确定换填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单独提交试验性换填区换填 前

4、和换填后综合对比检测成果,其中包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比曲线等。(13) 对检测工作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上述,但不限于此,上述未有明确提出的内容和要 求,检测工作均按国家有关规范相关条款、技术标准和设计具体技术要求执行。2编制依据及原则2.1本次检测工作应遵循以下规范及相关规定(I)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300-2001)(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 工程测量

5、规范(GB50026-9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II)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2.2编制原则技术先进、手段齐全、方法适宜、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3场地地质条件概述略4检测方法、工作布置及技术要求4.1检测方法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本次检测设计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 工试验等方法进行,具体采用的原位测试有:标准贯入试验、轻便动力触探、动力触探试 验、平板静力载荷试验。利用土工试验结果确定换填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改善程度、判定场地

6、液化消除情 况;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检验换填后地基土的均匀性、场地液化消除情况;静力载荷试验成 果确定换填后地基土承载力。通过上述几种检测手段可综合确定换填施工参数和大面积换 填施工区地基处理效果。4.2检测工作布置4.2.1检测工作布置原则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具体工作布置原则如下:单位工程不少于3个检测点;换填面积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个检测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 至少应有1个检测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个检测点,基槽每20延米应布置1个检测点;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的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 要建筑物

7、地基应增加试验点数;各检测区域最终工作布置应在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基础上,响应招标文件后确定; 4.2.2换填试验区检测工作布置根据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本工程、 区域各选取一块试验性换填场地。各试验性换填面积为20X20m2;通过换填前、换填后各种检测手段试验数据对比,综 合评价换填后地基换填加固效果,确定换填施工参数,指导大面积换填施工。检测点数量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数据分析、统计原理,并结 合场地地质条件,各试验换填区域检

8、测点布置如下: 标准贯入试验:不少于3个,同种岩土层标贯数据不少于6组。 轻便动力触探;不少于3个孔。载荷试验:换填后检测不少于1组,可根据施工情况适当增加试验点。4.2.3换填施工区检测工作布置通过室内试验及原位测试等手段,评价换填处理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改善的程度, 确定地基换填处理后加固效果。本次工程项目共、区域进行换填处理,其中号地块换填区面积约为502675 平方米、号地块换填区面积约为495981平方米;号地块换填区面积约为453634平 方米。本次、区域换填面积共约1452290平方米,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划分,属大面积换填区。大面积换填区每300 m2至少 应布设1个检测点,按此布点原则各检测区域检测点布置情况如下: 号换填区预计布置检测点1675个;号换填区换填区预计布置检测点1655个;号换填区预计布置检测点1510个。根据场地地层条件换填区主要采用标贯试验、轻便 动力触探、静力载荷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测试手段。每个检测区域的取原状样孔、标准贯入试验、轻便触探试验孔、载荷试验应均匀相 间布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和数理统计原理。根据换填施工原理、以往类似工作经验、场地地质条件,经换填处理后,确定检测 点深度应大于换填厚度0

10、.51.0米。各检测区域设置载荷试验点不少于6点。对地质条件较差的换填区域应适当增加检测点。4.3试验目的及技术要求4.3.1钻探与原位测试详见附表4.3.1-1。序 号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和技术要求备注1取原状样孔查明地层结构;为室内试验提供原状土样。取样 间距:试验换填区为0.5米;大面积换填区1.0 米。野外钻探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野外 记录要求认真、仔细、描述内容齐全,数据记录 准确;土样的包装、运输及保护应符合有关规范。采用静压法取土。2标准贯入试验或轻便触探试 验孔查明地层结构,评价地基土的强度和均匀性。试 验间距:试换填区0.5米;大面积换填区1.0米。 试换填区进行换填前、换

11、填后检测数据对比,绘 制对比曲线。标准贯入试验米用自动脱 钩自动落锤法,落距76cm, 锤重63.5kg。并留取粉土、 砂土试样进行颗粒分析, 判定液化可能性。3浅层平板载荷 试验准确确定浅层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变形指标,平面 位置均匀分配,承压板面积1.0m2,提供PS曲 线或Slgt曲线,确定比例界线压力和极限压 力,提供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和变形模 量值。采用分级慢速维持荷载沉 降相对稳定法;加荷等级 为812级,最大加载压 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 值的2倍。4.3.2室内试验详见附表4.3.2-1。表 4.3.2-1序号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和技术要求备 注1常规提供地基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12、指标,加荷级别为:对于试换填区干密度、50、100、150、200、300kPa、400kPa。提供地基土 含水量、干密度、湿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压 缩系数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孔隙比、压缩模量等指 标进行换填前、换填后 试验数据对比。2击实试验提供地基土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量,以确定地基 土最佳换填参数及换填后地基土的压实系数。3颗分试验土样准确定名,对砂土测定粘粒含量,为液化判别 提供参数。4直剪提供地基土内聚力及内摩擦角,用于地基承载力计 算应变控制法。5施工工艺钻探主要采用XY-100型钻机,采用回转、泥浆护壁钻进方式。原状土样用薄壁取土器采取。标准贯入试验在钻孔中进行,采用自动脱钩

13、自动落锤法,落距76cm,锤重63.5kg。轻便动力触探采用单孔连续触探。平板载荷试验采用WT3B型载荷试验机自动稳压、记录,试验点位于换填处理后地 表处。6检测成果资料整理6.1换填试验区检测成果资料整理通过综合分析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各种数据 进行统计整理和对比,绘制各种图表,编制换填试验区检测成果报告,准确评价换填试验 区换填参数可靠性、适应性及换填处理效果,从而确定换填施工参数,为大面积换填施工 提供依据。I文字部分1. 刖言2. 试换填设计要求3. 场地地质条件4. 换填施工参数简介5. 检测方法与工作布置6. 换填处理效果分析与评价(包括液化判定、

14、沉降、变形验算、预测等内容)7. 换填参数的分析与选用8. 结论与建议II图表部分1. 检测点坐标、标高一览表2. 检测工作量明细表3. 检测点平面位置图4. 换填前、换填后试验数据对比曲线5. 换填后几种检测手段对比关系曲线(标准贯入试验、轻便触探试验数据对比曲线等)6. 地质柱状图7. 地质岩性剖面图图例8. 地质岩性剖面图9.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原位测试成果图表(标贯或轻便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等)11.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土分析结果、综合压缩曲线)6.2换填施工区检测成果资料整理通过综合分析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各种数据 进行统计整理和对

15、比,绘制各种图表,编制检测成果报告,准确评价地基换填加固效果, 对换填加固地基进行验收。I文字部分1. 刖言2. 换填设计要求3. 场地地质条件4. 换填施工参数简介5. 检测方法与工作布置6. 地基加固效果分析与评价(包括液化判定、沉降、变形验算、预测等内容)7. 结论与建议II图表部分1. 检测点坐标、标高一览表2. 检测工作量明细表3. 检测点平面位置图4. 地基换填加固效果曲线图5. 地质柱状图6.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7.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标贯或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等)8. 室内试验分析结果报告7施工组织及投入的设备7.1施工组织及人员安排为了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检测任务,我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土地 整理项目一期施工检测项目部,项目经理由刘晶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本次检测工作,下 设钻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