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通俗演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05421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通俗演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货币通俗演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货币通俗演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货币通俗演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货币通俗演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通俗演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通俗演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通俗演绎自己的整理和理解一、什么是货币?广义上的货币,就是通俗所说的钱。从其表面形式看,就是一堆纸、一堆数字,没有价 值可言。货币真正的价值在于人们都相信可以用它换得各种物品和资源,且一定货币可换资 源数量相对稳定。这种信任感来源于:1.就性质上来说,一国法律都会规定一国货币(比如 RMB)作为法定货币,可用作正常交易;2就数量上来说,人们相信一国政府或央行不会滥 发货币,引起货币大额贬值从而购买力下降。一般来说,第二种信任感的来源特别重要;极 端情况下,一国政府超发货币,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人们就会自发地摈弃该货币,寻找其他 的货币替代。正是基于上述信任,货币有了价值,货币即意味着资源和财

2、富,一定量货币背 后必然对应一定量资源。货币职能:http:/ 币供应量时,只关注其中的两个功能:流通和贮藏。实际货币供应总量中,就是分成了流动 货币量和贮藏货币量两个。在货币统计口径中(见表1 ) , M1 可理解为用于流通的货币量, M2-M1的部分可理解为用于贮藏的货币量。注意,如前所述,一定量货币背后必然对应一定量资源。贝忖1背后对应的资源可以理 解为即时产出型资源,M2-M1背后对应的资产可以理解为未来产出型资源。二、货币创造假设A国一开始没有法定货币,且只有一个中央银行B0。没有货币,正常交易开展就 不方便。于是央行决定创造货币来方便交易,同时也可以巩固A国主体地位。那么向谁投 放

3、货币以及怎么投放货币呢?此时有一个煤矿主 C1 和铁矿主 C2 来到央行,他们声称市场上有很多对煤炭和铁矿石 的需求,这方面的交易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一定的货币用于生产和交换。央行同意给他 们100单位货币(该货币是央行印出来的纸币,法律规定只有央行可以印纸币),用于生产 和交换。C1和C2使用这笔钱进行生产和交换,最终产出了 100单位钢铁。假设没有其他产 品市场,也就意味着市场上钢铁单价是1,总体物价是1。注意,此处货币的投放是以资源 为前提的,有一定资源(产出)才能配给一定货币。此时 C1 和 C2 又来到央行,声称市场供不应求,他们打算生产更多钢铁。在单价保持 稳定的条件下,这意味着

4、用于交换的货币量要增加了。根据对未来产量和需求增速的判断, 央行又借出了 100单位货币。这个时候市场上总货币供应量是100+100=200,且均以现金形 式存在(假设那个时候还没有银行账户、存款等形式)。如果C1和C2真的创造出总共200 单位的钢铁,那么钢铁单价保持稳定,总体物价稳定;如果他们只生产了 100单位,货币量 大于交易量,钢铁单价上升到2,总体物价也上涨。物价无端大幅上涨是民众和央行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央行有义务不给达不到产出目标的 C1和C2发放货币。怎么判断到底给不给发放货币呢?从C1和C2的各种生产指标上看它是 不是真的有生产能力,从市场需求调查大家是不是真的需要更多钢铁,

5、从而判断 C1 和 C2 扩大生产的请求是否可信。这一过程就类似于“贷款审核”。也就是说,央行投放货币事实 上类似于发放贷款。总结一下,此时央行有印发纸币的功能,有投放货币的功能,有审核和发放贷款的功能, 且货币投放伴随着贷款发放,货币供应量=货币投放量=贷款总量。随着加入到市场交易中的资源越来越多,对应货币量也越来越多,人们拿着大把现金交 易不方便。央行就说,成立一个商业银行B1,大家可以把钱放在里面,交易的话只要每个 人户头上的数字划来划去,就不用提着现金了。与此同时,央行把审核和发放贷款的这个工 作也交给了商业银行。再说商业银行。B1接受了央行交给的审核和发放贷款的工作,需要审核像C1、

6、C2这类 生产者的贷款请求,如果可行,就贷给他们,不可行就不贷(如上所述,不贷是为了避免无 谓的货币投放引起通货膨胀)。有了存款账户之后, B1 的金库里存入了当时总货币供应量 200中的80%也就是160现金,其余40仍旧在人们的手中。B1将160的20%也就是32存 在央行作为准备金,剩下的 128 贷给前来贷款的 C1、 C2 等生产者,划到他们的存款账户上。此时,总货币供应量变成了 200+128=328,且额外增加的 128 如果是在没有存款账户制 度的情况下是需要央行印发纸币来进行投放的,但此时,纸币没有增加,货币供应量仍然增 加了。进一步地,贷出去的 128 现金流转之后仍旧全部

7、存到 B1 中,则 B1 金库(不包括在 央行的准备金账户)中仍然有128 现金。这 128 在计提 25.6 准备金后,仍有约100 现金可 贷出去。反复地这个过程中,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大,现金却没有增加,央行不用印发更多纸 币即实现了货币的创造,省去了不必要的印刷等成本。商业银行以现金存款为基础通过发放贷款实现货币供应量增加的过程称为货币派生,货 币派生取代了原有的需要央行大量印纸币的方式实现了货币创造。这过程中,通过货币派生 来创造货币的方式也必然伴随着贷款(信用贷款)发放,因此也称为信用创造。我认为信用 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货币创造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两个说法等价。其实本质上来说,是在无银行制

8、度下投放纸币来创造货币,还是在银行制度下货币派生 来创造货币,两者没有区别,效果相同。唯一区别可能在于,前者央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 只需着眼于纸币的印刷就可以了;而后者央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需着眼于基础货币投放等 多个因素(见“五、若干问题理解”中 9. 央行如何调控货币派生?)。三、若干概念说明1、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 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它是中央银行发行 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基础货币一定是央行印发的纸币,是

9、货币派生的基础。2、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是货币乘数的理 论极值,实际中前者通常大于后者。3、货币派生:商业银行以现金存款为基础通过发放贷款实现货币供应量增加的过程。货币 派生能够创造出的货币供应量的理论极值是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注意,对于能够 进行货币派生的银行体系来说,只有当现金进入银行金库,才能够进行相应的信用创造。必 须是现金。2、货币投放与货币回笼:基础货币增加称为货币投放,基础货币减少称为货币回笼。由央 行进行操作。3、货币当局:指央行,在中国是中国人民银行。4、其他存款性公司:指的是除中央银行以外的,主要进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

10、理(支 票)转账结算等中介服务的存款性公司或准公司。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信 用合作社以及专门把储蓄存款作为资金来源的储蓄机构等。5、存款性公司=其他存款性公司+中央银行四、货币供应量M0,是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其形式必然是央行 实际印发的纸币。原则上来说,应该等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发行”的数值,但实 际发现MO小于货币发行,两者的差等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现金。M1,是MO加上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定期和活期存款以及证券保证金。根据证券保证 金的定义,我国的证券保证金即用于炒股的全部资金,没有杠

11、杆效应。从M1和M2的定义上可以推理出来,M1是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和交易的货币,M2-M1 的部分实际上包含流动性很低的储蓄存款(好像沉睡的货币),也包含用于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交易的资金,并不真的用于生产经营。当沉睡的货币醒过来,想要实行 自己的购买力,实现货币背后的资源时,它会发现,一般市场上没有啥好买的,一般市场上 的买卖交易有M1就够了。所以,潜在地,它会去冲击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财富市场。而M0和M1,其实没有什么区分的必要,他们的功能性是一样的。事实上,美联储也 主要是公布 M1 和 M2 这两个口径, 其他的作为两者的细分项进行发布。 https:/www.fe

12、deralreserve.gov/releases/h6/current/default.htm表 1 货币供应量口径及其定义口径名称定义M0流通中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1狭义货币供应量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 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 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五、若干问题理解1.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贷款人还不上钱怎么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按照“二、货币创造”中的推导,贷款人还不上钱本质上是他的产 品没有生产出来或生产出来之后没有卖出去,也就

13、是没有形成对应的产品交易,这笔信用投 放只是无端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而没有对应的产品,因此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对于银行来 说,贷款人还不上贷款形成坏账。极端情况下,坏账过多,银行就会面临破产。此时央行可 以通过向银行诸如更多流动性的方式(例如再贴现等)救银行。也出现过国有银行坏账剥离 的方式。但归根结底,就是央行可通过投放货币回收坏账的方式来解决。而这种方式,实际 上会再次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再度推高价格。一出现坏账央行就出面的做法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这么干有时候有 违政策定位和央行职能定位。所以在地方债的处理中,采取了置换、延期的处理方式,没有 增加货币供应量。打比方来说,就好像

14、甲把钱借给乙,乙到期还不上钱,甲说那你过段时间再还,这是债 务延期;甲说这钱你还不上那就不用还了,另外我再借你一笔钱,让你账户上看着好看点儿, 这是央行收购坏账。后面这个行为看着有点儿傻是不是,因而好像是法律禁止的。2. 房地产市场中的资金交易属于哪个货币口径?房地产市场中的资金流通交易应该是计入M1的。过程是:居民向银行贷款,获得存款, 居民向存款转入房地产上户头,变成单位活期存款。所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通过增加M1来 增加货币供应量,M1占M2的比重倾向于上升。其中也涉及到住房公积金存款的活期化部 分。3. 如何理解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等于M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不等于M2的增量?从“二、货币创

15、造”中可知,货币创造过程伴随着信贷创造过程,如果一直是通过贷款 来融资(间接融资),则货币供应量始终会等于贷款存量。而在现实当中,随着直接融资方 式的兴起,增量融资需求可借助借款方和资金方的直接对接实现,此时融资规模仍然增加, 但货币不对应增加。也就是直接融资使得融资增量大于货币增量,融资存量倾向于大于货币 供应量。如果融资方进行融资的逆操作,即还贷或还债:1. 还贷:此时融资增量减少,货 币从企业账户进入银行自己的资金账户,货币退出实体流通进入银行体系,货币供应量减少; 2.还债:此时融资增量减少,货币从企业账户进入居民或其他企业账户,货币供应量不变。 因此间接融资时,融资增量减少,货币供应

16、量也减少,此时融资存量依然等于货币供应量; 直接融资时,融资增量减少,货币供应量不变,此时融资存量倾向于小于货币供应量。但由于早期存量融资 100%是间接融资渠道,后来才有少量增量直接融资,且每月融资 增量占融资存量仅为1%左右,因此整体来看,两个存量值(社融存量和M2)的数值是接 近的,其差异源于后期兴起的直接融资。且由于后者占比较小,因此差异也较小。增量货币可用于融资,存量货币也可用于融资。4. 央行投放或回笼货币有哪些方式?央行投放或回笼货币均是针对基础货币的,货币投放主要方式有:1)是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允许其透支。该方式已为法律所禁止。2)央行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借:对 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