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05349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准备工作 冬期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冬期施工生产计划,落实冬期施工前的各项准 备工作,解决冬期施工中的生产问题,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要做好以下几点:1、夜间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置天气 预报员,负责每天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2、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冬期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临 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防雨、防护等项工作。3、冬期施工前要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对已老化的线路和易发生冻裂破皮的及时 更换并定期检查,电焊机的一、二次线必须绝缘良好,确保冬施安全.4、给工人配备、发放棉衣、棉鞋、棉手套等冬季劳保,防止冻伤等情况的发生。 二

2、、冬期施工措施1、钢结构冬季安装 在钢结构施工进入冬季施工阶段,为确保按期、顺利、安全地进行吊装工作,采取确 实有效的冬季防滑等一系列的措施.大雪天严禁施工.雪后必须及时清扫架子上的积雪,并检查爬梯、平台,如有松动现象务必及时处 理,注意钢爬梯、操作平台的防滑。凡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保护用品,遵守本工种安全规范,特殊工种必须 持证上岗,严禁穿易滑鞋登高操作。高空作业必须清除构件表面积雪 ,穿防滑鞋,系安全 带,才能进行高空作业,跳板等一定要绑扎牢固。负温度下地面冻结时,在构件运输和堆放时,在构件下必须垫木板并清除积雪,以 防止运输过程中倾滑.堆放场地要平整,无水坑.垫构件的垫块要防滑。

3、构件堆放场地必 须平正结实,无水坑、地面无结冰.多层叠放构件时,构件之间的垫块也必须用防溜滑的 材料。负温度下安装用的吊环必须选用韧性好的钢材制作 ,防止低温脆断,在吊装构件 时先清除构件索具表面的积雪(冰),以防吊装时滑脱。负温度下构件上有积雪、冰层、结露时,必须进行清理后才能安装,但不得损伤 涂层。负温度下安装钢结构用得机具,在使用前进行调试,特殊要求工具要定期进行检 验和标定。2、测量作业大雪天不进行测量作业,小雪天在可保证观测条件下可以进行测量作业,在构件验 收、安装及校正时,适当考虑负温下构件的外形尺寸将产生一定的收缩,必要时进行保温 工作,以免在吊装时产生误差。校正钢结构对测量设备

4、需要进行防雪保护,测量的数据要在晴天复测,。雪后轴线投放之前需要进行清扫,将积雪扫除干净,使轴线清楚准确.3、焊接作业参加负温度下钢结构焊接工作得电焊工,必须先取得常温焊接资格,再参加负温 度焊接工艺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合格证方能参加负温度焊接工作。焊条在使用前按照产品出厂证明书的规定烘焙,烘焙合格后存放在80100C烘 箱内,使用时取出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当负温度下使用的焊条外露超过2h后重 新烘焙,焊条的烘焙次数不得超过3次.焊接使用瓶装气体时,对负温下瓶嘴在水气作用下容易冰缩堵塞现象,在焊接作 业中就要及时检查疏通。气体保护焊采用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不低于 99.5(体积比),

5、含水率不超过 0.005(重量比).负温度下厚板多层焊接按照焊接工艺规定施焊,保持在预热温度以上连续施焊, 不得任意中断。如发生中断,停焊后再次焊接前,要详细检查,清除缺陷后并进行预热 后方能继续施焊。焊前防护对于安装焊接这一关系到整体安装质量的特殊工序,必须在施工前严格制定计划 , 在施工中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比预定正式施焊时间提前 48 小时进行专题防护, 防护必须达以下要求:上部稍透风、但不渗漏,兼具防一般物体击打的功能; 中部宽松,能抵抗强风的倾覆,不致使大股冷空气透入; 下部承载力足够 4 名以上作业人员同时进行相关作业,需稳定、无晃动,不因甲的作 业给乙的正在作业造成干扰;可以存

6、放必需的作业器具和预备材料且不给作业造成障 碍,无可造成器具材料脱控坠落的缝隙,中部及下部防护采用阻燃材料遮蔽。焊前预热在寒冷天气时焊接施工,仅有严密的焊接防护措施还不够,还必须采用焊前大范围 加热的方法来消除不经焊前预热即进行焊接施工焊接时母材与焊缝区的强烈温差,骤热 和骤冷是造成钢结构接头区不均匀胀缩的主要因素,不均匀胀缩又是造成母材与焊接接 头产生裂纹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明显温差,最大限度地减缓钢材在板厚方向由胀时压应 力到缩时拉应力的转变过程,最大可能地促使接头在同轴线上均匀胀缩是高强度厚钢板 焊接尤其是在寒冷地区焊接的重要质量保证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了焊前严格加热,施焊 过程中,保证持

7、续、稳定并控制好层间温度,坚决地全过程地执行窄道焊、有规律地采用 左、右向交替焊道。值得注意的是:施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剔除焊瘤、清除焊渣 及飞溅、更换焊材与焊接辅材、施工器具调整、焊接防护物品更迭、作业者生理需求、 使用碳弧气刨等因素使得层间温度不能保持稳定,由此产生的裂纹质量事故有例可循, 质量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多次反复产生的不均匀加热、冷却以及由此引发的焊接应力等。 在寒冷地区进行焊接施工时必须高度予以重视:从施工机具、材料、作业环境到人员的 身体状况,必须细致地进行预备。还必须保证随时采用再加热手段,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焊 接间非焊接作业,保证合理的层间温度.对于重要的补充热源过程,须

8、紧密配合“消除明 显温差,最大限度地减缓压、拉应力转变过程。二次加热在首次加热区域至少扩大不少于 一倍板厚的范围。焊后加热填充缝焊接和面层焊接完毕 ,应立即进行外观质量以及焊缝外形尺寸等的自检 ,同 时实施焊后后热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不仅能使逐渐降下来的接头温度再度上升 ,而 且能够起到将焊接区域储热不均匀现象降低到最低程度的重要作用。对于厚钢板、较长 焊缝,尽管作业者严格遵循工艺要求,实施中间再加热,也不可避免由于板厚过大、始 端终端焊缝过长、焊缝过宽等原因造成的根部与面层的温差、始端与终端的温差、近缝 区与远缝区的温差、(水平横向焊缝)下部与上部的温差、(H型钢柱)边翼缘和翼中的温 差。

9、(对称作业)两名作业者由于焊接习惯、视力、运速、参数选择不能绝对相同导致 的温差等.这些差别的最大程度消除,只有通过认真的焊后后热来完成。因而焊后后热 是焊接工艺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在寒冷时焊后后热温度应较温暖地区相应提高50C 100C,这一过程应通过热感温度仪和水溶式温度测试笔来监控.必须坚决杜绝操作者的 随意性。焊后保温在寒冷劲风多发时,一切焊前预热、中间再加热、后热等都围绕着消除骤冷骤热、 消除胀缩不均、延缓冷凝收缩这个质保目的,但是仅上述措施还达不到目的.还需要采 取防止温度快速散失、特别是防止边沿区域冷凝较焊缝中部完成过快的过程。最有效最 直接的方法是加盖保温性能好、耐高温的石棉布,在寒冷地区,须加盖至少 420mm 厚 石棉布,并密封空气流通部位,每道工序均应进行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4、钢结构涂装下雪期间禁止进行涂装作业。要时刻注意观察涂装前后的天气变化,尽量避免刚涂装完毕,就下雪造成油漆固 化缓慢,影响涂装质量。潮湿天气进行涂装,要用气泵吹干构件表面,保持构件表面达到涂装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