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05069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A偏大B偏小C无影响 D无法判断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由v可知,将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其真实值答案:A2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

2、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并压在_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_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利用公式v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解析:A项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B项中应将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放于

3、复写纸的下方;D项中纸带上记录的时间t(n1)0.02 s合理的实验步骤为BAEDCF.答案:交流限位孔复写纸(n1)0.02 sBAEDCF3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漏滴,每隔2.0 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s,AH段的平均速度为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0点开始计时到G时共有7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为2.0 s,则总时间为14.0 s,AH段平均速度v m/s2.14 m/s.答案:14.0 s2.144(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

4、_(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秒(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cm.(3)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m/s;B点的瞬时速度是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 V的低压交流电,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5 s0.1 s.(2)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分度值为1

5、 mm,故由图可知,AD之间的距离为4.20 cm,(3)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间的平均速度为:vAD m/s0.14 m/s.从图中可知AC间的距离为2.55 cm,故B点的瞬时速度是vB m/s0.13 m/s.答案:(1)交流46 V0.1(2)4.20 (3)0.140.135如图甲所示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求:图甲(1)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2)在图乙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图乙解析:(1)vB m/s0.26 m/s(2)vC m/s0.30 m/svD m/s0.34 m/s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0.26 m/s(2)见解析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