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04844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高等职业教育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590129)人才培养方案XX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二年六月目 录一、指导思想3二、培养目标与规格3(一)招生对象与学制3(二)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3(三)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要求3三、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6(一)主要课程6(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0四、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11五、教育教学活动周安排表12六、教学进程表13七、课程设置及进程表14八、技能实训教学进程表16九、教学学时分配比例表17十、毕业学分表18十一、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表18十二、校内外实训基地一览表18

2、十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一览表20十四、制定说明20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IT技术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构建特色鲜明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2、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二)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1、专业代码: 5901292、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要求

3、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从事物联网领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生产、检测、维修和销售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毕业生就业岗位:(1)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安装、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生产、检测、维修和销售。(2)岗位(群)名称 物联网(局域网)系统的

4、设计开发人员 物联网系统的安装、测试人员 物联网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 物联网企业营销人员 物联网系统中相关产品的生产、测试人员 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设计、管理、施工、监理、维护、营销人员。3、基本要求掌握物联网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达到初中级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政策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除具备物联网技术一线高等应用型人才应必需外语、数学、法律法规等文化知识外,还应掌握: 掌握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 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

5、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制,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织组网措施和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拓扑和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系统高级配置与维护; 局域网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管理; 中小广域网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管理; 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测试及监管;能力结构: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

6、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 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高频微波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 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联网科研的基本能力。 具有设计、组建、维护管理局域网及广域网的技能及网络综合设计能力; 具有理论上分析网络结构、排查网络线路故障的技能; 对专业测试仪、测试设备的使用技能; 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策略优化技能; 网络安全检测

7、及防范能力; 物联网应用项目及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素质结构:a、 基本素质:1)政治素质:具有热爱祖国、爱同学同事、爱家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2)道德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3)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身心素质: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目的,有健康体魄,良好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8、有优秀的团队精神。b、 职业素质: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探索改革精神:尽量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职业资格与考级、考证要求学生在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获得下列证书:a.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或院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b.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以上,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以上,或院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c. 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d. 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一种以上。网络厂商行业认证证书:如

9、“思科”CCNA、“锐捷”RCNA,“华为”H3C认证等。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程序员”、“网络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认证。物联网应用工程师: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项目办公室。物联网开发工程师: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项目办公室。职业资格证书见附件。三、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主要课程1、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112学时,7学分)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3学分)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

10、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b.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4学时,4学分)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学英语(128学时,6学分)计算机基础(78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上机28学时,4学分)办公自动化(52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上机26学时,3学分)普通话(28学时,1.5学分)体育(98学时,6学分)。计算机应用数学:理工类84学时,6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总学时38学时,

11、2学分,其中,课内16学时)本课程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2、专业必修课: (1)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4学分)讲授C语言的特点、程序格式和结构,各种数据形式、各类运算,结构化程序设计及流程控制,函数及指针,C程序开发技术,处理动态数据结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2)模拟/数字电子电路(96学时,6学分)本课程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并结合若干典型电路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

12、法,要求学生通过各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之后,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分析和设计各种实际电路。(3)物联网技术导论(48学时,3学分)讲授物联网技术的方式,讲解狭义和广义的物联网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泛在网络技术;物联网人类智慧技术和物联网纳米智慧技术。(4)计算机网络基础(64学时,4学分)本课程讲授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一般特性,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及具体体现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系统地讲授网络的分层模型及网络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常用到的网络协议,如:RARP、ARP、DNS、 DHCP 、TLNET、 OSPF 、

13、BGP 等,介绍各种协议的工作原理。(5)微波射频技术基础(64学时,4学分)介绍了射频及微波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波的传播、传输电路的阻抗匹配、微波线性放大器、非线性有源电路的核心问题及微波集成电路的设计等。(6)数据通信原理(48学时,3学分)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几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帧方式)及通信协议,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和数字数据网(DDN)的基本构成及应用, Internet与宽带IP城域网的相关内容。(7)单片机技术基础(96学时,6学分)以51单片机为例,介绍了单片机结构、C语言编程

14、、Keil软件使用等基本知识;串行通信、外扩模块等基本应用;单片机实现数字电路、状态机与顺序控制等基本技术;增强型51内核单片机;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与硬件设计技术。(8)传感器设计基础(48学时,3学分)介绍了传感器的定义、一般组成与构成方法及发展历程;传感器设计的理论基础和传感器性能提高的技术基础、设计传感器的一般原则、设计内容和计算步骤;应变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磁电式、电涡流式、压电式经典传感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介绍802.15.4/ZigBee技术的概念开始,让读者在CC2430、CC2431无线单片机硬件平台上,自己动手搭建一个ZigBee开发系统。从星状无线网络到复杂

15、的网络拓扑,循序渐进,让对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完全不熟悉的电子工程师能够轻松上路,理解最新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探究ZigBee无线网络的奥秘。(9)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技术(80学时,5学分)以8051内核无线片上系统(SoC) NRF905/NRF24E1 / CC1010为中心,介绍了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的原理和实战;以搭建一个无线开发系统开始,从点对点,点对多点,到网状无线网络,介绍相关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FDMA/TDMA/CSMA/FHSS等无线双向遥控器,长距离RFID系统;家庭安全监视系统;无线传感器,工业控制开关量控制;病区监视系统,温度远程监控;无线RF232;网络聊天室;无线网络水表等。(10)8051内核无线SoC入门(80学时,5学分)SoC的设计流程、SoC的架构设计、电子级系统设计、IP核的设计与选择、RTL代码编写指南、先进的验证方法、低功耗设计技术、可测性设计技术及后端设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