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04800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1、“三法”验证分离定律成立前提: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 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 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 :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设计实验判断纯合子、杂合子比较纯合子杂合子实验 鉴定测 交纯合子X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表现型一致)杂合子X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自 交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3、巧设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4、验证自由组合

2、定律(1) 杂合子自交法(2) 杂合子测父法1.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n、mnnm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D )A.XB.XC.XD.X2. (2017 ?莆田模拟)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C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

3、)遇碘全部呈蓝黑色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3桃树的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桃树的 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1)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1)蟠桃(Hh)自交(蟠

4、桃与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 2 :1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 3 : 14. (2016四川自贡一次诊断,11)某农科所在培育某种观赏植物时发现,该植物花色由多对基因控制。研究者用两株开红花的植株杂交,子代出现了开黄花的植株,且比例为红花植株:黄花植株=13 :3。团队成员对此现象的分析出现了明显分歧 :一些人认为该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观点一);另一些 人认为该植物的花色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但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观点二)。现请你用所学遗传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争论 (所用到的基因可依次用 A、a、B、b、d等表示)。(1)站在持观点一的研究者的角度看,两亲本的基因型

5、分别是。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的遗传定律有。持观点二的研究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dd,根据这一思路,请你推断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为 ,子代黄花植株的基 因型是。(3 )仅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最简便的方法是将上述子代中的(填“黄花”或“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红花植株:黄花植株 =,则观点二成立。5. ( 16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 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 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x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 : 6 : 1实验2:扁盘x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

6、:圆:长=9 : 6 : 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丁 1 : 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八亏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2) 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和B b表示,以 此 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长形的基因型应 为。 为了验证(1 )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 盘果实的种子(即F3),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 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

7、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 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 :1 ,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6. ( 10分,每空2分)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些基 因是):,杂合子占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试回答下列问题:(1) 设计培养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F 2中黑F2总数的O让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F2从F2中选出黑色长毛兔用F2中的黑色长毛兔与多只褐色长毛兔交配,选出纯种黑色长毛兔(2) BBee Bbee 1/3 1/87

8、. (2016 ?辽宁鞍山一模)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花(丫)对白花(y)为显性,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 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且含AB基因的花粉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请回答:(1) 以上信息涉及 对相对性状。若单独考虑每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2)若只考虑花色和茎高的遗传 ,将纯合紫花高茎与纯合白花矮茎杂交得F1,再对F1进行测交,统计后代中紫花局茎:紫花矮茎:白花局茎:白花矮茎=8 : 2 : 2 : 8 (子代样本足够多)。 写出上述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是若Fi自交,贝I后代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若只考虑茎高和抗病性状的遗传,且两对基

9、因自由组合,将基因型AaBb的植株和aabb的植株相互 授粉 (即正交与反交),两组实验结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一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中涉及 3对相对性状。若单独考虑每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基因)分离定律。若只考虑花色和茎高的遗传,统计后代中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8 : 2 :2 :8(子代样本足够多)。 根据题意可知,将纯合紫花高茎(AAYY力纯合白花矮茎(aayy)杂 交得Fi(AaYy),再对Fi进行测交(与aayy杂交),产生的后代遗传图 解如下: 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基

10、因位丁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义互换产生了比例不等的配子。 根据测交的遗传图解可知,Fi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 AY : Ay : aY : ay=4 :1 :1 : 4,若Fi自交,则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AAYY AAyy、aaY* aayy)= x +x +x +x =* ,因此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根据题意可知,“含AB基因的花粉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若只考虑茎高和抗病性状的遗传,且两 对基因自由组合,将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和aabb的植株相互受粉(即正交与反交),AaBb的植株作父 本会产生基因型为AB的花粉,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子代出现三种

11、表现型。AaBb植株作母本,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答案:(1)3(基因)分离两个基因位丁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交义互换不同AaB也勺植株会产生基因型为 AB的花粉,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影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1、“三法”验证分离定律成立前提: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 :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设计实验判断

12、纯合子、杂合子比较纯合子杂合子实验 鉴定测 交纯合子X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有一种 类型(表现型一致)杂合子X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自 交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3、巧设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4、验证自由组合定律(1)杂合子自交法(2)杂合子测父法1.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n、mnnm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D)A.XB.XC.XD.X2. (2017 ?莆田模拟)水稻中非糯性 (W)对糯性(w

13、)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 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C)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 )遇碘全部呈蓝黑色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3. 桃树的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桃树的 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

14、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1)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4. (2016四川自贡一次诊断,11 )某农科所在培育某种观赏植物时发现,该植物花色由多对基因控制。研究者用两株开红花的植株杂交,子代出现了开黄花的植株,且比例为红花植株:黄花植株=13 :3。团队成员对此现象的分析出现了明显分歧 :一些人认为该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一);另一些 人认 为该植物的花色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 ,但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观点二)。现请你用 所学遗 传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争论 (所用到的基因可依次用 A、a、B、b、d等表示)。(1) 站在持观点一的研究者的角度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的遗传定律有。(2) 持观点二的研究者以为黄花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其中一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dd,根据这一思路,请你推断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为 ,子代黄花植株的基 因型是。(3) 仅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最简便的方法是将上述子代中的(填“黄花”或“红花” 植株进 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红花植株:黄花植株 =,则观点二成立。5. ( 16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