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04765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讲稿(一)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_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党领导农民建设_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

2、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尤其要教育农民群众把政策本身与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区别开来,及时消除群众对政策的误解。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运

3、用政策,关键在于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能为每个乡镇、村、社解决当地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社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科学决策是每个农村基层干部都必须掌握的重要工作方法。先行自省,再作决策。决策必须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自省能使自己清醒。因此,在决策前应当先行自省。一省:这项决策应该由自己来作吗。避免自作主张或干预下级的权利;二省:这项决策值得自己作吗。弄明白不作这项决策将会失掉什么,看到问题的重要性;三省:必须在什么

4、时候作决策。把握时机,避免冒险或坐失良机;四省:已经掌握了作决策的必要依据吗。认真考虑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五省:自己怎样作出这项决策。仔细权衡几个方案的利弊,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把握目标,灵活决策。在做决策时,要反复推敲,思考决策的目的是什么。这项决策最低限度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目标,这项决策就失去了意义。一项决策,往往也存在着“能不能为群众接受”的问题,为了让群众能够接受,折衷、妥协、让步是常有的事,妥协的边界就是最低目标。在对一些事情决策时,只要能够实现最低目标,又能够使群众接受,农村基层干部就应该运用折衷、妥协、让步的方法,灵活地作出决策,及时推进工作。发扬民主,有效决策。

5、大凡有效的决策都是在不同意见的反复比较中做出的。如果开会决策时,没有人提相反意见,出现“鸦雀无声”或者“众口一词”。这就很可能说明大家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还不了解,提不出相反意见;或认为领导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发表相反意见;或害怕得罪“拍板”的同志,不敢发表相反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松松大家的思想包袱,让大家思考思考,再做决策。三、抓住“中心”,提高效率。讲究工作效率,现在已被愈来愈多的农村基层干部所重视。然而,还有不少同志对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得要领。任何一个乡镇、一个村、社,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做一项或大或小的工作,都得考虑一下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特别是乡镇、村的领导干部,更不能茫无头绪,四面出击,必须注意对整个工作作具体分析,区别主次先后,分清轻重缓急,以找出其中对整个工作有影响和有支配作用的关键环节,这个关键环节就是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推动整个工作顺利发展。否则,就没有重点,甚至本末倒置,轻重不分,其结果是收效甚微,劳而无功。四、群众至上,服务到位。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光是_发动,更重要的是引导、服务。给群众之不能,解群众之不解。为民排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