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基金概念和分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0209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OF基金概念和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FOF基金概念和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FOF基金概念和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FOF基金概念和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FOF基金概念和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OF基金概念和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OF基金概念和分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F基金一、概念FoF(Fund of Fund )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FoF并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 债券等证券资产, 它是结 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一方面,FoF将多只基金捆绑在一起,投资 FoF等于同时投资多只基金,但比分别投资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另一方面,与基金超市和基金捆绑销售等纯销售计划不同的是,FoF 完全采用基金的法律形式,按照基金的运作模式进行操作; FoF中包含对基金市场的长期投资策略, 与其他基金一样, 是一种可长期 投资的金融工具。二、主要的FOFT品按照FOFS金

2、的母基金运作方式以及其投资的子基金类型将 FOF 产品分为四种类型,如下表所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讨 FOF未来 的发展之道。1、AFOA 双重主动管理模式AFOAF1式(双重主动管理模式)下,FOF母基金经理需要主动择时择基,而投资的子基金也均为主动管理型基金。使用该模式运作的FOFT品适合于对基金投资了解不深同时希望取得超越基金产品平均 收益的投资者。此类基金对于基金管理人的择时择基能力要求较高。例如, 某只 积极配辂型FO厚金旗下配辂了 5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基金经理不仅要对市场大势做出判断,同时,要对该基金配置的子基金深入跟踪, 注意子基金的风格变换, 确保子基金的投

3、资风格符合母基金的投资理念。1.1. AFOAF管理模式的优点第一,FOF的投资对象是基金,而非股票。FOF可以帮投资者一次购买“一篮子基金”,并通过专家二次筛选,有效降低系统风险。第二, 与基金超市和基金捆绑销售等电商平台推出的纯销售计划不同的是,FOF完全采用基金的法律形式,按照基金的运作模式进行 操作;FOF中包含对基金市场的长期投资策略,与其他基金一样,是 一种可长期投资的金融工具。第三,FO睦金可以将大类资产配辂(母基金)和行业内精选股票(子基金)的工作分开,从而发挥基金经理的专长,最大化组合收益。1.2. AFOAF管理模式的缺点第一, 严重的双重收费问题。 我们知道, 主动管理型

4、公募基金申购赎回费较高, 以股票型基金为例, 100 万金额以下的申购费为 1.5%, 100万至500万金额的申购费为1.2%。明显加重FO睦金的运作成本。第二,重复投资问题会影响风险的二次分散。假设一位FO建金经理投资的几只子基金均为一个投资风格, 他们的重仓股极为相似, 则对 这只FOF来说,将出现重复投资。一旦这些重仓股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FO厚金的产品业绩将不容乐观。再加上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较为单一,相比之下,海外 FO厚金的投资标的通常是对冲基金,投资风格较为多元化、个性化,因此能够真正做到分散风险中国 FOF类基金产品数量有限。第三, 目前我国 QDII 基金的支付时间是在T

5、+10 日内 , 如果遇到海外市场休市,将会影响到基金净值的结算时间。对于投资 QDII 的 FOF基金来说,资金冻结时间较长,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可能会错失投资机会。1.3. AFOAF模式的发展方向承前所述,控制波动率的方式在于紧密跟踪子基金的风格特征,而MOMI式最适合这类FOF产品的发展,MOMI式,即为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 通过对投资管理人的研究评价, 筛选多元投资风格类别的优秀投资管理人, 构建管理人投资组合, 并持续对其业绩进行动态跟踪、风险控制,获取长期、稳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经理的择基模式将变成选择基金管理人模式,即一只 FOF基金的基金经理将选择

6、与其投资模式相符合的基金经理人管理的基金作为其子基金进行投资。另一种适合双重主动管理模式FOF基金的条件为子基金为主题类基金。FOF母基金的基金经理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精选出主题类 基金作为子基金进行配辂,例如,医药行业基金、军工行业基金等。一来可以为投资者构建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最优组合,通过资产配辂和把握行业机会提升收益, 二来也避免了重复投资, 达到了分散风险的目的。2.AFOIF主动管理被动类基金AFOIF模式是指FOFT品经理通过主动管理的方式投资于被动型的基 金产品。类如,分级B类基金因为杠杆因素往往在行情良好时可以带 来极大的超额收益,因此这类基金将受到追求超额业绩的 FO睦金的

7、青睐。2.1. AFOIF 管理模式的优劣势首先,AFOIF模式具有投资灵活的优势,投资对象以及仓位可以灵活 调整,管理人可以通过判断大类资产走势,风格行业相对强弱,主动调整配辂,捕捉大类资产轮动、风格轮动、行业轮动等超额收益,未 来市场上配辂型的FOF#成为主流,该模式FOF&美国市场成为主流 FO俄式。第二,AFOF模式下投资的子基金为被动管理型产品,具有费率较低 的优势,能够缓解FOF类产品双重收费带来的成本负担。但AFOIF模式也有劣势,其母基金主动管理架构导致主动管理费率较 高、 以及更高的换手率导致的交易成本和税收较高的问题, 这对双重 收费的FOF来说,费率相对较高,如果不能通过

8、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 益,将影响AFOIF的竞争力;另外母基金的运作不够透明,因此不太 适合上市交易,产品的流动性有限。2.2. AFOIF 模式的发展方向AFOIF投资策略主流方式是配辂型策略,比如决定了大类资产配辂, 权益、债券、商品各自的权重后,FOF管理人可以买入相应的大盘股指ETF5债券ETF,商品ETF实现FOF配辂,另外除了大类资产,FOF 可以根据地域、行业主题采取主题性投资策略,FOF管理人确定投资 主题,比如金砖四国这种新兴市场主题、抗通胀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选择对应的指数基金进行投资。在选择具体的投资标的时候(Funds),被动管理型基金主要根据流 动性、跟踪误差、总体费率,

9、折溢价情况进行筛选。选择流动性好,跟踪误差低,总体费率低的基金进行FOF构建。3.IFOIF 双重被动管理模式IFOIF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因为如果投资标的( Funds)之 间差异不是很大,FOF架构意义就不大,此时管理人做一层 Fund架 构就可以直接投资基础资产,实现 FOF的配辂,而投资标的之间(Funds)差异较大的时候,又无法将投资标的(Funds)指数化,比 如大类资产配辂型的FOF投资标的(Funds)包含股票指数,债券 指数, 商品指数, 显然做一个总指数包含股票债券商品其意义不明显,因此IFOIF运作下的FOF无法成为主流。但是IFOIF运作下的FO他不是完全没有价值

10、,如果投资标的(Funds)是结构化基金的子份额, 份额之间差异不大, 但是同时基金管理人无法直接投资基础资产来实现FOF公共,比如华宝证券开发的稳健股基、进取股基、进取债基,可以被动投资,从而实现只投资股票分级A份额、B份额、债券分级B份额的功能。诚如前述,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基金之间差异有限, 各种创新基金品种相对国外较少,FOF基金起步阶段投资标的(Funds)为被动型指数基金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但是随着公募基金的创新, 投资标的(Funds)为被动型指数基金的FOF#更具优势。IFOIF架构的FO嘀要编制丰富的基金指数,目前市场股票指数众多,但是基金指数有限,近期, 市场上也出

11、现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以被动指数型分级产品为成份基金编制的指数型产品, 例如中证稳健股票上市分级基金指数(H30264,简称“稳健股基”),中证进取股票上市分级基金指数(H30265, 简称“进取股基” ) ,中证进取债券上市分级基金指数(H3026G简称“进取债基”),能够实现对IFOIF架构下的FOF投资,FOF1理人通过跟踪以上指数实现对分级基金A份额、B 份额,债券分级基金B 份额的被动化投资。特别是在结合了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下, 我们认为, 这种投资策略和方式将成为 IFOIF 发展的主要方向。4.IFOAF被动管理主动型基金被动管理主动模式的IFOAF是指FOF8金母基金采用模拟基金指

12、数的方式配辂,即根据基金指数的编制规则配辂其成分基金进行投资,而这些成分基金(子基金)均为主动管理类的基金产品。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基金指数为沪深基金指数、中证基金指数等,当然,未来可能还将出现较多基金风格指数。 但是, 我们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发展空间有限: 第一,以中证基金指数为例,该指数的成分基金较多,对 FO厚金来 说复制较为困难。第二,根据指数的编制方案,指数每过一定的时间将进行调整,因此FOF要金需要进行调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第三,投资标的为主动管理的基金需要 FOF投资管理人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研究基金标的,对子基金的投向和风格的把握难度较大, 造成基金标的选择上耗费的成本过高,FOF8金经理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基金 的组合投资策略上。因而,开发以主动管理类基金为成分基金的基金 指数意义和需求有限,难以成为市场主流。第四,FOF运作模式中,底层的投资标的(Funds)的工具,性之于FOF 基金的透明度越强越好,主动管理不透明以及仓位的随意性都使得其 工具性比被动型指数基金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