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成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84739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学生一起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学生一起成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学生一起成长 “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懂得她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她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我们的学生是有思想的灵动主体。 “当一种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足尊重的时候,也就是她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种人的心智自觉启动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走进学生心田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的开始。 上面两段话是来自于李希贵教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的摘选。我想,从国内古代圣人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现代的教育家李希贵她们都提出了教育的本源问题,“现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

2、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合适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因此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贯彻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教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核心是找准对的措施教育学生的同步也应当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摸索的一条有效之路。 一、教学上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进一步课堂,研究教法和学生,走出一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研之路。 “最佳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毕生发展的

3、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让师生情感的火花燃烧起来,研究使我们的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习比专家她们学习什么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李希贵” 当今社会赋予将来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规定和盼望,然而诸多学生在规定和盼望中感到非常的吃力。其实,我们学生的很大压力是来自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课堂效率的低下夹生,导致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加班加点弥补,这无形之中导致了学生课业承当过重。因此,在此后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我们学生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当传授给她们措施和思想,点燃她们学习的激情

4、,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着教和学。由于,“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正所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给学生学习措施,让她们学会自主学习。例如某一种知识点是问还是讲?如果讲出来学生也听过去了,但一问她们神经就绷紧了,会睁大眼睛思考。此外,提什么问题固然重要,找谁回答也同样重要,找的学生要回答得出来,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效率。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课堂上的这些细节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的基本进一步钻研,在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本上使教学真正进一步到学生的心田,逐渐地让知识融为能力。走进学生,才干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融入学生的成长,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有效的,故意

5、义的。 二、情感上,我们应当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干走近她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容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当有坏学生,应当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快乐地接受教师的教导,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获得进步,体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获得共同的进步。前几日读到两则有关家庭教育的事例让我感触颇深。一则是:杰克小时候由于口吃受人讥笑,过度的自卑让她变得萎

6、靡不振。她妈妈对她说:“这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得比嘴巴说得快而已。别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嘴巴将说得和你心里想得同样快!”杰克就是目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威尔士。她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小时候妈妈对她的鼓励、赞赏和耐心等待。另一则事例是:有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了100分了。”爸爸正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常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玲玲本来是想让爸爸来夸奖自己一番,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爸爸的一瓢冷水泼得她一

7、点兴致都没有了。也许,爸爸的本意是想告诫玲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可是殊不知她说话的方式和语调却严重地挫伤了一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想想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孩子聪颖,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夸张着孩子的缺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但愿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承认。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足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敢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鼓励。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她们是伟大抑

8、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忆我们现行的教育,其主线弊端就是抱怨。教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挖苦,成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减少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白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三、管理上,从小事入手,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干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李希贵” (一)思想教育,平凡朴素显真情 在本学期初,我接管了初一(11)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组建良好的班风是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运用分班的第一天通过与每位学生“拉家常”

9、式的谈话与她们交流,谈学习,谈生活,谈抱负,谈措施,谈自己的局限性与需要改善的地方,谈的东西都很实际,都是平凡中的小事,语言很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学生听起来非常能接受,这就给她们一种最初的班主任的印象,在她们眼里,这位班主任“人情味”还行,她们就会产生想接近你的想法。接着在此基本上,一系列班规班纪出台了,所列之制度皆是源于她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之必须注意的规定,再通过人们的一致讨论、表决,最后形成了学生们心服口服乐于接受在后期管理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习惯养成,小事润物细无声 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还是从学生平时的行为入手进行教育。将近50名学生生活在一种班集体中,除了规定学生学习

10、之外,纪律和卫生是班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室内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环境的建设也是我们班级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说教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生的平常行为来进行引导,在有些时候,“严肃”不一定管用。一方面,我从自身的细节入手,只要进入班级,就先检查班级的卫生,遇到废纸,我自己拾起来,每天进入教室近十次,我就捡十次,接着在我的影响之下,再通过制作表语 “人心齐,泰山移,班级卫生没问题”贴在墙上;针对纪律问题,其实影响一种班级纪律的核心就是有限的几种同窗,我通过“死盯硬磨”持续找其谈话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再加上“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和“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

11、梦想,尽最大的努力”的标语来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进行教育。同步结合她们在教室内的纪律和卫生体现,搞一种“回绝陋习,走进文明”的集体签名活动,这样就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统一起来。良好的习惯也将会慢慢养成的。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教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她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她们发明良好的条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摸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近她们内心的深处,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与她们同呼吸,共成长,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她们对的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和学生一起成长使每一位学生均有所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