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823416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的几点教学感受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和深入的今天,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把新的课程理念与自己实际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勇于尝试和探索,真正实践把固定的教学模式转为个性化的教学呢教者在上古诗登鹳雀楼时,有以下一些感受: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诗表现的意境和所蕴含的道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非是让学生在读顺古诗的基础上教师直译诗意,一言堂灌输式教学。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我除了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外,还把看作为学习本首古诗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以看代讲,以看促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看,课文插图;二看,

2、课件动画。如:片段一:师:同学们读读诗句,看看哪几个字图上(课文插图)有,想想什么意思。(学习方法:看图读想意思学生自由学习)师:现在谁来说说在图上自己都找到哪些字生:日有,我看到了书上有个红红的太阳。生:我还看到了山、黄河、鹳雀楼。师:观察真细致,(对其他学生说)你们也看到了吗如果没有找到我们就要请小老师帮忙啦。(学生们又一次边读古诗边看图。有一部分学生举手争当小老师。)片段二:师:通过看图我们知道了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名扬四海的鹳雀楼,连绵不断的群山,波涛汹涌的黄河,还有一轮红日挂在半山腰。同学们还有哪些词语不明白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生:老师依山尽是什么意思师:哪位同学来帮助他(许多学生举手争

3、着要回答。)生:是指(太阳)很美丽的意思。生:大概是说很安静吧(学生的回答模棱两可,自己拿不准,一脸的不自信。答案很离谱,但教师并不急于纠正。)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大屏幕,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意思。(屏幕显示:一轮红日慢慢下山的情景。)生:就是指(夕阳)挨着山落下去了。生:是说(太阳)要落山了。师:对,依山尽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阳)依着山落下去了。生:老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是什么意思师: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同位间讨论讨论。(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屏幕显示:游人登楼而远望的情景。看后学生又纷纷举手。)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看得更远一些,

4、就要再上一层楼。反思:一看课文插图,图文挂钩,自学课文。在片段一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看,教给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其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利用教本这一便捷资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看课件动画,化险为夷,难点迎刃而解。在片段二中,当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没有办法准确地认识理解课文内容时,教者则用课件向大家展示生动地画面,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原先不正确地认识不言而正。当然,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教者与文本的对话,对文本的创造性使用要有自己的特点。但当前我们应该把新课改理念化作自己的实际教学行为视为首当其冲,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深入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