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施肥基本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76610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方施肥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配方施肥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配方施肥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配方施肥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配方施肥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方施肥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方施肥基本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方施肥基本方法养分平衡法学校:尚志市职教中心专业:种植教师:一、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尚志市职教中心 授课教师:钟呈敏二、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一)本专业使用的教材是种植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植物生产与环境, 主编:宋志伟、张宝生,2006 年 7 月第 2 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授课内容的分析及处理:1、本小节教材包括如下内容:配方施肥的含义;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配方施肥需要 考虑分析的因素;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施肥量的确定)2、本小节主要讲述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结合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主要采用养分平 衡法进行定量分析,找出适宜的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从而体

2、现配方 施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本小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本小节内容对于学习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打下了基础, 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本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都有提高自家土地产量和效益的愿望,这是学习本节课的 动力。2、根据不同学生认知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推进。3、从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主要是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配方施肥有着更深的认识,加速推进农村配 方施肥的力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配方施肥的方法(养分平衡法)。2、能力目标: 培

3、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讨论演示总结(三)态度、情感、价值观(德育目标): 1、 树立为农村生产服务的决心。2、 指导农村配方施肥。四、重点及落实方案重点:1、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2、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落实方案:1、利用各种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接受。 2、与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难点及突破策略难点: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养分平衡法)突破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利用图表、计算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突破教学难点。六、教具准备 本节教学内容,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

4、模型和图表更能够灵活运用,能适应不同的 教学环境。配方施肥最小养分律木桶模型 植物不同生育期养分积累吸收曲线 不同作物形成 100kg 经济产量携出的养分数量图表七、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八、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贯穿教学始终复习巩固1、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2、影响配方施肥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1、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 2、植物营养特性;肥料利用率;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其他因素。 导课我们已经掌握了配方施肥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应该怎样进行配方施肥呢?(出题) 教学目标达成 二、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教师设疑:目前配方施肥的方法有

5、哪些呢? 学生回答:地力分区(级)配方法;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 法;氮磷钾比例法等。 教师设疑: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配方施肥的方法是什么?其理论依据主要是什么? 学生回答:养分平衡法。主要理论依据是养分归还学说。 教师设疑:那么什么是养分平衡法呢? 师生总结:(板书) 养分平衡法:也称平衡施肥法,即用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当季可供作物的养 分量,按的剩余差数进行补充施肥的方法。肥料用量=作物目标产量需养分量 -土壤供养分量 肥料利用率()x肥料养分含量()教师强调:采用此法必须掌握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三个重要参数。 1、作物需肥量 教师设疑:怎

6、样才能测定作物的需肥量呢? 学生回答:通过作物收获物的养分含量分析得到。(出示图表)例如:春小麦每形成 100kg 的麦粒需要从土壤携出 3kg 的氮。学生质疑: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所形成的经济产量能一样吗? 学生讨论: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的确定。学生总结:要根据本地的作物测定出适合本地适宜的携出养分数量表。师生总结: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目标产量X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举例:如果我计划667m 2春小麦400kg,那么根据公式:400 x 3/100=12kg2、土壤供肥量 教师设疑:怎样确定土壤的供肥量呢? 学生回答:可用不施肥区的产量求出。举例:667m 2春小麦不施肥的产量

7、为100kg,那么土壤供氮量为100x3/100=3kg教师设疑:那么根据养分归还学说,应归还多少。学生回答: 12-3=9kg教师设疑:这是在养分含量 100%,利用率 100%情况下归还的,如果使用尿素(养分含量46%,利用率 35%)应归还多少?学生回答:12 - 346%735% 5答:应该归还 55.9kg 。举例:某菜农计划番茄产量每667平方米5000kg,不施氮区(空白区)每667平方米番茄产 量为1000kg,计划每667平方米用土 2000kg作基肥(含N 0.5%,利用率20%),问该菜农 实现计划产量应施多少尿素(含N 46%,利用率35%) ?注:番茄每形成100kg

8、的果实需要 从土壤携出0.45kg的氮。解:(1)计算作物目标产量需N量=5000x0.45/100=22.5 (kg)1)2)3)计算土壤 N 量=1000x 0.45/100=4.5 (kg)尿素用量二22%-4;%246% x 35%=99.4(kg)土粪提供 N 量=2000x 0.5%x20%=2 (kg)结论:该菜农要实现目标产量,每667平方米除施2000千克土粪外,还应施尿素99.4kg。 教师强调:同样,利用此法还可计算出磷、钾肥用量。教师设疑:如果施肥的肥料是复合肥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首先根据最小养分率确定最小养分,然后再根据养分归还学说等原理进行计算。小结本

9、节课主要学习了配方施肥的方法养分平衡法,讲解了如何根据养分归还学说进行配方施肥,为以后学习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打下了基础。练习1、什么是养分平衡法?2、肥料施用量的计算公式?作业 P192 第 6 题第二问 课后分析1、由于本节知识与农业生产联系密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2、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突破。3、学生能根据所学到的原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并能 提出适合本地生产实践的合理建议,效果很好。4、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效果很好,能够面对全体学生。板书设计(二)、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养分平衡法:也称平衡施肥法,即用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当季可供作物

10、的养分量,按的剩余差数进行补充施肥的方法。肥料用量=作物目标产量需养分量-土壤供养分量肥料利用率()X月巴料养分含量()1、作物需肥量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目标产量X单位产量养分吸收2、土壤供肥量用不施肥区的产量求出。以氮为例:某菜农计划番茄产量每667平方米5000kg,不施氮区(空白区)每667平方米番茄产 量为1000kg,计划每667平方米用土 2000kg作基肥(含N 0.5%,利用率20%),问该菜农 实现计划产量应施多少尿素(含N 46%,利用率35%) ?注:番茄每形成100kg的果实需要 从土壤携出0.45kg的氮。解:(1)计算作物目标产量需N量=5000x0.45/100=

11、22.5 (kg)(2) 计算土壤 N 量=1000x 0.45/100=4.5 (kg)(3) 土粪提供 N 量=2000X 0.5%X20%=2(kg)士 22.5 -4.5-2(4) 尿素用量=99.4 (kg)46% x 35%结论:该菜农要实现目标产量,每667平方米除施2000千克土粪外,还应施尿素99.4kg。 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一级指 标及权 重二级指标 及权重评价等级及标准AB评价、得分学风2出勤情况(1)上课出勤率90%出勤率75%80%纪律情况(1)遵守课堂纪律,听讲率90%听讲率75%80%学习过程5课前预习 与课后复 习(1)大部分学生能课前 认真预习,课

12、后认真 复习少部分学生能课前预 习、课后复习听课方式(1)大部分学生能够跟 随教师的思路,理解 授课内容并记笔记少部分学生能够跟随 教师的思路,理解授课 内容并记笔记课堂参与(1)积极参与互动性学 习,认真思考,勇于 提出问题课堂参与不够作业完成 情况(1)按时完成作业人数达90%按时作业完成人数占60%70%实验完成 情况(0.5)独立完成实验达90%独立完成实验人数占7080%参与课程 答疑(0.5)经常有学生主动质 疑少有学生主动质疑学习效果3知识技能 水平(1)大部分学生掌握所 学知识、技能少部分学生掌握所学 知识、技能能力提高(1)大部分学生运用本 课程知识提出、分 析、解决问题能力得 到加强少部分学生运用本课 程知识提出、分析、解 决问题能力得到加强总分10教学流程图课前预习组织教学贯彻教学始终教师答疑交流反馈及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