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唐宋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76156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唐宋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四章 唐宋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四章 唐宋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四章 唐宋词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四章 唐宋词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唐宋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唐宋词(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唐宋词一、唐宋词概述(一)词的产生与发展流变词,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有词牌,即曲调。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都叫做“词调”或“词牌”。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

2、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

3、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词可以叠字。1.唐五代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样式,起源于民间,开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宴(燕)乐。隋唐以来产生的、格式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这种唱法,于是出现了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看着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这是是词的滥觞。新兴乐曲主要是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更为活泼,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的表现力。最初,词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

4、子词集收录的160多首作品,题材广泛,作者众多,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随着城市文化的繁荣,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一批文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正式引入了文坛。到了晚唐,涌现出一批专以写词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文人,文人填词成为一种风尚。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温庭筠便是其中的代表。到了五代时期,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西蜀,一是南唐。西蜀奉温庭筠为鼻祖,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便是这一派的结集,其中又以韦庄的成就最高。南唐词风与“花间”稍异,情致缠绵中透着家国飘摇的危苦心情,其中代表人物有李璟、李煜、冯延巳等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

5、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温庭筠(约812866),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温庭筠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代表词作有梦江南(梳洗罢)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更漏子(星斗稀)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诉衷情(莺语花舞春昼午)等,尤以梦江南(梳洗罢)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最著名。其中梦江南(梳洗罢)是温词中别具一格

6、的清新自然之作,该词明显受到民间曲子词的影响,以白描手法刻画一位思妇在江楼期盼丈夫归来的图景,“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可谓风格清雅,语短情长。其词结有金荃集。韦庄(836-910),唐五代之际又一位著名的词人,与温庭筠齐名,合称“温韦”。 二人词作风格大致相同,韦庄的闺情词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致极。代表作有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等。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写江南春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更兼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将欲远行的游子痛断人肠,由此词人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

7、劝词。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在艺术表现上,更多的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文人词在抒情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其词结有浣花词。李璟(916961),史称南唐中主,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其中他的“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李煜(937978),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史称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后

8、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悲剧帝王词人李后主堪称词的集大成者。李煜的词现存约38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在内的不少杰作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

9、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冯延巳 (903960),做过南唐宰相,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可以用“因循出新”来概括冯延巳词的特点。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

10、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代表词作有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清平乐(雨晴烟晚)南乡子(细雨湿流光)等。其词集名阳春集。2.两宋词宋词与唐诗、元曲一样,可以说是“一代之文学”的标志。就全部词史而言,宋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晏殊、欧阳修拉开了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同时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写男女情事,闲雅清旷,秀丽精巧。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

11、在回环曲折的笔致中透露出哀怨感伤的情调,深婉蕴藉,真挚动人。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另树一帜,其边塞词苍凉开阔,豪放悲壮,下开东坡之词风。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取代先前的小令,扩展了词的容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开拓了词的领域;讲究铺叙,喜用白描,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造性的贡献,使柳永成为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苏轼以诗为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了词的意境;冲决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

12、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新诗体。苏轼全面改革词坛传统风尚,给词史的发展直指“向上一路”,南宋的爱国词派与辛派词人为其嗣响。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词境凄婉,自成一家。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注重音律法度,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这些作家大都由北入南,在神州陆沉、国难当头之际,开始突破以往吟风月弄花草的婉丽流转,给词作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

13、的战斗性,词风慷慨悲壮、沉郁苍凉,为中期爱国词高潮的到来奏了先声。此期词坛成就最高、卓然自立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她主张词“别是一家”,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的独立地位。其词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功力深湛,既自然清新又精美雅洁,号称“易安体”,与秦观等一起被推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南宋中期,主要词人有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等。辛弃疾横世杰出,奏响了爱国词的最强音;他以文为词,空前地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抒写报国之志与失意之悲为主调;词风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沉郁、明快,悲壮、妩媚,兼而有之,但以豪放雄健为主。辛弃疾凭其独创的“稼轩体”在两宋词坛“屹然另立一宗”

14、,陈亮、刘过都属辛氏同调,风格之激越雄壮与辛词相近。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格律谨严,词风清空峭拔,词境虚灵幽冷,语言瘦劲疏淡,在辛派词人之外别标一格,他上承周邦彦之精工,下开吴文英、张炎之风雅,被奉为雅词之典范。南宋后期,词坛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派是稼轩之遗响,主要词人有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他们继承苏、辛词风,词作感时伤世,情调沉痛悲郁,词风豪迈粗犷。另一派是白石之羽翼,重要词家有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他们奉姜夔为圭臬,重视格律技巧,词作凄凉哀怨,格调空灵低婉。总的看来,这两派词人因袭过多而创新不足,他们作为两宋词史的终结者,写下了重要的最后一页。(二)词的婉约与豪放一般认为宋词

15、乃至古代词风有两大类型:一类偏于阴柔之美,另一类偏于阳刚之美。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条记载典型的说明了阴柔与阳刚之美相互对立的艺术特征。实际上,关于“婉约”与“豪放”,学界历来没有严格的定义,只能概而论之。大抵婉约派词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和离愁别恨,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和谐、语言圆润。而豪放派词内容偏重于社会人生,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语言宏博,不太拘守音律。1.婉约词派婉约,即婉转含蓄之意。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

16、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整体看,婉约词的内容比较狭窄,但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后人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清人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