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72918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采工作 面过地质构 造安全风险专 项辨识 评估报告书2018年6月参加辨识人员会 审意见技术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通风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矿长年月日说明:本措施一 式 8 份,其中:掘进队 1 份;通安队 1 份;调度室 1 份 ;机电队 1 份;生产矿长 1 份;安全矿长 1 份;矿长 1 份;总工程师 1 份。综采工作面过地 质构造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评估一、矿井概况:XX煤矿位于金沙县沙土镇红旗村,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属于生产矿井,2设计生产规模为 30 万吨 / 年,井田面积 2.6707km ,开采标高为 +800m +450m。

2、可采煤层为 C6、C9两层煤,C6 煤层厚度 1.4m,C6煤层厚度 1.6m,倾 角 8-10度,煤层稳定,全区可采。我矿首采工作面布置在C6煤层中。依据历 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我矿为高瓦斯矿井,依据 2008 年重庆煤科院对本矿C6 煤 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我矿 C6煤层标高 +702 以上不具突 出危险性, 依据 2011年贵州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我矿 C6、C9煤层的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期的鉴定结果,C6、C9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期为三类,不易自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实际最大涌水最大涌水量为330m/h ,最小 涌水量为 20m3采掘系统、通/h ,水源主要以

3、井壁淋水、顶板裂隙水为主。目前本矿开拓系统、风系统、双回路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防尘防灭火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紧急避险 系统等各大系统均已按设计完成,正常投入使用。二、工作面概况及开采条件开采标高及位置 关系:水平名称+702 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985+859井下标高+732 +712m地面的相回采面及停采线范围地表为属荒山坡土,无大型建筑物及水体,工作面上方有零对位置星民宅住户。回采对地面 工作面距地表垂深最小 127m,回采对地表住宅可能有一定影响,故应对地面零设施的影响 星住户及时搬迁,加强地灾巡查,防治地质灾害发

4、生。10606 回采工作面上 10605 采空区,下为 10607 采面(未 采),西面为本轨井下位置及 道上山、回风上山,东面为矿区范围未采。与四邻关系走向长度 m745倾斜长度 m150面积 m剩余 11.175 万2煤层:本工作面设 计开采煤层为 C6煤层,煤层厚度最大为1.4m,最小为 1.3 米,平均 为 1.35m。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仅在小断层附近可能会产生最大或最 小的极端变化,其变化幅度最大为 1.4m 左右。工作面内煤层走 向为东北西南,倾向为西北东南,倾角为 810,平均为 9。煤层产状变化不大,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煤层赋存稳定, 煤层结构简单, C6煤为全区可采

5、,煤层颜色均为黑色灰黑色,块状,少 量碎块状;一般以亮煤为主,各煤层均含有少量暗煤中细条带;线理状镜煤 、透镜状丝炭,部分裂隙充填少量方解石薄膜及黄铁矿。以玻璃- 似金属光泽为主;断口以参差状断口、贝壳状断口为主,次为阶梯状、棱角状次之。黄铁 矿赋存状态: 6、 9 号煤均为中高硫煤,一般在煤层的顶部0.20m 及底板 0.20m煤层含黄铁矿较重 ,一般以线理状、瘤状为主,在煤层中部一般以浸染状 为主。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 m1.3 1.4煤层8 10较简单煤层倾角(度)1.35结构9开采煤层6硬度1.5煤种无烟煤稳定程度稳定该区6 号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位于龙潭组中上部,无夹矸,厚度稳定,对比可

6、靠。上距煤层情标一28.59-37.12m ,平均31.15m ,层位稳定,全区发育。煤层厚度1.4-1.3m, 平均 1.35m ,下况描述距 9 号煤 5.68-6.80m ,平均 6.40m 。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 板情况详见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抗压强(m)岩性特征( mpa)直接顶泥质粉砂岩1.5-2.3强度中等伪顶泥岩0.2-0.3强度低煤层顶底板情况泥岩、泥质粉易风化破碎,接底1.5泥岩强度较直砂岩低, 水稳性差附图二:工作面 地层综合状图。地质构造带情况:根据已掘 10606 运输巷、 10606 回风巷掘进时揭露及顺层打钻情况观察 ,本采煤区域无大的地质构造,在运输

7、巷290m回风巷 480m位置揭露一处逆断 层,与工作面斜交,落差1.0-1.2m ,在运输巷开口以里718m位置揭露一处正 断层,落差 1.48m,对正常回采有一定影响。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分析:地 层系 统一般厚度( m)岩 性描 述系统组(段)代号第四系Q6褐黄色粘土、砂质粘土。茅草铺组T m不详灰色薄厚层状石灰岩,夹角砾状白云岩。九级滩T y3 100绿灰、紫灰、灰色薄中厚层门面泥岩下1夹石灰岩 。富水性弱。三叠系统 100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夜郎组玉龙山T y2及泥岩。富水性中等。沙堡湾1110深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相对隔T y水层。长兴组P c45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含燧

8、石团块。富水性强。上统灰、黑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二龙潭组P l105为主,夹石灰岩及煤层。富水性弱 。叠系茅口组P m 100灰岩,含岩溶水,富水性强。中统2栖霞组P2q不详深黑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其它水源的分析1、因采面上部为10602、10605 采空区,10606 回风巷为沿空留巷巷 道,上部采空区内顶 板跨落,存在裂隙水全部导入 10606 回风巷,预计水量 在 5-10m3/h,预计对 采面正常回采有一定影响。2、本采面顶板裂隙水及上部采空区水是该采面主要涌水来源,采空区顶板跨落后产生小裂 隙,导通长兴组弱含水层,预计水量不大,做好运输巷排水工作。3、构造导水该工作面中部揭 露的

9、断层构造落差 1.48m,构造导水可能性较小。33涌水量:预计该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5m/h 左右,最大涌水量为10m/h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其它 地质情况详见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情况表。影响回采的其它 地质情况表瓦斯高瓦斯矿井,采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98m 3/minCO低 CO 涌出量2煤尘爆炸指数无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属类自发火倾向性,不易自然地温危害无。冲击地压危害无应力集中区危害当采面接近停采线时,应力集中区移至回风上山,造成一定的破坏。1、初采期间顶板较差,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加强10605 回风巷排水工作。地质部门建议2、接近断层时应提前做好过断层的措施,加强煤壁和顶板管理。3、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4、当采面接近停采线时,应加强对回风上山巷道维护。三、成立辨识领导小组为加强本次工作 的组织领导,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开展辨识工作,特成立 10606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辨识领导小组。组长:刘广成员:陈宪辉、 丁献坤(地测科 )、潘华军(通风科 )、杨社伟(安全科 )、赵昌贵(生产科 )、刘明加(调度室 )、鲁响卫(机电科 )、吴孝峰(综采队)四、专项安全风险辨识一)地质条件安全风险辨识工作面煤层顶底 板情况详见表。顶底板名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抗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