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727802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增殖听课记录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听课点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旧知识导入新课2分钟提问:从细胞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与鼠相比较,大象的个体很大,是不是构成大象的细胞体积特别大?评价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事实上,不同动植物的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别,并且生物体内的细胞都是很微小的。为什么细胞不可以无限长大呢?学生回答: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成果。不是,重要是由于大象体内的细胞数量多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细胞不可以无限长大讲授新课14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探究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送的关

2、系”。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引好学生进行观测:应当如何切琼脂块才干减少实验误差?如何判断aOH的扩散深度并精确测量?根据实验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NO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获得知识,使学生学会用联想的措施将模拟实验的成果迁移到细胞。倾听学生的讨论成果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送的效率就越高,那么,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按拟定方案,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观测、记录、分析实验成果。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学生充足理解了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送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使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激

3、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科学研究措施的领悟。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并且会用联想的措施将模拟实验的成果迁移到细胞。通过对“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的讨论尚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细胞通过度裂进行增殖讲授新课分钟既然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那么,生物体积的增大必然要靠细胞增殖来增长细胞数量。细胞是如何增殖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细胞增殖有什么重要意义?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涉及哪几种阶段?它们在时间分派上有什么特点?有关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精确理解,只有“持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学

4、生自主阅读、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建构新知识。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讲授新课15分钟教师通过模拟动画逐渐展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动态过程,与此同步,教师还在黑板上进行有关板图。在间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复制后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由于染色体呈细丝状,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晰。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自身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NA数量加倍,每条染色单体各具有一种NA。在前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浮现了什么、什么消失了”,并且要学生懂得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在中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

5、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测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有关赤道板,要让学生明白是由于它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而得名,事实上并不存在这个构造。在后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似的染色体。在末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什么消失了?什么重新浮现了?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浮现了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一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最后,教师再一次运用3D动画整体演示有丝分裂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测有关动画、板图,思考并学会概述各个时期的重要特点。让学

6、生通过观测图片、板图来观测细胞内所发生的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课件中的模拟动画可将微观、抽象的生命现象形象生动地呈目前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性,也可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是为了研究以便人为划分的,它们事实上是一种动态的持续过程。总结提高(分钟)为了及时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协助学生梳理知识,突出重难点。我在讲完有丝分裂的特点后还进行了如下的小结:1、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2、NA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3、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4、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应用反 馈(2分钟)课本P114的基本题第1、3题,拓展题的第2

7、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答案参见课件)知识内化、迁移【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十分紧凑,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为此,我充足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竭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摸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为此,我很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课件逐渐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较好地让学生感受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持续性。黑板板图的应用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我还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伙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领悟科学的研究措施模拟措施,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导、指引工作,如何调动每一位同窗的积极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