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72756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给排水应急预案-管线损伤(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拱北至横琴段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线损伤应急预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珠海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二工区三分部二一七年二月目 录1 总则1 1.1 编制目的1 1.2 编制依据1 1.3 适用范围12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 2.1 工程概况1 2.2 盾构区间地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14 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4 4.1 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4 4.2 突发事件及风险的预防措施45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 5.1 应急组织机构5 5.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56 报警机制57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8 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89 事故报告及善后处置3010

2、培训及演练30 10.1 培训11 10.2 演练1111 预案修订与完善1212 附件31 附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方式31 附2 监理单位联系方式13 附3 项目公司联系方式32 附4 业主联系方式32 附5 对外联系方式33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线损伤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

3、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快速、安全、高效建设好优质珠机城际铁路。1.2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许可证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3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二工区三分部承揽的三车站及下穿给排水(湾仔北及下穿、湾仔站、十字门及下穿)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事故。2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2.1 工程概况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区位优越,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

4、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物价高,地材及劳动力单价高,施工成本将随之加大。珠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南亚热带季风影响,多雷雨,其中4-9月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7成以上。施工进度受雨季及高温天气影响。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线位于珠海市境内,线路全长39.475km,起自广珠城际的珠海站,终至珠海机场站,并预留与广佛江珠城际铁路接轨条件。该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拱北至横琴段工程,珠海站(含)至长隆公园站(含),线路长16.86km;二期工程为长隆公园站(不含)至珠海机场站。2.1.1湾仔北站: 1)车站概况 本站中心里程D

5、K4+110,起点里程DK3+989,终点里程为DK4+255,为地下站,车站南距珠海站3.875km,北距湾仔站1.635km。DK3+989.00DK4+255.00地下段长266米、宽59.76米 。该站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湾仔镇、南湾南路上,澳门回归广场及湾仔口岸位于车站东侧,鸿景小学位于北侧,车站西侧为新东方大酒店。2)管线现状东侧现状有DN600和DN400两个条并行给水管、一条D600雨水管、及甲型电缆沟;西侧现状有一条DN300给水管、一条D600雨水管、一条D1000污水管及通信排管。2.1.2湾仔北站1)车站概况本站起点里程DK5+649,终点里程为DK5+915,为地下两层站

6、,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湾南路银坑村。车站东侧为海警三支队、银坑边防检查站,西侧为银坑村。规划的澳门轻轨妈阁站得过江观光隧道,登陆口位于车站东侧约300m。车站南距湾仔北1.635km,北距十字门站1.300km。站场位于2 的坡段上,车站范围正线为直线。详见湾仔北站平面位置图。2)管线概况东侧现状有DN800给水管、一条1000700雨水渠、及甲型电缆沟;西侧现状有一条DN800污水压力管、一条D400污水管、一条1000700雨水渠及通信排管。2.1.3十字门站: 1)车站概况本站中心里程DK7+030,起点里程DK6+909,终点里程为DK7+175,,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湾南路,未来珠海市最

7、具亮点的CBD十字门中央商务区。车站南侧正对中航通飞,同时在建的十字门商务区(北部片区)位于车站东侧约200m。车站南距湾仔1.300km,北距金融岛站2.600km。站场位于2 的坡段上,车站范围正线为直线。2)管线概况道路中央为D1200的现状污水管,东侧16001000雨水渠和甲型电缆;西侧现状有一条DN800给水管及通信排管。3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

8、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4 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4.1 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1、危险源辨识各种市政管线破损4.2 突发事件及风险的预防措施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车站施工对管线的影响,预防管线断裂等事故的发生,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及施工工法,确保管线安全。1、动土工程施工前,首先按照履约管理办法的动土审批手续进行审批,同意后进行探沟、探孔的人工开挖;2、在遇到不明管线时,立即报告项目工程部、安质部等相关部门,确定管线产权单位;3、与产权单位

9、现场确认管线状态,并记录在案;4、由工程部统一分类、分部位统计造册,由安质部现场进行标识;为下步工作提供帮助。5、施工前对工程所影响范围内的全部管线进行核查,对管线的性质、材质、埋深、方向等方面做仔细调查,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设计给出的管线资料进行整理和确认。走访周边所有地下管线的产权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对所有有关的地下管线将争取在现场进行探查和确认。根据调查所得的管线材质、埋深、走向、具体位置及产权单位制作标示牌,置于施工现场,派专人巡查,管线位置变化后及时更新。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种管线的允许变形量,加强地表沉降和管线沉降的监控量测工作。6、委托专家,对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产生

10、的地面沉降进行分析检算,预测地层沉降量,依此对地下管线的沉降进行预测。7、快速联系处理。当发现管线有大的变形和趋势时,及时快速与监理、业主、设计、管线产权等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现场准备好任何一种方案的所有物资设备,以便随时调用。5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指挥部指挥长黄君担任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副指挥长、安全总监、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工程部、物资部、安质部、计划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任组员。下辖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物资、设备保障组、应急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应急联络组、善后工作组七个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

11、合办,坚持24小时值班。5.1 应急组织机构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物资、设备保障组、应急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应急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值班人员赵丹科,电话为:13710535347。应急处理技术组:杨旺兴、章卫、李宜房、张卫国、王磊、柯信敢等组成。应急处理监测组:由陶红杰及相关监测人员6人组成。应急物资、设备保障组:由曹宁、齐晓成及物资部成员4人组成。应急抢险救援组:由赖力前及盾构掘进队30人、地面保障队20人组成。医疗救护组:由赵丹科及综合办成员2人组成。应急联络组:由童辉及安质部成员5人组成。善后工作组:由高

12、瞻及综合办成员2人组成。 5.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组长的职责A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B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C 与项目部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D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E 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F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G 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H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I 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副组长的职责A 协助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B 向组长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C 保持与事故现场各应急处理小组的

13、直接联络;D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E 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F 定期检查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应急处理技术组负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技术处理方案的制定,从技术方面提供处理意见,必要时请上级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应急处理监测组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地面、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 应急物资、设备保障组平时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和管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调拨和供应。 应急抢险救援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负责按

14、照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实施交通疏导、人员撤离、现场消防、抢运物资、抢救人员、现场紧急处置等工程抢险任务。 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往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实施紧急抢救。 应急联络组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 善后工作组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说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中相关人员如发生变动,由变动后重新担任此岗位的人员担任,并对其相应的职责负责。6 报警机制 各盾构区间建立完善的报警机制,发现险情后,现场工程师第一时间通知区间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