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559208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褚作红2012-3-22 9:56:29来源:当代经济 2011年第9期上摘要: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我国最新会计准则也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考察,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本质在于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期望目标存在差异性。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内在分歧,只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原则规范体系和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才能达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目标。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特别是在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两个约

2、束条件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才能使信息符合需要,从而对决策有用。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变动往往不是同向的,相关性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可靠性的降低,反之亦然,二者之间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财务报告的披露等方面,这种对立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会计人员往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概念相关性是指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相关性质特征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其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

3、预测。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要取决于其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与及时性。因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是辨明、计量、传递经济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作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的过程。所以从本质上看,相关性影响决策的能力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预测、决策;二是会计信息能够验证或纠正预期的结果。这两点一方面反映了相关性的预测和反馈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增强决策者的预测能力影响决策,通过验证或纠正决策者先前的期望影响决策;另一方面,又指明了相关性的判别标准,即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在会计信息的质量

4、体系中,可靠性是基础和核心。可靠性要求企业在记账时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计量,然后再如实披露这些会计信息,不虚构任何企业没有发生的业务,按照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对各会计要素进行正确地确认和计量,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既真实又完整。二、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与其他信息相比,会计信息具有特殊的用途,因此它不但具有信息共享性、传递性、客观性、时效性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身的特性。会计信息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主的数据和资料。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例如:葛家澎教授认为财务报表的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是可靠性与相关性。可以说,

5、可靠性与相关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要求。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可靠性可以从真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真实性一方面要求企业应该披露其实际发生的业务,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前提。可验证性是指某会计信息可以验证以及会计信息之间可以相互核对。客观性是指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不能以是否对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有利为准,而应当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准。会计学家挨尔登s亨德里克森认为,相关性包括三种概念:即决策相关性、目标相关性和语义相关性。决策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与信息使用者的特定经济决策相关;目标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与信息使用者利用

6、该信息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关;语义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用意、理解会计信息。可以说,会计信息的价值就在于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从而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服务,使信息使用者作出更好的决策。一般情况下,按财务会计的目标要求,会计计量需要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客观、可靠和精确,注重可靠性。决策有用观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强调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强调信息的相关性,而对信息的可靠性没有严格要求。相关性回答了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而可靠性使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因此它们都是为决策有用性服务的,有用的信息必须

7、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会计信息如果没有可靠性,即使这种会计信息非常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也会因为对使用者产生误导而使相关性失去实际意义。反之,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再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也会因为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失去意义。三、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分析1、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对立性(1)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对二者的选择存在对立。传统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经济的真实性,是可靠地记录并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程序,并经过外部审计,最后通过财务报表将信息传输给使用者,通过以上程序基本能保证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会计信息的披露中增加了许

8、多具有相关性的信息,但这些相关信息往往无法以货币的形式加以计量,只能以表外附注和其他报告的形式加以披露。这些表外披露的信息虽然更受信息使用者的重视,但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确认而仅仅只考虑了用户的需要,因此既没有遵守公认会计原则,也没有审计,虽然相关性提高了,但可靠性缺乏保证。(2)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在构成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相关性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附属特征,可靠性具有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不偏不倚性一个附属特征。对比二者之间的构成内容可以发现,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偏向于主观测定,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及时性与决策者的决策目的相关联为特征;而可靠性则着眼于过去,偏重客观反映,

9、强调会计人员立场的中立态度和信息的如实反映,以提高信息的真实可信,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明显区别的。2、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性(1)相关性与可靠性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作为有用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它们共同作用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会损害信息的有用性。信息如果不与决策相关,即使特别可靠也毫无意义;而特别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失去了可靠性保证,亦会降低或丧失其相关性,误导甚至有害于决策。(2)相关性与可靠性形成了对立且统一的矛盾关系。一是历史与未来的矛盾。可靠性是面向历史的,它要求如实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相关性更多的是面向未来,带有较多的估计和判断,强调预测价

10、值、反馈价值,注重及时性。二是及时与精确的矛盾。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由可靠性来落实,不可靠的信息无论如何相关,都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强调相关性牺牲可靠性,只能误导使用者。四、权衡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措施1、选择适当的方法,改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1)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报表附注构成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内容,附注对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附注的重要性显得不足,财务报告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此会计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会计准

11、则或会计制度对附注问题作出具体规定。(2)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陈报和考核,提高“现金流量表”的编报频率,增加考核指标。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其可靠性和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指标,但现行的现金流量表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年报,并且只有编报要求而无考核要求,这必将降低现金流量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要求企业每月应编报现金流量表,并且增加诸如现金净流量盈利额、营业额等的比重。(3)增加财务数据分析。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未脱离财务报表的传统,向使用者提供的依然是需由他们经分析后才真正变成有用信息的数据,缺少来自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因此企业应增加财务数据分析的内容。2

12、、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现实的实务中我们会发现,尽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都有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但是由于对会计政策或会计方法选择的不同,对于同一会计事项,会计反映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同样一批原始凭证,其会计核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由于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导致的反映结果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的事实中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避免会计政策选择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应该从两个环节着手:一个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环节,另一个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环节。在制定环节,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

13、利益空间相吻合;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审批条件应慎重严格。在选择环节,企业会计部门应尽量考虑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以便使会计政策的选择符合利益协同的“一致”、会计核算应严格遵守中立原则不偏不倚。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地区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导致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比性往往不能得到保证,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要大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是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强调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把握;二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掌握应用软件操作、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自律性和敬业精神;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依法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参考文献:【1】李俊: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8(1)【2】高袆: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7(8)【3】朱元午: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兼论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F】会计研究,19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