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点”的意义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58761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点”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刺点”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刺点”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刺点”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点”的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告班 12110408 王帅超 “刺点”的意义谈到摄影,相信好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好多摄影爱好者还接受过专业的摄影课程训练。自从一百七十多年前摄影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后,这样一张小小的照片从此承担起人类历史上传承图像记录的大任务。于是,百十年来,不少关于摄影的著作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其中大多数都是关于摄影技巧,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取景、如何抓拍、如何使用快门光圈。但是有一些摄影方面的著作,你却从中找不到任何关于摄影技巧的阐述,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便是罗兰巴特的明室。作为法国当代思想大师、符号学家、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显然把摄影提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来进行思考,书中他那些梦呓般的自言自语里闪耀着思想的

2、光芒,在台湾版的明室的封底,罗兰.巴特引用了一个典故,故事讲述了藏传佛教的祖师马尔巴炼得一门大法,叫做“往生夺舍”,它可以使灵魂脱出在即的身躯,进入另一具尸体,使之复活。他的儿子塔玛多德跟随父亲修行,成为此法的独门传人。一次,塔玛多德参加赛马,最罗悬崖,马尔巴得知噩耗,忙赶去看望儿子。弟子们想请师父行“往生夺舍”法,却找不到合适的尸体。马尔巴把儿子抱在怀里,哀痛不已。恰巧就在前几天,有一对老人失去独生子,马尔巴前去以佛理相劝。说,得子丧子,如梦如幻,不要太过悲伤。看到马尔巴悲伤的样子,一名弟子对他说:您告诉我们,一切皆是幻像,令郎之死岂不也是一种幻象?马尔巴答道:你说的没错,但是我儿子的死是一

3、种超幻象。这段文字与明室有什么联系呢?与影像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本书的前半本巴特提出了好照片的两个标准,studium和punctum。这是两个拉丁语,前者表示“知面(studinm)”,后者表示“刺点(punctum)”,它们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所谓“知面”,我的理解就是影像的表层,衍生开来就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普遍知识,是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和解”的,受教育的,“合群”的,被普及的矛盾和欲望。是被现代化规训的结果。而“刺点”则是与个体息息相关,它只是关注个体本身的情感,在摄影的范畴里,是画面里这正能够击中人的内心世界的元素,是通过神情、眼神,在摄影的“专注”(相机定格下来)的基础上,赋

4、予其疯狂的“感觉”, 具有不妥协的反抗特质。两者虽彼此互相对立,但又并存于同一张照片中。罗兰巴特在思考“知面”与“刺点”时,诉诸这样一种“面的延伸”与“点的穿透”的辩证解释,其实是借用了柏格森与德勒兹“广度.强度”的二元论。广度是外在的、空间的、物质的;强度是内在的、时间的、精神的。在罗兰巴特看来“神情也许是某种精神方面的东西,一种把生命的价值神秘地反映到脸上去的东西”。具体来说,有些照片无可挑剔,流畅完美,但并不能称为好照片,它只是让人“喜欢”,便偏向STUDIUM;然而如果照片上有某些能让眼睛停留的细节,能“刺伤”眼球,目光能被“挂住”,有所滞阻,这样的照片便偏向所谓的PUNCHTUM,也

5、就是具有刺点。这时候便能够理解马尔巴的故事内涵了,尔巴的丧子在这里暗喻着罗兰.巴特的丧母。他的母亲去世后,他想从一堆母亲身前的照片中寻找到与在自己的印象中形象相符的母亲。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他翻遍了所有照片,发现每张照片都只是保留着母亲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一个稍纵即逝的残留。即使这些都是曾经的母亲、曾经存在的母亲,但都并不是母亲的本质,“因为我错失了他的本质,所以我错失了全部的她。”罗兰巴特怀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去追寻心中母亲的形象,他走进了母亲过世时居住的那套房子。于是,影响穿越了时空,“在灯下一张张爱过的那张真实的脸。结果,我找到了。”死亡的阴霾被照片中的小女孩驱散,那是一幅幅完整的影像,

6、它出动了罗兰巴特,他说:“我从中看到了不被家庭悲剧(父母离异)以及任何体系束缚的善良。“在照片中,罗兰巴特看到母亲童年时代的善良与温存,母亲坚守着这些美好的温存,母亲坚守着这些美好的品质,终其一生。在这里他找到了他心中完美的母亲。书中还写道:“总算这一回,摄影带给我好想回想般断定的感触、正如普鲁斯特曾体验过的:一天普鲁斯特低着头脱鞋,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他祖母的面庞,我第一次于无意中在记忆中重新见到了祖母,她那样子完美而生动”。在罗兰巴特看来“他拍摄了一张超等的照片,其存在至久远,超过了摄影本质所能合理保证的期限。”其他的照片,仅有类比而无真实。“不管照片给你看的是什么,也不管它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

7、看,照片永远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看到的不是照片。”摄影以它的“可视”表达着它的不可视,作品中形象的部分只是作为媒介,或者是被作为用来转述或实现其意图的材料,它们除了作为意义或者“无意义”的方式、手段或者线索之外,并不指向“形象”本身。 在罗兰巴特看来,摄影出自纯粹的偶然并且只能如此(和文字相反,文字的东西可以因为一个字于无意中间起的作用,使一个描写的句子变成一个发人深思的句子),摄影能立即把人所学知识素材的细节展现出来。”不管是照片,还是“一般图像”,在细节方面,每个人观看的角度不同,触动观者的细节不同,对同一张照片的解读也就因人而异。这便是“刺点”的真正力量所在。当图像给予观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8、时,对于图像的生理感应就很自然地上升为精神层面的感应,观众会对照片的世俗价值与精神价值进行判定。罗兰巴特希望看到的是,从神力感应上升到精神感觉所产生的愉悦,而作品本身与现实产生的关联性以及逻辑关系,则是更值得关注的。 从而巴特认为摄影的真谛便是证明“这个存在过”,包含了两个要素:“真实”的存在,但又是已经死亡的“过去”的存在。而个人体验中的好照片,是应该具备punctum的诱因的,即把处在“现在”的个体,跨过时间和历史,回到那个死亡的“过去”,重温当时的情感。得到“就是这个”的体验,身临其境。 换句话说,如若每个读者懂得如何真正去欣赏照片(而不是被外在的Studium牵制),我们就完成了对社会

9、的反思。这也是为何罗兰巴特在最后的时候说,“是摄影服从于完美幻想的文明寓意,还是正视其不妥协的真实性的重新活跃,就看我如何选择了”。 很乌托邦地说,如果每个“我”都做了巴特提倡的选择。“我们”就完成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在人类所有的领域到达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人们关注的问题则是心灵的回归,回归到最原始最本质的爱,摄影亦是如此。一个著名的摄影师曾经说过:“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但是我喜欢拍摄痛苦的主题,快乐永远只是短暂的,只有痛苦才能穿越永恒。”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摄影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影响本身,影象只是一个所谓的“刺点”, 用于激活已经成为过去的潜藏于灵魂深处的爱以及追忆那段往事的痛苦,这样的痛苦足

10、以让人沉溺。所以在确定了存在于“刺点”背后的社会意义之后,我们也有必要从这个触点的内容上去挖掘人性,从对痛苦的反思中寻找美好。因为这些令人刻苦铭心的痛苦已经成为过去,甚至被记录成一种形式的永恒,我们只好也不得不去看当下的的生活,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同时,罗兰巴特还提出了另一个命题:怜悯。“我把所有那些曾经刺痛过我的照片又重新集中想了一遍通过其中的每张照片,我都必然走得更远,比被再现事物的不真实走得还要远,我会发疯似的进入照片的情景,进入到图像里面去,用双臂去围拢已经死去和精要死去的东西,像尼采那样1889年1月3日,尼采哭着扑向一匹被杀死的马,抱住马脖子:由于怜悯,他疯了。”就像马尔巴对丧子的

11、追忆一样,罗兰巴特对已故母亲的追忆也只是现实中爱与怜悯的形式。真正的爱深藏于心灵的深处,当然更多人得心中的爱会因为现实的冷酷而变得无情而僵硬。然而作为摄影师,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敏感,他们贪婪地享受着现存的每一份美好。同样是因为敏感,他们必须承受当爱逝去时的悲伤,所以摄影师必须拍摄,拍摄出力量足以强大的影像,来努力盖过时间流逝的悲伤。然而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刺点”,能够让观者尤其是亲身经历着在多年之后重新看到当年的情形,从而将不管影像记录的是美好或是悲伤都转化成为一种曾经沧海的感叹,在感叹的同时,爱与怜悯就随之产生。爱可以永恒,与爱相伴的痛苦可以穿越一切。摄影师就是在这样一个悖论中追问并无限逼近真理。同样,这样的追问也刺痛着所有看过这些影像的人。 明室出版不久罗兰巴特就因车祸身亡,巴特的理论也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罗兰巴特用自己的经验去定义摄影的本质,并且从哲学的高度去关注摄影,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