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555100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开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开展。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根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

2、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局部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开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

3、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乱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开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开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根底。2. 当前各国学校结构发生变革表达出哪些共同特征答: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专业科层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也是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目标之一。而专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2、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促使学校走向准专业科层制或专业科层制那么是可能的

4、,也正是改革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即通过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 3、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 学校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表达。在国外,为了保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法律、政策和相应的制度是家长参与的重要保障和支持。其主要精神是藉由下而上的社会运动,重建学校的结构,以加强学校的自

5、主性,提升教师与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推动学校开展。 4、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标准取向。第三,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护个体老实、自我尊重和人格独立。 3、如何理解学校组织文化的独立性答:不管学校组织文化的根基在哪里,它们毕竟首先还是学校组织的意义或取向系统。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不是一种纯粹的从观念到观念的运

6、动。大多数学校文化的构成根底是与集会、教师会议、运动竞赛、社区活动、自助餐、报告卡、奖励与奖品、课程方案以及学校的一般装饰等有关的人造器物、礼节、礼制、仪式。正如威廉大内对组织文化的定义:“借以将组织的潜在价值观和信念传递给组织成员的符号、礼仪、典故。这种事实和多少有些片面的定义突出了组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对于组织结构而言。确实,尽管学校组织文化是以结构为根基的,但那种超越现实的结构约束的文化符号或现象始终是不可消除的,它们是组织结构运作与更新不可或缺的润滑剂。4、课程的涵义是什么?在当代,随着学校教育的开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赋予课程以更丰富的内涵,出现了对课程的更多的理解。归纳起来,最典

7、型的课程定义主要有三种:1. 课程是学校中的教学科目和活动 这个定义是从学校教育的文化内容的角度来界定的,亦即以知识为中心去考察课程问题。2.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 这个定义中的“学习经验,不是一个与理性、与知识对立的概念,它既包括学生在学校中通过活动和体验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也包括通过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3. 课程是文本和复杂的会话 “会话一词代表着一种“际遇,以及“际遇之后发生的事件。在学校和课堂情境中,教师、学生、知识处于一种复杂的互动之中,在这种“际遇中会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复杂的会话既是过程,又是结果。5、简述叶澜的教师专业开展阶段论答:1“非关注阶段

8、:从教的潜在者,所以专业开展意识本身就不存在。2“虚拟关注阶段:师范生在师范学习的阶段。专业开展意识十分冷淡。3“生存关注阶段:新教师入职。教师的自我专业开展意识是在外压下以“被迫的形式激发的,所以指向的内容主要是“生存技能。4“任务关注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专业开展的动力从外部转移到专业开展自身,教师已经自觉地依据专业开展路线自我规划专业开展,让专业开展成为职业生活的一局部。 6. 校长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具有的责任?1深刻理解和研究学校文化的历史和开展趋势。2领导学校文化的改造。校长在文化塑造中要扮演五种角色:符号、制陶工人、诗人、演员和医师。 3理念创新。

9、改造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改造学校文化的价值观,而改造学校价值观的过程就是理念创新的过程。一个好的校长,不仅要具有实现理念的能力,而且更为前提性的要求是能够提供新的理念。 7. 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答: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有六项:1校务开展:制定学校远景和开展规划。 2团队开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组织和鼓励员工学习、工作,形成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 3行政管理:处理行政管理事务,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检查与控制。 4教学领导:完成规划课程、监督质量和变革教学的任务。 5公共关系:进行学校内部和外部公共关系经营工作,包括公众关系、沟通事务和学校形象等方面的规划与执行。 6专业开展:属于校长自我领导和自我管

10、理内容,包括学科专业和管理专业的自我规划与开展。8.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答:1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仍未从“升学选拔的尺度上完全转变过来,“为促进学生的开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2教育评价的根底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例如如何对学生个体素质进行测评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3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性较差,而且体系过于庞杂,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4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专业化水平很高的工作,当前我国从事教育评价工作的人员

11、无论是在专业素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适应和满足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与开展的迫切要求。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文本?对学校教育的目的的表述?1949年?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开展为人民效劳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开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12、定?。“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