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54901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间道路单元质量评定标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实施-发布土地整理项目田间道路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Quality Rating Criteria for Unit Work of Field Road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征求意见稿)TD/T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ICS.P备案号:J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总则13 质量合格标准13.1 工序施工质量合格标准13.2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合格标准33.3 外观质量合格标准44 质量等级评定44.1 评定内容44.2 工序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标准44.3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45 质量检测方法

2、和数量4附录A 田间道路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8附录B 素土路基(面)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9附录C 石灰土基层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0附录D 级配碎(砾)石路面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1附录E 泥结碎石路面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2附录F 泥灰结碎石路面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3附录G 水泥混凝土面层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4附录H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面层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5附录I 路肩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16附录J 条文说明17前 言为建立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标准体系,规范田间道路工程质量评定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标准制、修订计划,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土地整理项目田间道路工程质量评定专项标准。本标准主要

3、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及对象;单元工程划分;工序施工质量合格标准;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合格标准;外观质量合格标准; 工序及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质量检测方法和数量。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附录J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加编制单位:本标准参与起草人: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田间道路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工作。2 总则2.1 目的依据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评定规程,为规范、统一田间道路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制定本标

4、准。2.2 适用对象本标准适用对象主要包括土地整理项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2.3 单元工程划分2.3.1 同一分部工程中按每条道路划分单元工程;2.3.2 当同一分部工程中一条道路长度与其他道路长度相差较大时,按长度基本相当原则,将该道路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工程。2.4 引用的主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建工程(JTG F 80/1 - 200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3 质量合格标准 3.1 工序施工质量合格标准3.1.1 素土路基(面)3.1.1.1 基本项目a) 基底地表植被、杂物、积水和表土等须清除。b) 表面明显的凹凸进行处理。c) 处理后的基底

5、须按要求进行压实。d) 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石块、砂礓石、杂草、淤泥、弹簧土等不满足压实要求的杂物。e) 多层压实路基,应对前一层光面洒水湿润。3.1.1.2 允许偏差项目a) 基底清理范围应超出路基设计值0.5m。b) 压实度不低于规定值。c) 平整度不大于15mm。d) 宽度不超出设计值的0.5%1.0%。e) 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规定值。f) 含水量不超出规定值的5%。g) 路基标高不低于设计值。3.1.2 石灰土基层3.1.2.1 基本项目a) 土质符合设计要求,无石块、砂礓石、杂草、淤泥、弹簧土等杂物。b) 混合料符合设计要求,配比准确,拌和充分,无灰团和生石灰。c) 保湿、养生期符

6、合规范要求。3.1.2.2 允许偏差项目a) 压实度不低于规定值。b) 平整度不大于15mm。c) 宽度不超出设计值的0.5%1.0%。d) 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规定值。e) 含水量不超出规定值的5%。f) 路基标高不低于设计值。3.1.3 级配碎(砾)石路面3.1.3.1 基本项目a)石质坚韧、无杂质,级配符合要求;b)配料准确,边拌和边洒水使混合料拌和均匀且无明显离析现象;c)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后轮碾压轮迹应重合1/2轮宽,洒水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3.1.3.2 允许偏差项目a) 压实度不低于规定值。b) 平整度不大于15mm。c) 宽度不超出设计值的0.5%1.0%。d) 厚度:面

7、层不低于设计值-10mm,基层不低于设计值-20mm。e) 纵断高程不超出设计值的-15mm+5mm。f) 横坡不超出设计值的0.5%。3.1.4 泥结碎石路面3.1.4.1 基本项目a) 碎石粒径规格符合规定,并不得含有其他杂质。b) 宜采用塑性指数高的黏土,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他杂质,粘土用量不宜超过石料干重的20。c) 施工方法符合规定要求。3.1.4.2 允许偏差项目a) 压实度不低于规定值。b) 平整度不大于15mm。c) 宽度不超出设计值0.5%1.0%。d) 厚度:面层不低于设计值-10mm,基层不低于设计值-20mm。e) 纵断高程不超出规定值-15mm+5mm。f) 横坡不

8、超出规定值0.5%。3.1.5 泥灰结碎石路面3.1.5.1 基本项目a) 泥灰结碎石路面中材料质量和规格要求均与泥结碎石路面相同。b) 土和石灰的总含量与石料重量百分比不应小于20,其中石灰剂量占土重的15。c) 施工方法符合规定要求。3.1.5.2 允许偏差项目与泥结碎石路面相同。3.1.6 水泥混凝土面层3.1.6.1 基本项目a) 基层质量已经检测合格。b) 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符合规定要求。c) 施工配合比符合试验要求。d) 接缝处理符合设计要求。e) 铺筑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养生。3.1.6.2 允许偏差项目a) 混凝土板厚度不低于设计值-10mm。b) 平整度:3m直尺测定的最大

9、间隙不超过5mm,平整度仪测定的标准差不超过2mm。c) 抗滑构造深度在0.51.0mm范围内。d) 相邻板高差不大于3mm。e) 纵横缝顺直度不大于10mm。f) 宽度不大于设计值0.5%。g) 纵断高程在15mm范围内。h) 横坡在0.25%范围内。3.1.7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面层3.1.7.1 基本项目a) 基层质量已经检测合格,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b) 混合料质量及施工配合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c) 拌和后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粒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d) 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和摊铺、碾压温度。3.1.7.2 允许偏差项目a) 压实度不低于规定值99.0%。b)

10、弯沉值不低于设计要求。c) 平整度不大于5mm。d) 厚度不低于设计值的15%。e) 宽度不超出设计值0.5%。f) 纵断高程在20mm范围内。g) 横坡在0.5%范围内。3.1.8 路肩3.1.8.1 基本项目a) 表面平整密实,不积水。b) 肩线顺直、圆滑。3.1.8.2 允许偏差项目a) 压实度不低于规定值。b) 土路肩平整度不大于20mm,硬路肩平整度不大于10mm。c) 横坡在1.0%范围内。d) 宽度不超出设计值0.5%。3.2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合格标准3.2.1 碎石料a) 含泥量1.0%,无泥团。b) 针片状颗粒含量15.0%。c) 密度2.55t/m3。d) 软弱颗粒含量

11、5.0%。3.2.2 砂料a) 含泥量3.0,无泥团。b) 密度2.5tm3。c) 细度模数符合规定要求。3.2.3 砂浆试件28天龄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值,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值的80%。3.2.4 混凝土a) 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b) 试件28天龄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15倍,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值的0.95倍。c) 混凝土抗拉、抗渗、抗冻指标不低于设计值。3.2.5 沥青a) 沥青材料宜采用道路石油沥青。b) 沥青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c)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符合规定要求。3.3 外观质量合格标准3.3.1 水泥混凝土面层a) 混凝土板断裂块数不超过0.4%。b) 表面脱皮

12、、裂纹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现象不超过0.3%。c) 接缝填筑饱满、密实。d) 胀缝无明显缺陷。3.3.2 沥青混凝土面层a) 表面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不超过O.5%。b) 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c)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密贴接顺。3.3.3 泥(灰)结碎石路面a) 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弹簧、波浪浮浆、积水等现象。b) 无明显碾压轮迹。3.3.4 路肩路肩边缘直顺,无堆积物,无阻水现象。3.3.5 边坡不陡于设计要求,目测平顺。3.3.6 轮廓线15m长度内凹凸偏差不大于3cm。3.3.7 曲面与平面联结联结平顺、圆滑、流畅,无明显折线。4 质量等级评定4.1 评定内容

13、4.1.1 工序施工质量;4.1.2 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质量;4.1.3 外观质量;4.1.4 质量检查、检验记录齐全性、准确性。4.2 工序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标准4.2.1 基本项目全部符合质量标准,允许偏差项目中主控项目检测点合格率不低于90%,一般项目检测点合格率不低于70,评为合格。4.2.2 基本项目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或允许偏差项目中主控项目检测点合格率低于90%,一般项目检测点合格率低于70,评为不合格。4.3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4.3.1 所属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原材料、中间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外观符合质量标准,质量检查、检验记录齐全、准确,监理抽检结果与施工单位自检结果相

14、符,评为合格。4.3.2 所属各工序施工质量有不合格的,或原材料、中间产品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或外观有明显不平整、不密实、坑洼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或质量检查、检验记录不齐全、不准确,或施工单位自检结果与监理抽检结果不相符,评为不合格。5 质量检测方法和数量5.1 质量检测方法5.1.1 素土路基5.1.1.1 基本项目现场观察检查,查看施工记录,必要时结合仪器实测。5.1.1.2 允许偏差项目a) 清理范围:钢尺结合观察。b) 压实度:根据土质类别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等方法。采用核子密度仪时,须用环刀法、灌砂法进行对比,保证其可靠性。c) 平整度:3米直尺。d) 宽度:钢尺。e) 铺土厚度:挖坑直尺检验。f) 含水量:烘干。5.1.2 石灰土基层5.1.2.1 基本项目现场观察检查,查看施工记录,必要时结合仪器实测。5.1.2.2 允许偏差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