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54901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DOC 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退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一、退水口及排水井构筑施工方案 #排泥场两个排泥区, 4本工程共设南深泓排泥场3排泥区的排与北深泓的#排泥场采用砖混式排水井退水,南深泓的4泥高度适中,经现场勘察北深泓的#排泥场采用涵管式和土工布宽顶溢流堰式退水口退水。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3#排泥场的退水设施施工在AD1200施工展布完成前完工。1、3 #围堰竣工前完工。4、4 排泥场的退水设施施工在2#排泥场退水口布置与施工3 一)、( 1、退水口布置 #排泥场将设置两个土退水口,3第一个退水口设置在横穿南偏泓的机耕路上#冲填区的最东边3桩号141+035),采用退水涵管式退水;第二个退水口设置在(桩号141+695)

2、,采用土工布宽顶溢流堰式退水口;根据施工进展、退水浓度等因素,启用第一或第二个退水口;以达到满足疏浚施工退水的要求、减少回淤之目的。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布置平面示意图。 2、退水口施工 (1)、3#冲填区最西边的退水口制作 1)、退水前在桩号141+035处南偏泓机耕路(横穿南偏泓)上埋设4根直径420mm排泥管道用作施工退水,随着出水浓度增高或排泥场的泥面抬高而更换埋设地点或抬高退水管道埋设高程,以减小退水回淤。 2)、埋设的管道间距不小于0.3m; 3)、回填好埋设地点,不影响交通,并夯实管壁。 (2)、3#冲填区最东边的退水口制作 1)、在已滩地上开挖一个23米的退水口与退水渠连接; (2)

3、、在退水口里口开挖一道横向的凹槽; (3)、在整个退水口铺上12层的土工布并展平; (4)、把铺好的土工布靠退水口里口的塞进凹槽里,并用口袋装土嵌紧,同时 嵌入的装土口袋高程不得高于退水口的高程,以防止被流水冲走; (5)、用口袋装土把退水口周围的土工布 压紧;随着出水浓度增高或排泥场的泥面抬退水 高而抬高退水口高程,以减小退水回淤。此法排水虽然简单,但是上述每道工序 必须用人工认真做好。 槽凹# 、二()4排泥场退水口布置与施工 槽 、排水井布置1#围堰平均净高为4.2m;4疏浚工程量大,施经现场勘察结合围堰设计计算,#排泥场将设置一个砖混式退水井,位置在排泥场的东边,距橡胶4工工期较长;坝

4、约100m的位置。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排泥场布置在开挖区的东侧,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可以延长退水流径,减少回淤; (2)、此处地基较好,满足做退水井的地基要求; (3)、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不致于造成整个开挖区全段面回淤。 (4)、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即使疏浚后期有部分回淤,后期清淤方便,容易清除掉; 2、排水井结构设计选型 (1)、排水井选型 整个退水系统由退水竖井结合退水管道、消力池、退水明渠组成。排水井是整个退水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退水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回水泥浆浓度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在总结多年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冲填区容量适中、回水流量大、

5、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我公司自行研制出了可自由调节冲填区水位的钢质式和砖混式等各种规格排水井,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先后在怀洪新河安徽段、中运河宿迁段、沂河江苏新沂段以及临淮岗下引河试挖段等大型疏浚工程中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本工程采用砖混式退水井。 (2)、砖混式排水井 1)砖混式排水井的运行机理视围堰内泥面堆积高度,通过增减口门周边的挡水板调节水位,水流则从挡水板顶部溢流至退水口内,经退水管、消力池和退水明渠排至河道。 2)砖混式排水井特点 该排水井结构除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排泥区内的退水泥浆浓度。 详见退水竖井结构示意图。 、砖混式排水井的主要结构(3)整个排水井由退水口门

6、、消力池和退水明渠三部分组成,其中退水口门和消力池是排水井结构的最重要部分。见图排水井结构示 意图。 1)、退水口门的余水安全排送至冲填区之5%退水口门的作用是将冲填区内泥浆浓度小于 外。退水口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浆砌石材料构筑的基座。根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立柱。每根立柱均与基座浇铸成一体;立柱两侧均留4、有凹型槽。 、12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挡,置于相邻立柱的中间和顶端,用于增加立柱的侧压力。 、若干不同规格的木板,用于插入相邻立柱的凹槽中,以调整余水的排出流量。 、1块一定规格和大小的钢质连接板,其间适当部位留有与排水管直径一致的圆孔。连接板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下端与基座连接,上

7、端加装一定规格的角钢后,用于加装木板。 、1000mm的排水管若干节,埋于距橡胶坝约100米的堰身,其中排水管的进水端与钢质连接板紧固。 、止水23道,置于排水管堰身段的适当位置,用于阻止水通过管壁流动,导致堰身坍塌等险情发生。 、2个封堵钢板。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启用该设施分别封堵排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避免水倒流至冲填区。在水位低于内水位时段,排泥区内的积水即排水井自排,在水位高于内水时段,退水渠穿过行洪堤部位应埋设涵管,涵管出口设封堵闷头或阀门的控制措施,防止洪水倒灌而影响工程进度。 、为配合封堵钢板对可能的倒灌水流的进一步封堵,在排水井井底放置适量的袋装土和块石(该设施仅在必要时使用

8、)。 、在靠近排水井一侧设置加固平台,以加大堰身断面,提高该段围堰的防洪级别。 2)、消力池 消力池的作用是将排水管内较大能量的水流,经消能后平稳过渡至退水明渠。消力池由防冲层和消力坎两部分组成。详见退水井施工图。 、防冲层:位于易冲刷地段的明渠两侧、底端和堰身出水管以下坡段。防冲层自下而上主要由土层、土工布层、细砂层和浆砌块石层等4层组成。 、消力坎:位于防冲层的适当位置,由混凝土块构筑而成。 3)、退水明渠 退水明渠与消力池连接,其断面积是根据排水管的出水流量和明渠中水的流速确定的。 (3)、砖混式排水井的主要技术参数 1)、俯视形状及尺寸:底板正方形、每边净宽4.0 m、厚度0.6 m;

9、 2)、立柱尺寸:正方形,每边宽0.6 m; 3)、退水井单边宽度:2.0 m; 4)、进水方式:四面溢流,设计溢流高度0.25m; 5)、可调节最小水位差:0.05m。 、构造形式:框架式结构。井架立柱及横撑部位内配钢筋,横撑为钢筋混凝土6)结构,尺寸为0.3 m 0.3m 2.0 m。立柱尺寸为0.6 m 0.6 m,内设挡板门槽; 7)、消力池开挖尺寸为深1.0m,宽2.0m,长6.5m,坡度1:5; 8)、防冲层:土工布层、细砂层和浆砌块石层的厚度分别为一层、0.2 m、0.3 m; 9)、消力坎尺寸为:0.3 m 0.3 m; 10)、退水管口直径:1000mm; 11)、适用范围:

10、 3 m围堰净高h10m; (4)、退水流量计算详见附件退水流量计算及尺寸设计。 3、排水井施工 (1)、井体施工 #围堰填筑施工同时进行。按下列步骤施工: 井体施工与41)、在拟建排水井基座处,按照设计图纸开挖一定尺寸的地基。 2)、在夯实、铺平地基并定好尺寸后,砌筑浆砌块石基础; 3)、砌筑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立柱,并适时架接横挡、密实钢质连接板等。详见退水竖井施工图。 (2)、退水管 1)、退水管在围堰填筑到3.5高程时开始铺设,(设计退水管进水口底高程3.0米,出水口的底高程2.0米;)挖槽底宽为2.5米。 2)、平整挖槽地基。 、按照排泥主管线的施工工艺架接排水3)管,并将钢质连接板与排

11、水管的进水口紧 密。 、止水处理(3)道止在堤身段退水管适当位置埋设 水。止水的处理方法是:先在三面开挖再将一足够大的薄膜沿退深的凹槽,0.5m水管周边扎紧,并将薄膜三边伸入凹槽, 薄膜两侧用松软泥土堆好。 4、消力池施工消力池结构总消力池是施工回水经退水竖井排至退水明渠的过渡段,详见。消力池施工与铺设管道同时进行。剖面图 5、土方填筑、根据填筑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压实方法,对局部压实不到的采用人工配1)合机械夯实,确保回填土方达到设计要求。冲填区围堰填筑要求压实度不低于 0.9。、土方填筑,应采用接近最优含水量的土料,且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2)水量的范围内,如果超出,应采取措施,如翻

12、晒等,使含水量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填筑。 3)、分段填筑时,各土层之间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 4)、必须严格控制铺土厚度及土块粒径。机械压实严格控制每层不超过30cm,土块粒径不大于8cm;每层压实后经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可铺筑上层土料。 5)、由于天气、施工等原因停工的回填工作面应加以保护,复工时必须仔细清理,经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准填土,并记录审查。如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现象时,应根据情况认真处理,并经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雨前碾压应注意保持填筑面平整,以防雨水下渗和避免积水。下雨或雨后不允许践踏建筑

13、面,雨后填筑面应晾晒或处理,并经监理人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7)、土方填筑时,无论采用人工夯实还是机械碾压,除应满足本节条款外,还必须符合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中的有关要求。 二、退水渠施工方案 (一)、退水渠布置 #冲填区:自退水冲填区:退水渠自退水口平行于南泓橡胶坝至南深泓;34井平行于北泓橡胶坝至北深泓。 (二)、退水渠设计计算 #围堰的退水渠纵向坡降为1:1000、41、根据施工经验拟订3;横断面尺寸如图所示。 (三)、退水渠施工 根据设计的退水渠尺寸,用挖掘机按照设计的退水渠线路开挖;弃土置退水渠两边1.0米外处,并用退土机铺平。 过水流量计算详见附件退水流量计算及尺

14、寸设计。 南泓围堰退水渠断面图北泓围堰退水渠断面图1:2 1:2 1:2 1:2 1.0m 1.0m 1.0m 2.0m 附件 退水流量计算及尺寸设计 一、退水口的主要结构 整个退水口由退水井、消力池和退水渠三部分组成,其中退水井和消力池是退水口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二、流量计算 (一)、退水口水力计算 本工程的北深泓疏浚施工将先后投入一艘AD1600和一艘AD1200挖泥船施 33/h,出泥量为整个/h和工,此两艘挖泥船设计排水流量分别为:3000m4000m排水流量的10%,则实际出水量应为排水流量乘以0.9的系数;同时,挖泥船作业一般有效施工时间为每天18小时,退水流量系数应为18/24=

15、0.75。 1、排水流量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投入本工程的两条挖泥船实际排水流量应为: 3/s) 0.75=1.313(m0.9Q=(3000+4000)3600排、计算堰宽 退水竖井泄水口通过增减挡水板控制退水位和泄流量,泄水经过挡水板时,形成薄壁堰流,泄水能力计算公式采用: 1/23/2 其中2g) HQ=mB(泄3/s) 通过泄水口排出的流量(mQ泄侧向收缩系数,一般取0.96; m流量系数,薄壁堰,一般取0.42; 2 重力加速度9.8m/sB堰宽;gH堰顶水头m,取0.3m 1/23/2=4.48m,则单边井宽m(2g)H= Q要满足Q,则堰宽B=Q泄泄排为L=4.484=1.12m,取1.2m。 、退水口涵管管径计算: 退水涵管与竖井砌筑为一体,总长30米,上口高程设为3.0m,下口高程设为2.0m,则坡降i=(3.0-2.0)30=3.3%,计算公式为: 1/2 2g(H+il-nd) 其中 =mQ管泄3/s); 即为1.313(mQ数值等于围堰设计排泄流量,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