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54485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家争鸣一、 单选题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B C D.2.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级别之人。孔子关怀人而不关怀马,这重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看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 .孔子反对级别差别3.右图阐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段材料阐明孔子()既注重“仁”,又强调“礼” 觉得“仁”和“礼”是相辅相成

2、、不可分割的觉得“仁”和“礼”是互相矛盾的,两难选择 主张“礼”“仁”并行,互相制约. B. C D.5.冉求胆小怕事,遇事畏缩,孔子就教导她凡事要抓紧,要立即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她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6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道德经。石刻上会浮现的内容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出自

3、道德经)。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思想 .民本思想“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阐明荀子().注重礼仪教化 主张礼法并施 .强调严刑峻法 .倡导为政以德9.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如下评论对的的有( )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这是墨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本 “兼爱”“非攻”反映了劳动人民但愿平等相处、过安定生活的规定“尚力”“节用”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因其阶级立场的局限,战国后来墨家思想不再受人们注重A B C. D.10荀子

4、觉得“天行有常”,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下列人物的思想与其对立的是( )墨子 B.庄子 .孟子 .韩非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12.“金玉虎符”选用国家博物馆的战国时期“阳陵虎符”复制而成。上雕铭文,“治国平天下 修身福自家”, 其铭文体现的思想属于( )A.儒家 道家墨家D法家 1.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倡导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 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14.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

5、四方来效”。她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A儒家对仁政的倡导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16.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老式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本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

6、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阐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阐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民意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本。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抱负人格相相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7、、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局限性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局限性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措施,只能合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放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但是一国但是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

8、波及日本。南则风行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重要政治观点。(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重要根据。(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20.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下一组材料是国内古代思想家有关“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

9、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楚语上“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材料二北京时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揭幕。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中的典型名句响彻耳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朝闻道,夕死可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奥运官方网站请

10、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老式中的哪一理念?从材料一中概括出该理念的具体内容(不得摘抄原文)()列举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重要观点。(3)奥运会揭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典型名句,这体现了如何的人文奥运理念?()你从两则材料中可得出什么启示?百家争鸣答案9.一、单选题1.B 2.C 3.B .B 5.C 6. .B B 9.D 10.B 1.A 12.A 13.A 14 .B 6.B 17.A 1.A二、非选择题1.【答案】()主张“贵贱有序”的级别观念;倡导“仁”,主张以德治民。(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

11、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国家和时代的限制。()逐渐成为中国老式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20.【答案】(1)理念: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内容:民众是立国之本的“重民”思想;关怀民众劳苦的“爱民”思想;但是度掠夺人民的“养民”思想;根据民意任用贤人的“从民”思想;取信于民的“信民”思想。(2)人与自然关系: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人与人关系:孔子:仁,礼,德治;孟子:仁政,“君轻民贵”,性善说;荀子:性恶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3)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4)启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要诚信为本;人民安定了社会才会安定;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