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应急预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54485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泳池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游泳池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游泳池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游泳池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游泳池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泳池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泳池应急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渭悦心游泳协会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建立泳池的应急机制,提高处理泳池突发事件的能力,迅速有序的地组织施救行动,控制突发事件的扩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泳客的安全,为泳客提供安全、文明、舒适、卫生的运动场所,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部门负责人领导,预防为主,防应结合,统一指挥,救生员参与,医院救治的原则。三、急救小组:组长:路兴鹏副组长:李亚林 曹艳丽 马亚莉组员:救生员(史满福、王向来、王维、路奇骏、张康乐、王永平、冉晨、朱宝亚);有应急同步拨打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急救小组成员根据救生员职责,发

2、挥相应作用,由本岗救生员担任,承担泳池在突发事件时的执勤汇报、协助、抢救、保障等工作;四、应急处理程序:1、天气变化的应急措施:(1)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天气可能会发生变化时(如:暴雨,闪电,打雷及能见度过低等不利于泳池开放的天气),游泳池领班或救生员应第一时间上报副组长,由副组长请示组长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开放。(2)在泳池开放时间内天气突变时,如上述天气情况,游泳池领班或救生员可立即要求正在游泳的泳客上岸,并安排泳客到安全的位置,同时,通知副组长,听从副组长的安排。2、水质变化的应急措施:(1)发现现泳客患有游泳池规定严禁游泳的病情患者时,游泳池领班或救生员应立即要求病患者和所有泳客上

3、岸,并立即报告给副组长,由副组长请示组长后并联系疾病防控中心检测水质,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暂停开放。(2)检查到有儿童在儿童池小便、排粪便的,应立即阻止其行为,如水中已有粪便,领班或救生员应立即将儿童池的水排干,经过消毒后方能重新注水开放,并确认其家长及住址、联系电话等情况,立即上报副组长,由副组长与该儿童的家长做思想工作,对游泳池池水、清洁人工或由此发生的相关费用须由其支付。3、泳客超过游泳池容量的应急措施:游泳池必须严格控制每场人员容量,不得超员售票。按人均水域面积不得低于 2.5 平方米,根据各游泳池测算,达到人员容量时领班或救生员立即停止售票入场,并将情况上报副组长。 4、溺水事故的应急

4、措施:(1)当救生员、管理员所负责区域内发现溺水险情,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并实施救援。(2)另一侧救生员立即通知会所前台拨打120报警,同时协助实救或补位。(3)当事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并实施现场急救(CPR),待救护车到后送往医院。(4)现场管理员应监控现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会所前台或其它岗位人员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并向领导报告。(5)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组长、副组长必须亲临现场,亲自组织指挥抢救,把伤害程度控制至最低,至少安排两位主力救生员,必须做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措施,进而抢救溺水者。情况严重者,由组长或副组长联系社区医生或拨打120求救,并布置好现场的工

5、作秩序,避免因混乱而再次出现溺水事件,在抢救过程中,救生员必须一直进行施救,直至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好交接工作,并协助做好救护工作;(6)在医务人员来到之前,救生员无资格判断溺者是否死亡,即使不再有任何生命征兆,但仍然有抢救希望,不能停止对溺者的救护;救生员在现场,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苏醒或者医生到达现场。(7)溺水者为儿童的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8)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副组长及组长报告,组长向公司总经理报告死亡情况,请示公司有关部门做好后期事故处理。(9)发生溺水事件后,当值人员第一时间要报告直接上司,由直接上司再逐级上报公司领导,形成应急汇报制度。重大

6、情况须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或项目最高领导小组对社会(如体育局、媒体、社区业主等)进行事情公布与解释。(10)泳池管理人员做好突发事件记录。部门负责人填写特殊事件报告,逐级上报。5、泳客受伤应急措施(1)每个游泳池内应备有急救箱,箱内应装备有急救时所必需的医药用品与器材。每月定期及时检查及补充医药用品及器材。(2)任何员工在任何场合发现有受伤的泳客应立即报告,尤其是游泳池的救生员、服务员及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随时注意是否有受伤泳客,接到有受伤泳客的报告,游泳池管理人员应立即与受过专业训练的员工赶到现场,实施急救处理。如伤病情况不严重,经急救处理后,或安排医生来出诊或送泳客去医院,作仔细检查及

7、治疗。如受伤情况严重的话,边进行急救处理,边安排急救车将受伤泳客送到医院去治疗,绝不可延误时间。(3)事后应由部门负责人填特别事件报告写出泳客受伤事故的报告,该报告除呈报上级领导外还应存档备查。6、停电事故的应急措施:(1)每个泳池须配置2-3个手电筒。走廊及更衣室内应配置应急照明灯,并定期检查。(2)向泳客及员工说明这是停电事故,保证所有员工平静地留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更衣室内的泳客平静迅速地疏散。(3)用手电照明公共场所,帮助滞留在游泳池内、游泳池边等的泳客转移到安全的地方。(4)在停电期间,注意安全保卫,加强泳池更衣室走道的巡视,防止有人趁机行窃。(5)游泳池如配备有紧急供电设备,停

8、电后立即自行起动供电。每月对供电设备进行检测、试运行。送医院治疗轻微严重评估状况通知公司领导溺水外伤后续工作紧急救护止血固定救护车接手是发生事故休息敷药包扎返家休养联络保险公司登入工作日志呈报公司领导启动安全管理小组呼叫120派遣救护车疏散无关人员、维持现场伤患评估紧急溺水急救处理CPR评估CPR操作通知家属是否須作CPR应急图示流程:7、应急处置7.1少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救生员所管区内发生险情时,救生员第一时间将溺水者脱出水池,排出体内吸入的积水方法:救护者将患儿腹部置于救者的肩部,头足下垂,快步奔跑,借跑走抖动利用患儿头部下垂的重力学作用使溺水儿童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救护者可以用自己的

9、双手举起患儿的双手,边跑边颤动患儿的双手,一方面促进呼吸道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也可将患儿腰部抱起,背向上,头足下垂,并不时颠颤使患儿体内积水外流。促进呼吸,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方法:将患儿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现场如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现场没有兴奋剂用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等穴位。如果病儿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只手托下颚,一只手捏住鼻孔,每分钟16-18次,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60-80次,要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种。7.2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1.轻拍肩膀并说:“你怎么了,快去打120”。2.清除口

10、腔异物。3.打开呼吸道。4.判断呼吸,耳朵靠近溺水者口鼻:听看感觉。听有没有呼吸声,看胸口有无起伏,感觉有没有气流通过脸颊。5.无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二次)。6.检查脉搏:食指、中指摸到气管后,向外滑至气管与颈肌间的凹沟处。7.无脉搏进行胸外按压,30次。再吹2口气。手法:一手中指沿肋缘向上滑动至胸骨下切迹。食指并拢中指,另一掌根部沿胸骨下滑碰到食指,大拇指在食指沿长线上。双手重叠,手指翘起,开始按压。按压时注意手指不要碰到溺者胸部。注:1.按压频率:100次/分钟。 2.按压深度45厘米。3.按压与通气比率:成人30:2 4.吹气量700-1000ml5.按压与放松比例1:16.再次评估:5

11、个周期后或2人以上每2分钟轮换。有呼吸者:处于侧卧位;保证畅通呼吸道;监测意识呼吸脉搏、无呼吸者:有脉搏,每5秒吹气一口(10-12次/分)。无呼吸者:无脉搏,继续徒手CPR。7.3 急送医院继续抢救方法:患儿经以上处理,呼吸心跳恢复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因为还会现出肺部、心脏及脑的并发症,所以家长一定要迅速护送到医院继续进行抢救治疗。7.4安全组:管理员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与医院联系派救护车,要说清楚地点、发生事故的情况并提出要求。救护车来时,救生员应跟车到医院,溺水者没喘气时,在车上不能停止做人工呼气。通知管理处或公司负责人前来处理。8、应急资源保障: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游

12、泳馆领导应加强突发溺水事故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突发溺水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保证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8.1监控系统:负责监控游泳池及周边环境,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的跟踪及处理8.2应急救治队伍:游泳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8.3演练:游泳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8.4经费保障:游泳馆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8.5通信保障: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对讲机)。9、后期处置:溺水事故结束后,公司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溺水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和上一级集团领导。10、奖惩:对参加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对发生事故置之不理,处理不当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