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554484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是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时代,美国五大影院为了体现上流社会的高雅品味,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这种习俗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说明A.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电影业走向衰落 B.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C.精神的空虚使人们追求享乐型生活 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2.1919年12月,胡适说:“现在有许多人自己

2、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髙谈保存国粹。”他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都可以称为“国故”,而“国故”包括了国粹与国渣,“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功夫”。这表明胡适A.希望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有所怀疑C.赞扬了五四运动的民族精神 D.存在“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3.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球实况转直播,报道指出,此次开幕式将是史上收视人数最多的电视节目,能够看到实况的观众人数将达23亿。这说明A.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B.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C. 观众必须通过电

3、视才能了解奥运会D. 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4.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追求是基于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5.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A.揭开了

4、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6.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此后,人们开始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就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这反映出牛顿力学A. 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 B. 对人们认识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C. 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发展 D. 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依据7.“从国民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里的成熟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逐

5、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A.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8.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人的头脑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千千万万个印象,“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A. 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B.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C. 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 D. 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9.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

6、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B.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10.1956年以后,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对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给予揭示,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给予积极的思考。这段描述说明A.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潮 B.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C.社会上出现“左”倾思潮 D.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1

7、1.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12.1943年,邓小平曾说:“遵义会议之后,党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 彻底克服了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回忆过去机会主义领导下的惨痛教训,每个同志都会感觉到这九年是很幸福的。”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毛泽东思想已被确立为党的

8、指导思想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D.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取得巨大成功13.伏尔泰(1694-1778年)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评价:“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人)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这个事件是A.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B.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4.据古代中国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说文解字曰:“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

9、”而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实质上说明A.古代中国医学重理论,近代西方医学重实用B.古代中国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医学C.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D.前者注重根治间接调理,后者针对表象直接救治15.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16.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

10、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思想解放的力度不够 B.市民阶层的力量薄弱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D.宗教神权统治的顽固17.拉莫特勒瓦耶在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他们都强调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8.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B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处于

11、世界工厂地位C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D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19.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A.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B.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20.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

12、提高 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21.明清时期,铜仁的戏剧发展迅速,1375年修建的四川会馆(三江公园川主宫),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馆内定期的戏剧演出经常座无虚席。观众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到工匠世人等。明清时期铜仁戏剧的这一特征A.反映了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 B.表明戏剧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22.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是因为撰写的时代与商相隔久远,其内容的真实性常被人怀疑。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由此可见A. 没有考古辅证的古籍必有争议 B. 考古发现与古籍

13、有互证作用C.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D. 史记所载都是真实可靠的23.有人评论说:“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这表明诗经A. 注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B. 蕴涵人文主义精神C. 具有深厚浪漫主义色彩 D. 引领诗歌发展方向24.有学者在评论卢梭思想时指出,“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