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54332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块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12题。1漫画描述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空洞2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B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和生活中大量废热的排放C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D石油烃废气的大量排放解析:第1题,漫画中的冰、企鹅和即将被淹没的楼群是题眼,说明漫画描述了南极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的现象,这是温室效应的后果之一。第2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石油烃废气的大量排放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污染物;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和生活中大量废热的排

2、放是热污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能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答案:1.C2.A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 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人口2 000余万,工厂3.5万家,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回答34题。3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B受温室效应影响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4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C禁止使用私家车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

3、汽车通行能力解析:第3题,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并且墨西哥城位于盆地中,多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第4题,通过实施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治理工厂废气,减少污染源。答案:3.A4.A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56题。5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A BC D

4、6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解析:第5题,造成塔里木河断流的原因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同时又与人类大量引用河水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有关。第6题,水库的干涸会造成其附近更加干旱,从而使沙漠面积扩大。答案:5.B6.C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78题。7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泊周围地区土地沙漠化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8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

5、积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建设污水处理厂A BC D解析:第7题,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能力。第8题,乙湖为太湖,近年来水污染严重,其治理措施有: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答案:7.D8.C读图,完成911题。9图中M所在省区具有的资源优势主要为()A煤、铁、石油 B水能、有色金属C风能、太阳能 D耕地、森林102016年34月,图中M省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人口急剧增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B水污染严重,水质降低C大气环流异常,降水持续异常偏少

6、D岩溶地貌广布11为应对水资源问题,图示地区可以采取的可行措施为()A大规模人工增雨B海水淡化C完善水利设施D发展节水农业扩大麦田面积解析:第9题,图中M省区为云南,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丰富,煤、铁、石油、风能、太阳能、耕地资源均偏少。第10题,云南的干旱主要是由于降水持续偏少、而气温异常偏高造成的。第11题,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应结合实际分析,A、B两项不切合实际;D项,云南在南方,不适宜扩大麦田面积。答案:9.B10.C11.C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13题。12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

7、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13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 BdCe Df解析:d、g均为山地、丘陵地带,降水多,以林地为主;a、b均为绿洲;c为典型草原;f为林草过渡地带;e处冰川广布,水源充足,为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答案:12.D13.C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剖面所经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湿地减少 B荒漠化C水体富营养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15图中河流河源地区大片湿地最突出的作用是()A美化环境、释放氧气B调整水量、净

8、化水体C涵养水源、调节气候D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解析:根据图中的地形起伏特色、山脉分布、西昌的位置,可知该剖面所经之地为横断地区,横断山位于云南四川西部,这里水能、森林资源丰富,纬度低、高差大,生物多样性突出,但目前受到严重破坏;图中河源地区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湿地最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答案:14.D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简述以甲为代表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形成原因。(2)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等不合理的活动,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3)丙地区已建成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

9、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及产生原因。图中甲所在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覆盖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极易引起荒漠化;乙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地形以丘陵为主,植被破坏极易引起土壤侵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可从保护湿地、防治荒漠化、保护河流水源地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破坏植被。(2)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土壤侵蚀(3)保护该地区的湿地、高原植被,改善当地气候,防治荒漠化;保护大江、大

10、河源头;保护当地的珍稀物种,减缓物种的灭绝速度等。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结合实例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第(1)题,

11、由材料一、二信息可知石羊河水量减少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主要是随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第(2)题,干旱地区对农业土地的不合理开发易形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湿地面积缩小等问题。第(3)题,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2)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湿地面积缩小等。(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