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54318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师附小2017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六师附小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管理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 学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上海市学业质量 绿色指标、学校十三五规划 -提升学校课程实施质量,加强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为指导,聚焦学 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优质均衡 发展,努力打造开放包容、优质多元、充满活力的教育发展 环境,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影响力。二、工作目标 1、处理好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内 容、实施、评价之间的关系,实现课程目标的精准性、课程 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和课程评价的多元

2、性。2、加强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建设,构建适合学生发展, 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凸显课程的基础性、 拓展性、探究性。3、以精细化教学流程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教 学管理网络,加强有效教学管理干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效三、重点工作(一)课程建设 1、依据上海市 2017年中小学课程计划、学校课程方案和学生实际,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 32节,三年级每周课时总量 为33节,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 34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开足开齐 墓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 ”三类课程,合理编制并 规范落实学校课程计划及年级课程目标和内容。2、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思想,保证学

3、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 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工进一步全面实施 快乐活动 日”和 快乐30分”拓展活动要求,各年级组织校园群体健身 活动和社团活动、学科兴趣活动等拓展型课程,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1)阳光体育和晨仪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早上815-845;洒扫活动每天中午1210-1225;午会时间1230-1255,快乐活动 日每周一中午1230至下午320,内容包括星星秀电视、 班团 队活动(1课时)、拓展型课程(1课时)、体育活动课(1课 时)等,其中另一节体育活动课根据年段不同安排在快乐30分活动中;课间大活动每天下午135-200,内容包括健美操室内操室内操。2)每周在星星秀电台时间

4、安排一次时事形势教育和健 康教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时事教育活动3主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双周由班主任组织本班的主题 教育活动,其中每学期至少有 1节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为主 题的班队活动,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单周学校统一组 织教育活动,其中四五年级安排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3、丰富 小公民”课程、小能人”课程和 小主人”课程内 容,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一步开发二类课程的内容和 资源,凸显课程内容服务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功能。1)在三年级美术、四年级自然进行长课的基础上,增 加三年级信息技术和四年级美术的长课试点,要求以教研组 为单位组织培训与实践,指导教师根据自编

5、的整合教材进行 教学,并做好相关的课堂实践研究记录,期末完成长课课程 资源包。2)对快乐阅读、玩转数学、快乐ABC等拓展课程进行进一步修整,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加强活动设计, 完成分主题(或单元)细化评价目标的撰写,创设学生探究 体验、分享互动的平台。3)周一至周四分年段安排社团课程,增加乐高”、计算机编程”、木工制作”等创新课程,并通过专业教师引入和 青年教师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社团课程的质量。其中一二年级为普及社团,教师走班;三四五年级为精 品社团,学生自行网上选课进行走班。(第1-2周完成精品社团招募,第 3周正式开始。)(二)课程实施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优化课程 实施的途径

6、与方式,满足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提升学生核 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1、进一步探索 舍班、长课”的课程实施形式,并通过定 期听评课等方式邀请专家对自编的长课教学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专业指导(主要为自然和美术学科),提高此类课程实施的质量。2、进一步探索社团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方式,加强社团 课程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社团课程的实施质量。具体做法1) 8月底组织35岁以下教师进行创客培训,主要内容有木工制作、 STEM-乐高、3D打印、卡魅制作、 陶艺、机器人、VR应用等。2)开学初组织社团老师会议(包括外聘老师),对课程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培训。3)以年级为单位,对社团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和反馈。4)

7、校级层面12月底举行 科技节”,对社团成果进行评 比和展示。3、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优 化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方式,完善 学科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实施模式。具体做法1)加强培训指导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加强 学习和研究帮助教师转变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素养、学习兴 趣等的培养。2)加强教学实践 以打造 探究体验式”的课堂为研究重 点,10月份开展 跟进式”互观课研究活动,提高教师自我反 思能力和教研组的合作研究能力。流程及要求 学科组9月,动员务虚,学科组层面陪训。教研组制定活动计划(时间和人员安排、上课内容) ; 活动前,组织一次集体说课活动;活动中组织组内教师参与 课堂跟进课

8、实践(注组内老师全员参与每一次听课活动,)组织每次的评课活动,并做好每一次的跟进研讨记录;活动 后,做好资料汇总工作,包括活动计划、说课和评课活动记 录(教研组提供),教案、案例、教师评课表(教师提供)教师关注个人改进点;按三备三结合要求进行教学设 计、教学实践并撰写教学案例;认真参与听评课活动,完成 听课评价表,做好资料整理汇总工作资料包上传个人工作 室。(三)课程评价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加强学生全 面评价和过程评价,促进目标导向下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最大化。1、严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从等第制 评价频率、评语、豉励与表扬、关注学习兴趣、关注学习习惯等方面不

9、断完善评价手段和方法,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1)加强培训与研讨,指导教师严格按照六师附小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操作流程”和六师附小各学科基于课程 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操作指导手册 ”规范、科学,客观地进行教 学与评价。具体做法8月底在学科组层面,针对每个学科的具体做 法对所有科任老师进行专题培训,期中对学科评价情况进行 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2)明确 三不一要”一二年级不可以布置书面回家作业; 一二年级不可以进行期中、期末的书面考试;不可以对学生 进行排名或变相排名;全部要采用等第制与评语相结合的评 价方式(试卷不由现分数),指导教师改变单一的纸笔测试 评价,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

10、进行评价。任务单评价依据课程标准,针对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设 计分项评价学习任务单。日常表现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的习惯养 成,从纪律、倾听、思考、参与和作业五个方面对进行学生 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好评价记录。活动评价通过学科实践活动和游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 综合评价。2、结合区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以及校园网重建,对已有 课程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等进行进一步调整,提高评价指标与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的匹配度。具体做法以学科组为单位,依据课程标准细化评价标 准,重新确定各年段分项评价内容以及分项评价指标。3)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档案平台,及时上传评价结果, 积累过程性

11、评价数据,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方向。(四)课程管理 依据六师附小教学质量管理细则,进 一步明晰职责、任务与目标,提升学校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所 体现的规划、执行、建设和评价的能力。1、完善学校管理网络 1)教研组管理 积极开展大组 每学期二次,教研组单周(下午 130-230)的教学研究,严 格执行 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题”的四定要求,深入开 展基于问题的校本研修活动,用理论学习、专家或骨干教师 讲座、课堂研讨活动、教研组讨论交流、教师专业素养等系 列活动,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研究。针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开展基于问题的分析和思 考,制定有针对性的新学期改进措

12、施,特别是对落后班级进 行有效干预,并定期进行监督。规范教学常规,有效落实教学五环节。备课各学科组统一模板,对于35岁以下的老师要分单元由学科组长和教研组长进行检查(修改批注),35岁以上 的老师听随堂课时检查。上课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学科组长每学期每 个年段至少听2节课,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听组内教师每人 2节课,并做好评价和反馈。作业年级组统一簿本和作业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 回家作业,语数英学科组针对教学重难点由教研组长统一精 心设计作业。综合大组以教研组为单位规范作业要求以及对作业的评 价。辅导组建各学科特长生辅优班和星星班(2-5年级),严格按照学校和年级要求做好特长生和星星

13、班的辅导工作。测试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命题,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 行等第制,取消综合评价进行分项评价,试卷不由现分数, 重点关注如何提高命题能力。具体流程集体研讨-个人命题-教研组长审核注第6周 组织第一阶段命题情况调研,第 8周反馈研讨建立新老 教研组长带教制度,提高新教研组长的管理能力。具体做法期初新老教研组长共同制定带教计划,包括提 前一周审核教研组活动内容,每月一次参与校本研修,命题 审核,教学常规管理等。期末对带教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奖励。附带教安排表带教人被带教组长备注马美悻吕芳、刘彬彬 吴志华 宋佳丽 薛秀莲 郑萍萍、王晓霜 杨咏 梅吴蕾龚丽华赵敏敏顾方敏 孙丽君 陈璐朱慧李懿

14、良 周旦朱华陈婷2)年级课程领导小组管理 指导、敦 促教研组正常开展各项教学与研究活动实施每周一节的常态课和教学常规规范落实的监控加强1-5年级个别化辅导,成立星星班,关注三类学生(特长生、学困生、心理 生)的培养、跟踪和调研。3)学校质量监控组管理 学校质量监控组由学校行政人 员和专业估组人员组成,对学生学业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进 行监测,提供科学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诊断和指导,不断提 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学初分学科制定本学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包括教 学质量,学业水平测试、校本研修有效性等,并制定有效的 调研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制定行政调研方案,对部编一年级语文

15、和道德法制课 程、外聘教师等通过听评课等方式进行监测和指导。2、加强教学调研和教学机制的有效干预1)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校课程计划执行以及教学常规的调研和监控。具体做法 期初,确定调研内容、要求和实施对象备课、 作业教研组;2分钟预备、常态课年级课程领导小组;教研 活动、调研课质量监控组等。期中,各项检查工作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和反 馈;记录齐全。期末,结合考评进行反馈和反思。2)开展分校区或年级蹲点调研(校本研修、教学质量 等)3)加强行政调研和常态课、学科组和教研组例会的落 实力度,开展活动目的、内容针对性强的活动, 为促进教师、 教研组和学校调整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效能提供客观依据。附表每月工作 月份 内容 负责部门 备注9月(1-5) 第1-2周 组建新一轮社团 课程部、信息部 精品社团学员挑 选第4周教学常规检查(1)年级主任2分钟预备(年级 课程)、备课、作业检查(教研组) 第5周教研组长例会(1) 课程部1、期初各项教学计划制定(第2周周五前交)2、常态课(学科组长、年级课程领导小组)3、社团课第3周开始,每周巡查(课程部、年级) 10月(6-10)第5-9 周互观课展示活动课程部、学科组长第6周第一阶段命 题调研质量监控组第8周教研组长例会(2)课程部命 题情况反馈1、课堂调研2、教师网上完成展示课评课(第 10周周五前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