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54294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享航次计划年度项目详细资助计划一、渤黄海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以认识渤黄海海域海洋环境变化为目标,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气象、海洋大气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调查,以及新研发的海洋探测仪器海试,获取该海域水体、沉积物样品及相关环境参数,以揭示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渤黄海海域 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理。调查区域渤海和黄海。调查时间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各个航段,每个航段不少于天。调查内容在渤海、北黄海、南黄海等重点海域设置大面站和连续站,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大气化学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兀。二、东海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

2、标依据高效和一船多用的原则,开展东海海域水动力、海洋化学、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沉积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通过对东海海域的现场调查与实验,进一步揭示在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双重作用下东海陆架海域海洋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响应。调查区域东海。调查时间出航时间初步定在年春季和秋季各个航段,每个航段不少于天。调查内容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海洋沉积环境等参数的观测,采集相应的生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长江口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本航次将开展该区域内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的水动力、物质输运、沉积特征

3、、生态与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科学主题为“长江口及邻近 海域的物质输运及其生态与环境效应”。调查区域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调查时间年冬季、夏季和秋季各个航段,每个航段不少于天。调查内容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沉积特征、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观测,采 集相应的生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四、台湾海峡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揭示台湾海峡一年四季生态环境特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地质地貌与水文动力环境,以及海陆气的耦合与相互作用。调查区域重点海域:台湾海峡(,)河口、近海,并酌情扩展研究区域。调查时间年夏季、秋季各个航段,每个航段不少于天。调查内容多参数走航观

4、测、剖面、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物采 样、大气采样、水流观测、研制设备搭载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五、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综合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针对南海东北部一吕宋海峡海域海洋热力、动力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研究项目的需要和海上实际作业的可行性,开展南海东北部一吕宋海峡区域的海洋大气、水文、生化和沉积特征等多学科的综合断面调查、锚系布放或回收、样品采集等,为南海东北部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数据。调查区域多学科综合航次调查区域覆盖南海东北部一吕宋海峡海域。调查时间年春季、夏季各个航段,每个航段不少于

5、天。调查内容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海洋沉积 环境等参数,以及长期观测仪器的布放或回收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六、南海中部海盆综合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深入理解南海中部海盆深水区域海洋动力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研究海气界面、海底界面过程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关注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南海科学、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区域调查区域覆盖南海中部海盆, 根据项目需要选择观测断面和重点区域,进行多要素现场观测和样品采集。调查时间年春季或夏季个航次,总时间不少于天。()调查内容南海中部海盆水

6、文、气象、大气化学,海洋化学、生物、生态,海洋地质、沉积物,以及调查设备的布放和回收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七、珠江口南海西部综合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根据珠江口、琼东与南海西部海洋环境情况,为了解珠江口至琼东与南海西部海域夏季海洋锋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海洋热力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通过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调查研究,获取区域海洋样品和环境参数记录,更好地理解珠江口、 琼东与南海西部的海洋环境变化规律。同时为满足近海观测的需求,强化围绕珠江口邻近广东沿海和琼东上升流区域进行多学科调查、观测研究。调查区域多学科综合航次调查区域覆盖珠江

7、口琼东至南海西部,建议将珠江口邻近广东沿岸近海观测区域划分出来,借助小型科考船,进行高分辨率观测。调查时间年总时间不少于天。调查内容海洋水文与气象参数测量;海洋生物、生态与海洋化学参数测量与取样;海底沉积物 取样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八、南海地球物理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研究南海北部陆缘和洋陆过渡带地壳结构、深部构造和动力学,揭示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破裂方式和机制,分析陆坡深水区沉积盆地的断裂带、基底结构和深部构造演化模式,为南海北部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调查区域调查区域范围( )。调查时间年总时间不少于天。调查内容多道地震()探测、海底地震仪()探测、多波束测深、海底大

8、地电磁、浅地层剖面、 海底热流探测、海底磁力测量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九、西太平洋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西太平洋直接影响我国天气和气候,及我国近海环流、热盐平衡、营养盐和生物种群的输运和分布,是认知地球物理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海区。本航次将以西太平洋物理海洋、生化、生物、和地质过程研究为主,为认识西太平洋多尺度环流变异、热通量、营养盐 循环过程、生态结构、海气通量、及地球物理过程提供现场观测数据和样品、及实验数据。调查区域菲律宾以东至。海域()。调查时间年总时间不少于天。调查内容物理、生化、生物、和地质海洋相关的现场观察、取样和实验。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元。十

9、、东印度洋航次(航次编号:)科学目标热带东印度洋具有独特的区域海洋学特征,是印度洋偶极子等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源 地,也是亚洲季风系统爆发和发展的关键区域。国际、计划研究均将该海区列为重点研究海区。本航次将以热带东印度洋 (从孟加拉湾口、 赤道东印度洋到爪哇岛以南的印度 尼西亚贯穿流出流海域)的水文气象、环境动力、生态调查为主,结合生物、化学、沉积物 等参数调查,以研究热带东印度洋特别是赤道海洋现象形成机理,观测季风爆发前上层海洋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为提高亚洲季风系统爆发的预测能力和探明该海域初级生产力和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区域热带东印度洋开阔海区,调查区域范围(, O调查时间年总时间不少于天。调查内容水文断面站及连续站()、走航拖曳观测、海洋气象观测、表层沉积物、生物生态和 化学采水等。拟资助直接费用拟资助直接费用万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