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5540038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1。1本工程高支模概况: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定,层高超过4.5米的模板支设即为高支模,必须进行专项的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层结构概况见下表:项目数值备注最大模板支设高度4。4 m框梁截面最大值5001000mm框梁截面次大值10001500mm框柱截面最大值600600mm墙体厚度最大值300 mm楼板厚度最大值400 mm1。2模板、模架支设方案:1.2.1 材料选用:1、模板:(1)采用两面涂刷面膜的九夹板,厚18 mm,长宽=1830915 mm。(2)对模板材料要求:具有高耐水性,耐沸水性良好,所用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粘剂。模板规格尺寸和厚度必须满足要求。模板的厚度、静

2、弯曲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符合混凝土用胶合板标准.2、楞条:小楞:50100 mm木方.木方应保证截面尺寸符合要求,不得开裂、翘曲;大楞:48.53。2 mm ,A3钢管。3、支撑:(1)选用48。53.2 mm ,A3钢管,直角、旋转卡扣。(2)对钢管材料要求: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端面应平整,上述缺陷不应大于相关规定;钢管外径、壁厚分别不得小于0。5mm.(3)卡扣材料要求: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4、柱箍采用248.53。2 mm钢管做柱箍。1。2.2支设方案及示

3、意图:1。2.2。1 顶板模板:顶板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3091518光面红模板、底楞采用50100木方、支撑系统采用可调顶撑钢管满堂红模架、设扫地杆。楼板模架立杆间距按600600,均设置可调支座。离地150设置扫地杆,水平杆步距1500。全架高设置斜撑,斜撑角度应在4560之间。每一排斜撑中相邻的两个斜撑距离不大于立杆间距,相邻排斜撑间距不大于3立杆间距;满堂架周边另设置一道剪刀撑。楼板底楞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50.1、模架支设平面图:2、模架支设剖面图:3、模架支设立面图: 4、模架支设节点图:模板拼接处节点图1。2.2。2 梁模板:梁模板体系采用木模体系,即木模采用

4、18厚光面红模板、内楞采用50100木方,外楞采用48.5钢管.当梁高h600mm时,设一道对拉螺杆,600h800mm设两道对拉螺杆;两榀梁高为1000mm,按300mm间距设三排对拉螺杆;螺杆间距不大于500mm。梁跨L4m时,跨中起拱3/1000,悬臂梁端部起拱6/1000。梁高500时,底楞间距均为300mm;500梁高800时,底楞间距250mm;框支梁底楞间距100mm。梁宽大于400时,剖梁断面方向钢管支撑间距不大于400mm。梁高1000时,梁底支架间距600mm. 侧模钉50100木龙骨间距不大于200mm,木龙骨外侧用48.5钢管固定;两侧用支顶保证梁的垂直度及顺直。1、梁

5、模板支设大样图: 2、梁模板阴角处理图:1。2.2.3 墙模板:墙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即模板采用18mm厚光面红板、50100木方(长2m、4m)做内楞,48.5钢管做外楞。内楞:50100mm木方,间距为200mm外楞:双排48。53。5mm焊接钢管,纵向间距为500mm对拉螺栓:14对拉螺栓,间距为400500mm. 节点详图:模板横向拼缝处理模板竖向拼缝处理1。2。2。4 柱模板:柱箍采用2483。5 mm钢管做柱箍,间距为400mm (自底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间距为500mm(自顶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四周用钢管、8#铁丝与满堂架拉结,保证柱模板的垂直度。水平拉结每1000mm设置一

6、道.柱模板支设完毕后,尚应单独加斜撑加以固定。模板:18mm九夹板内楞:50100mm木方,间距为200mm外楞:双排48.53.5mm焊接钢管间距为400mm (自底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间距为500mm(自顶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 对拉螺栓:16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400mm1.3模板设计计算的相关参数: 1.3。1 计算假定:1、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大小楞均属受弯构件;按连续梁或简支梁计算;当构件的跨度超过三跨时,可按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2、构件的惯性矩沿跨长恒定;3、支座是刚性的,不沉降;4、受荷跨荷载情况相同,并同时作用.1.3。2 计算参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

7、手册(江正荣编著)有关的内容计算过程所需数据如下:新浇砼的重力密度c = 25KN/m3考虑施工具体时间和混凝土本身特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t0=4h。混凝土中加高效缓凝剂,故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 =1。2混凝土塌落度为140160mm,用插值法求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2 =1。15+(160150) (1.151.0)/(150-90) = 1。1751。3。3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相关参数:本次施工模板支撑系统材料采用九夹板、木方、焊接钢管和对拉螺栓.根据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混凝土结构工程及相关规范和资料内容,确定所用材料相关参数如下:1、模板采用18mm九夹板,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

8、下:弹性模量E=1。1104N/ mm2 抗弯强度fm=16 N/ mm2抗剪强度=2。2 N/ mm22、支撑小楞采用50100mm木方,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1.1104N/ mm2抗弯强度fm=13N/ mm2抗剪强度=1。4 N/ mm3、支撑小楞的钢管采用双排483.2mm焊接钢管, 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2。1105N/ mm2抗弯强度f=215N/ mm2抗剪强度=110N/ mm2 A=489 mm2,I=12.19104mm4,W=5.08 103mm34、对拉螺栓采用16、14螺栓,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分别如下:容许拉力N=24.5KN,N=17.56K

9、N。1.4柱模板的设计计算:1。4。1 模板侧压力计算: 根据工程经验,柱砼的浇筑速度取V=20 m3/h.混凝土塌落度为140160mm,用插值法求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2 = 1。175最大侧压力:F1 = 0。22c to 12( V) 1/2= 0.222541。21.175(201/2)=138。73 KN/m2 F2= cH= 255.4=135.0KN/m2 F1 按规范规定取较小值,取F = 138。73KN/m2作为对模板侧压的标准,并考虑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2KN/m,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138。731。2+21。4=

10、168.156KN/m,考虑到模板结构不确定因素较多,故不考虑荷载折减,同时也不考虑倾倒砼产生的荷载,取q=138.73KN/m2有效压头高度为h=F/c=138.73/25=5。5m1.4。2 验算柱模板(九夹板)的强度和刚度:柱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强度验算:跨中其最大弯距:Mmax = qL2/10=138.731.00。2/10=0.55KNm模板截面抵抗弯距: M=WF=fbh2/6=131000182/6=12。64 KNm 0。55 KNm 符合要求 2、刚度验算:假定模板截面为1000mm18mm=KqL4 /100EI =0.677138.732004/(1001100

11、0100018/12)=0.28mm Mmax 满足要求2、刚度验算:=1。146PL/100EI=1.14611。101000400/(1002。110000012.1910000)=0.32L/400=400/400=1.0mm 刚度满足要求 3、柱自中间到柱顶的外楞间距为500mm,螺栓间距为400mm,均布荷载为75KN/m2,则每跨的集中荷载(由木方传递)为750.50.4=15KN,对每一根钢管而言集中荷载为7.5KN。则最大弯距为:Mmax=0。175PL=0。1757。50。4=0。525KNm抵抗弯距为:WF=3。14(484 414)215/3248=1.09 KNm Mm

12、ax因此强度满足要求。=1。146PL/100EI=1.1467。21000400/(1002。110000012.1910000) =0。204mmL/400=400/400=1mm 因此刚度满足要求1.4.5 验算对拉螺栓的强度:柱自柱根到柱中对拉螺栓取横向间距为400mm,竖向为400m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采用直径16螺栓,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N=138。730.40。4=22。20KNN=24.5KN 故满足要求。柱自中间到柱顶的外楞间距为500mm,螺栓间距为400mm,均布荷载为75KN/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N=750.50.4=15KNN 故满足要求。 柱模板及支撑系统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1.5墙模板的设计计算: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最厚的500mm剪力墙为计算对象。1。5.1 模板侧压力计算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20/(6.920。50)=5.78 m/h F = 0。22c to12(V)1/2= 74.58KN/m2检验F = cH= 255。4=135KN/m2按规范规定取较小值,取F =74。58KN/m2侧压力设计值为F=1.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