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53568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1、SUMO:其大小为12KD,他与泛素蛋白分子同源性为18%,所 以命名为小泛素蛋白分子,简称SUMO。SUMO E1是激活酶,是一 个二聚体蛋白复合物。SUMO E2是结合酶。 SUMO E3是连接 酶,目前鉴定出三类该连接酶:PIAS, RanBP2和PC2。其中PIAS 在酵母中发现,相关蛋白Siz1和Siz2参与了酵母中SUMO化的过程。2、根系相关的参数:(1) 根形态参数:总根长、比根长、根表面积(2) 根生理参数:根际pH、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机酸分泌量(3) 生物量:总干重、苗干重、根干重、根苗比3、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根系从土壤中取出后,轻轻抖动除去 松散的土壤(土体

2、土),紧密粘附在根系的土壤则为根际土壤。将粘 附有根际土壤的根系浸泡于50 mL 0.2 mM CaCl2中2min后取出 根系,分装根际土壤溶液,用以检测根际pH,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 含量。有机酸分装提取液中需要加入微生物抑制剂Micropur(Sicheres Trinkwasser, Germany, 0.01 g L-1)和三滴浓磷酸以抑制 微生物对分泌物的分解,根际pH和酸性磷酸酶分装提取液则直接冷 冻保存保存在20oC冰箱中。4、根际pH,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酸含量的确定:(1)根际pH:由于土壤pH依赖于根际土壤质量,而根际土壤质 量在植物种类和磷处理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必

3、须对土壤提取 液的pH进行修正,以消除土壤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根据Li et al. (2008b)所描述的方法,以原始土壤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水土比分 别为 1:2.5, 1:5, 1:10,1:20,1:40, 1:50 时的土壤 pH,分别除以水 土比为1:5时的土壤pH,获得pH比率任)。根据pH比率与土壤 质量的对数关系,建立方程 y=-0.088Ln(x) +1.165(R2=0.975, P 0.05), 其中y为修正后的pH与根际pH的比值,x为土壤质量(g)o 根 系分泌物提取液解冻后,用pH计(Sartorius PB-21,Germany)直接测 定根际土壤提取液的pH值,

4、测量所得的根际土壤提取液pH值用上 述所建立的方程修正为水土 5:1时的pH。修正后的pH值可以认为 是根际土壤的pH值。土体的pH值直接按水土比1:5的比例,用 去离子水提取30min,用pH计测量提取液的pH值。(2)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基于 Neumann (2006)所提出的研究方法确定。根际土壤提取液解冻后,取0.5 ml悬 浊液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0.4 ml醋酸钠缓冲液以及0.1 ml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在25 C条件下暗培养1h后,加入 0.5 ml 0.5MNaOH 终止反应。土壤悬浊液在4000g min-1条件下离 心10min,按一定

5、比例稀释后,40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根据标 准曲线确定土壤水解释放的对硝基酚含量。酸性磷酸酶表述为每小时每克根际土水解产生的对硝基酚的毫克数(mg p-nitrophenol h-1g-1 干土)。对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主要基于酸性磷酸酶对底物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水解的分光光度法。少数研究采用固蓝RR盐在 a -萘基磷酸酯二钠盐存在的条件下与磷酸酶形成红色复合体的方法 来可视化酸性磷酸酶;也有一些研究利用磷酸酶对荧光底物四甲基 伞形酮磷酸酯的水解产生四甲基伞形酮(260nm波长下检测)的方 法来定性或定量检测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然而,以上这些方法不能 提供酸性磷酸酶的细胞水平上准确定

6、位。(3)根际有机酸含量:根际有机酸含量基于Shen et al. (2005)所提 出的研究方法确定。有机酸收集液解冻,过0.22p m滤膜后,直接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浓度。分析条件如下: 250 X 4.6 mmAltima C-18 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 25 mmol/L KH2PO4(pH 2.25);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TC ;紫外检测器 (SPD- 10A)检测波长为214 nm,进样体积为20口 L。根据已知标准 品的保留时间和标准曲线来定性和定量检测样品的成分。4、植物生物量的测定:收获植株后,将地上部在105 C下杀青30 min,在70 C

7、烘干48h至恒重后称重(g)。地下部分则在根系扫描 结束后,烘干至恒重后,直接称重获得(g)。5、表型(phenotype),又称表现型,是植物表现出来的所有性状的总和, 是基因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6、可塑性(plasticity)则表示植物受到环境影响其基因型作出相应改 变、产生不同表型来应对环境的能力。7、植物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是指同一基因型植物在不同 环境中产生不同表型的特性。8、植物觅食行为指的是有机体在生境内对资源的搜寻或分支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行为,是植物表型可塑性的重要表现。9、通常来说,根系形态特征包括根系体积、几何性状、根系长

8、度、 分布深度、根密度、分枝状况、根生物量、根表面积、侧根数量和密 度、根毛数量和密度以及根尖数等。在植物营养研究中,常用的根形 态参数有根重、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毛、根尖数和根冠比。10、移动性较强的营养元素:硝态氮移动性较差的营养元素:磷,锌和铁。1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用9%的耕地消费了全球近35%的化肥,我国 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只有20-30%,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12、根际调控是指基于对根际过程的深入理解,通过对生态系统各个 组分的调控和优化根际相互作用使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根际调控的 目的就是不断协调植物一土壤(包括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之间的相 互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养

9、分生物有效性、挖掘根系生物学潜力,实 现资源高效和作物高产。13、种肥的英文名字是starter fertilizer,也称启动肥,指的是播种或定 植时施用于种子或幼苗附近的肥料。种肥调控的理论依据是满足玉米 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的迫切需求。1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酒的临界期出现 较早,氮次之,钾较晚。15、基质势(衬质势):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系统移动到没有基质,而其 他条件都相同的参比状态水池所做的功。指在土壤基质的吸附作用下,土壤水 较自由水降低的自由能(势能)。16、物理吸附是被吸附的流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 分子间吸引力,即所谓的范德华力,物理吸附又称范德华吸附, 它是一种可逆过程。化学吸附是固体表面与被吸附物间的化学键力起作用的结果。 这类型的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故又称“活化吸附”。这种化 学键亲和力的大小可以差别很大,但它大大超过物理吸附 的范德华力。17、ppm 是啥单位 1ppm=1mg/kg=1mg/L=1 X10-6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或者溶液浓度。ppm是英文parts permillion的缩写,译意是每百万分中的一 部分,即表示百万分之(几),或称百万分率。如1ppm即一百万千克 的溶液中含有1千克溶质。ppm与百分率(%)所表示的内容一样, 只是它的比例数比百分率大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